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来,我与比较文学的结缘还是从上海这座城市开始的,而今这本个人的比较文学著述又有幸在上海出版,真是因缘际会,有因必有果啊!只是不知道这些文字能否对得起这样一份难得的人生际遇,不过,还是顺其自然吧。
1983年秋季,刚刚做了大学助教的我,从省城贵阳到上海师范大学进修外国文学专业,师大的陈秋峰老师当时正好开了一门比较文学选修课,一贯好奇的我便选修了这门课程,这算得上是我与比较文学结缘的开始吧,这次遭遇的意义与1985年秋季到深圳参加全国比较文学讲习班,出席首届中国比较文学成立大会和1988年秋季到北京大学读比较文学研究生的意义不相上下,人生三个秋季的并非随机选择,竟然就铸就了我自那个时候开始,到目前已经超过了三十年的比较文学教研生涯,而且也注定未来难以再偏离这一领域的思维惯性了。
从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头小子,莽撞闯进这一学科,从此三十多年来,在其中左冲右突,如履薄冰,挣扎前行,而今虽早已是鬓染冰霜,但个人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力倒反而是越来越心存疑虑,越来越不自信了。看见自己的博士生们一身的外语工具和经典阅读准备,审阅他们颇有原创价值的学位论文,衷心为他们高兴的同时,常常也无数次为自己的半吊子水平私下悲鸣不已,多少次想就此撒手退出了事,但却又始终难以离弃。好在时不我待,离可以给自己以较大自由的日子可能已不算太远了。
清点自己的比较文学学术小园地,可流连的地方实在不多,除了那些已经出版的小书和自编参编的教材之外,也就是几十篇不成样子的论文了,其中多少值得可供读者参考的大致是三个方面:一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理论建构和意义追问,二是比较研究方法论的探讨,这第三就是比较诗学和中国诗学阐释学研究尝试了,整体的逻辑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
在本书中,我将这三方面的思考顺序整理,当然不是按照完成的时间,而是按照学科重点的基本逻辑展开,从中国学术的现代性需求与不可回避的比较宿命这一立场出发,顺次系统讨论下列三个方面的命题:
第一,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他是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时代命题与现代性转型紧密关联,并成为研究者绕不开的方法选择?是为第一辑,即比较文学与文学研究的现代性命题。
第二,本书也试图继续阐述,在无处不在的比较过程中,是把比较仅仅作为一般认识论意义上的简单方法,还是将比较作为具有历史向度和空间结构的复杂方法论对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较研究的学术深度和价值意义。是为第二辑,即比较作为方法论的学术建构。
第三,最后,个人认为,未来所有建立在跨文化基础上的文学关系研究的认识提升,都将依赖于我们对于比较关系理论的认识深浅去决定,因此,比较诗学的研究,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这一研究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国文学阐释学的探索,对于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深化和文学研究的现代性建构,将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是为第三辑,即比较诗学与中国文学阐释学。
所有这些文字的完成时间跨度前后达二十年之长,个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修正中,许多言论已经不能代表我今天的立场,但我并没有打算以今天的认识去加以删改,而是想给读者留下个人探索和认识进展的痕迹,所以,请读者浏览的时候注意写就的日期,并以此可以谅解我的浅薄和粗疏。
如果你真的已经打开这本书,我建议你先读读作为后记的那篇《比较文学的中国梦》,我在2011年写这篇文字并且取名为“中国梦”的时候,这一术语还没有成为国家的流行口号,所以我绝对没有赶时髦,而是时髦莫名其妙地赶上了我。读过这篇所谓的后记,你将会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学术经历、生命磨难和精神历程,是如何与一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如此地整合扭结,难分难解。人生与学术之间的互文意义,相信能够从中有更多的体察。
最后,循例也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要感谢“文库”编委会所给予的机会,感谢炳辉兄耐心执著的催促、等待和帮助。
2014年8月15日于西二旗智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