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夏禹事迹信而有征

序言夏禹事迹信而有征

司马迁《史记》中的《夏本纪》里事关禹治水部分,全录自《尚书·禹贡》。换言之,《夏本纪》的中心主干源本于《尚书·禹贡》。对当时还在流传的《禹本纪》一书,司马迁则没有采用,因为此书颇有一些问题,所谓“《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明所相避二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有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张骞通西域,回来后将自己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写成《出关志》一书,介绍西域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现状等。张骞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最新信息和最真实的历史及故事,司马迁则根据张骞的《出关志》写成了《史记·大宛列传》,所以司马迁不用《禹本纪》等,主要是有张骞《出关志》的原因。

至于司马迁舍去的《禹本纪》一书,我们今天无法判定其对错,说不定《禹本纪》在今天的研究价值要大于当时。但是,司马迁为了弥补资料的不足,他采取了文献结合实地考察“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方法,证实了《禹贡》之说近于事实,而作《夏本纪》以彰禹迹。如《禹贡》开篇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语虽简洁但事情原委并不清楚,故司马迁增改为“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仅仅十几字的加改,使读者一目了然。又如,增“禹行自冀州始”一句,准确地交代出禹治水的起点。再如,增“道九山”“道九川”等,无不使之眉目清晰,条理井然。特别是禹治水成功一节的改增,以及增文“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并在《殷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历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仲尼弟子列传》等篇章中多次复述禹绩,明言夏朝之兴由此发端。

司马迁把《禹贡》之文录入《夏本纪》,旨在突出禹得天下是为民兴利除弊、施政仁德的结果。他在《夏本纪》中叙大禹的先世时说:禹之曾祖昌意及父鲧皆为人臣,至“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才获得天下人的信赖和敬仰。舜死,举丧三年,虽然其子商均在阳城,然而“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司马迁从禹先世始叙至禹南面称尊,分四层表述禹从人臣而为民众拥戴的帝王,寓意昭然。

根据统计,《夏本纪》全纪正文3028字(未计太史公曰),其中记载夏禹治水的事迹为1376字,占全篇的45.4%;若加上禹的施政事迹,则占全篇50%以上。也就是说,在专载夏王朝历史的本纪当中,主要突出的是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事实上是一部歌颂大禹的治水史诗,这在司马迁撰写的十二本纪当中是唯一的。

依照《史记》的体例,《夏本纪》应该是专载夏王朝一代数百年兴亡史,但具体叙事却与体例大相径庭,而与《河渠书》联系密切,颇为特殊。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禹治水是一次关系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作为受益的后人,有责任完完整整地传于后人,使之千秋万代,永远铭记。

在距今4000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一次从青海到山东的全国性的大范围水灾,据说也是世界性的一次洪灾。肆虐的洪水时时刻刻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于是当时的首领们推禹的父亲鲧前去治水。鲧用“围堵”的方法努力治水九年,未能取得成功,因而被舜殛于羽山。鲧因治水失败被诛,这种追究领导责任的做法是相当严厉的,但是“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为后世重大失职者以死谢天下做了个表率。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水患相当严重,于是禹继父业又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

舜推举大禹治水除了大禹本人作为“司空”,有着掌管百工工程之事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大禹“可成美尧之功”。禹果然不负众望,他接手治水的重任后,首先总结经验,寻找父鲧治水失败的原因,认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是造成“数为败”的原因所在,所谓“伯禹念前之非度,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就是说禹采取了发动民众先做“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勘测工作。所说“行山表木”就是用刻木为桩标。“说明禹治水时曾用准绳和规矩的工具”,并且应用数学的方法使之更加精确。在精确勘测的基础上,大禹才制定了改“围”之壅堵,为以排流为主的“疏导”治水方法,奋洗先人之耻,“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率领民众自冀州始“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遍九州大地,导山浚川,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与大众一道与大自然搏斗,将自身置之度外,凡一十三年。有资料说他结婚四日便“复往治水”,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是“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终于平息水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为了表彰禹造福于民的不世之功,司马迁运用互见法又在《河渠书》重复其英雄事迹,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乂安,功施于三代。”十三年是个约数,表示治水的艰辛,而“过家门不敢入”则突出了大禹公而忘私的崇高品质。大禹治水的成功,赢得了天下民众的拥戴,“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而“帝舜荐禹于天,为嗣”,为大禹最终建立夏朝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的叙述,为我们勾画出一幅中华民族人定胜天的壮丽场面,寓意之明,不言而喻。在山东武梁祠汉代画像石中有一幅大禹头戴斗笠,身着粗衣,手持工具匆匆忙忙治水的动人形象,正是太史公笔下大禹的真实写照。

徐日辉

(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