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禹任司空

第三章 禹任司空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史记·夏本纪》

公元前2140年(尧七十五年),小禹23岁。

四岳向舜王举荐崇伯鲧的儿子伯禹,舜王又向尧帝举荐伯禹,尧帝封伯禹为司空,总领治水大业。朝廷派人千里迢迢来到西羌石纽寨,当众宣布了尧帝的命令,石纽寨的乡亲们热烈祝贺,把伯禹抬起来抛了又抛。

伯禹不计个人恩怨,胸怀天下黎民,勇敢地担起了治水重任。伯禹很快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治水队伍,把召开誓师大会的吉日定在他的生日那天——六月初六。那天,石纽山下湔江与土门河、青片河汇合的三岔口,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乡亲,场面非常壮观,像过节一样热闹。伯禹登上九尺高台,焚高香,祭天地,歃血盟誓,良辰一到,他用力将一支令箭投向江边一根木柱,飞身骑上骏马,率众向岷江进发。

送走子弟兵,族长拔下木柱上的令箭,只见上面写着“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十二个鸟篆体字。众人不知其意。但族长明白这是伯禹出征的手令,就请石匠把这十二个字刻在三叉口的石柱上永久保存。后来,当地羌人就把这石柱称为“誓水柱”。(宋代《淳化阁贴》收录了“誓水柱”十二字拓片,至今没有统一的释义)

伯禹率队到岷江大拐弯处的漩口(今属四川省汶川县),听当地人说这里因山势突转,每当岷江发大水,都会形成巨大的堰塞湖,下游的百姓都要遭殃。伯禹察看了山势和水脉,召开开工动员大会后,新开了分洪水道,疏通了漩口,消除了水患。首战告捷,鼓舞了士气。东汉《景云碑》上“述禹石纽、汶川之会”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件事。

伯禹随即向帝都赶去。他经过边堆山(新石器遗址,在今四川绵阳市)、中子铺(新石器遗址,在今四川广元市朝天区),顺着潜水(今嘉陵江),翻过大散关(今秦岭),沿着渭水顺流东下,渡过黄河。一路上风餐露宿,或骑马,或乘船,或步行,紧赶慢赶,终于来到尧都平阳(今山西襄汾陶寺)。

伯禹由传令官引见,进入尧帝太室。拜见了尧帝、舜王。伯禹叩头拜谢,当着在场的四岳和众臣,一再谦让,推辞司空,要让契、后稷和皋陶来干。众人都说:“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可以完成治水大业。”尧帝最后说道:“就这样定了。伯禹,你还是快去办你的事情吧。”

在尧帝主政时期,群臣“未有分职”,即没有任命明确的官职。设立司空一职,是部落联盟在行政管理上的一个创新。“司”是司令、司行、管理的意思;“空”是空间、地方的意思。司空就是管理地方事务和建设方面的事务,因为治水涉及水利工程的建设,治水又是当时最重要的地方事务。(司空一职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和现代的建设部部长和水利部部长。)

在尧帝委任伯禹为司空的朝政会议后,很快由舜王颁布了治水的重要政令。

《史记·夏本纪》记载: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和益、后稷三人受帝命组成了治水指挥部,三人的职责和分工大致如下:

禹,治水总指挥,对治水工作负总责。

益,本是主管林业和畜牧业的朝臣,现在要协助禹着重于恢复农业生产。

后稷,本是主管农业的朝臣,现在要协助禹着重于社会救助。

实际上,协助禹治水事业的不只是益和后稷两位大臣,还有更多的朝臣配合,因为治水既是部落联盟领导人的大事,也是全天下的大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这项政令传达到“诸侯百姓”(在东周以前,百姓是对百官贵族的通称,平民是没有姓的),即社会上中层人士。“诸侯百姓”,有权有财,是部落联盟领导人施政的依靠力量和社会基础,政令规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集人力即“兴人徒”运土。“人”指庶人,就是平民。“徒”指刑徒,是服劳役的奴隶和半奴隶。在治水工程队中平民大概主要任监工,而刑徒无疑只能是苦力了。政令要求“行山表木”,就是要进行山川踏勘和水情考察,深入实际,砍削树木,设立道路和水文标记。政令要求“定高山大川”,即确定高山大川的名称、道路远近及治水要达到的目标,让高山大川安定,永无水患。

在这项治水政令发布前,在委任伯禹为“司空”的朝政会议上,禹曾经极力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禹的推让不仅是品德层面上的谦让,而且是感到治水责任重大,担心完不成治水大任,落得与父亲同样的下场。

现在治水政令颁发了,伯禹感到有一股劲正在体内潜滋暗长。他与益、后稷聚在一起,仔细商量一番,带上勘测助手大章、竖亥等人,很快就离开了都城,奔赴治水第一线。

伯禹接受司空重任后,心情非常沉重。虽然父亲伯鲧是被舜王流放致死的,但伯禹对舜王却恨不起来,因为舜王是代表尧帝的。对至高无上的联盟领袖尧帝的绝对忠诚和服从,使伯禹不能有丝毫忤逆之心。因为舜王代行天子事,是以天意之名行使权力,伯禹对神秘的天更不敢有不敬和怨恨。既不敢恨又不能恨,伯禹心中的悲哀和痛苦是常人无法排解的。治水是救民出水火之大公,是继承父亲未竟遗愿之大孝。伯禹毕竟是能够分清轻重高下之人,是具有大智大勇之人。他深知司空这个职位的分量,是凝父子心血、奠家族基业、担天下大任、创万世未来的职位。只能倾毕生而作为,用生命去拼搏。

尧帝任命伯禹为司空担当治水大任的政令传到黄河下游治水工地时,正值冬季。受涝的土地积水没有排出,水面结了厚厚的冰,黄淮平原成了一片冰原。在这样一个难熬的冬天,伯禹心情如坚冰。但他毕竟不同于一般人,他要从悲痛中坚强起来,“化悲痛为力量”。

伯禹走上部落联盟治水领导岗位后,首先到治水第一线去摸清情况,了解治水工地现状。他带着益和后稷等助手顶风冒雪,奔走在黄淮平原各个部落之间。那些曾受到水患危害的人们,都对伯鲧的儿子表达着内心的同情。那些在洪水中失去家园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治水队伍。部落首领们很支持治水工程,比往年捐助了更多的物资。

治水工程队经过一冬的人员充实、物资筹集和队伍休整,重新焕发了生机。春耕夏种,抢险救灾、安置难民、泄洪排涝、农田整修,秋收冬藏,忙都忙不完。伯禹一年没有休息就这样过来了。

伯禹在这一年中,思考了很多问题。父亲在中原治水九年,为什么没有成功?洪水到底该怎么治?治水任务怎么分配?后勤物资如何保障……实践和思考使伯禹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起来。

伯禹与父亲的行事作风完全不一样。他认为,治理洪水应因势利导,采取疏导为主、围堵为辅的方法。具体治水方案的制订实施、人员的补充调配、粮食工具等物质的保障、部落之间事务的协调等,作为治水的总负责人是不能自行解决的。必须依靠部落联盟领导人、四岳、群臣和各部落首领的大力支持。

伯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都城一趟,或汇报治水工作进展情况,或请求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尧帝、舜王对伯禹的表现非常高兴。群臣和四岳经常听到一些治水情况,也表示非常关心。这样一来,君臣之间、臣僚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伯禹的人际关系非常融洽。

实践能磨砺人,也能成就人。伯禹不仅能得心应手地领导治水工程队,而且能往来协调于部落之间。父亲伯鲧的阴影一扫而空,人们对他刮目相看。尧帝、舜王都很器重他,信任他。四岳和群臣也都交口称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