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瑾

谁作桓伊三弄〔1〕。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2〕。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释】

〔1〕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2〕“新月”二句: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评析】

这首清疏峻洁的小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词题中柳子玉(瑾)是润州丹徒人,与东坡谊兼戚友。前一年苏轼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曾与子玉一聚。

这是一首典型的小令,夏承焘先生认为小令出于酒令。为酒宴助兴取乐,文人们往往喜欢各显才能,争奇斗艳,不断地为旧的酒令形式填写新的内容,并且交给歌舞乐妓当宴表演,因此须“短歌悦耳,无致人厌”,这就奠定了小令精练含蓄的形式特征。

产生于唐宋之交的《花间集》是宋词的先导,基本上都是小令,内容以男欢女爱为主,有明显调情助兴的色彩。经过李后主、冯延巳、晏殊等词人的发展,小令的品位有明显提升,更加清新隽永。苏轼的这首小令,上下两片合起来也只有40个字,干净简练,如清水出芙蓉,脱胎于花间而洗尽铅华。

浪漫主义诗人创造性强,不墨守成规的成分较多。中国文学史为人艳称的“二仙”—诗仙和坡仙—一个凭《忆秦娥》和《菩萨蛮》成为百代词曲之祖,另一个藉《念奴娇》和《水调歌头》开豪放词派,为千年所宗。相形之下很有意思的是,现实主义顶峰老杜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却无一首词。其中缘故,似可深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