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话当年

2.2 话当年

司同(清华大学化学系 “星火一期”)

【作者简介】

051-02

司同,2005年入读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星火一期”学员。2014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博士学位。现于伊利诺伊大学基因组生物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自动化。至今共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1篇,引用累计超过600次;取得专利及专利申请2项;会议及特邀报告20余场。获得MavisFuture Faculty Fellow、2014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担任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等20个国际期刊审稿人;3次担任美国化工协会年会分会场主席。

不知不觉,竟也到了“话当年”的人生阶段。

自然不能免俗地说起,“当年”北京奥运会正在筹备,首都的天空还是明朗而清晰的。然而时间倏忽而过,雾霾模糊了视野,记忆也变得灰蒙蒙的。我还依稀有印象在C楼作为评委参加“星火二期”的面试,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是如何通过了一期的招募环节。反倒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浮出了意识的表面。有一次杨振宁先生给“星火班”作讲座,提到街角的咖啡店。语境早已忘却,单是记着大师把“咖”字读作“加”音。现在想来,应该是不同时代音译的关系。当下却先是疑心这“加菲店”主营卖猫,反应过来之后只好努力忍着笑。等讲座结束和小伙伴们说起,大家一致表示都憋出内伤来了。时至今日,讲座中本该牢记的关于科研的教诲,早已还给了杨先生,可我竟没皮没脸地觉得得意。因为谈到“星火”时,记忆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算是找到了证据,装作“星火人”并不是一帮技术死宅(傲娇脸)。

一晃十年了,不知道现在“星火”已经演变成了什么模样。作为第一期,想来总还是带着实验的性质,那下面就从小白鼠的视角来吱个声。当时大概是先声药业作为金主,想为和制药相关的化学、生物、化工等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专注于创新创业的资源。实际实施时,学校匹配了额外的资金,把其他院系也包括进来。于是最终的“星火班”涵盖了学校的所有专业,但人数上化学、生物、化工等占了大概一半。为了“星火班”的成立,党委学生部、校团委和科创中心的老师们一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我们这些学员眼里,接触最多的却是两位帅哥导员——付思量和夏超然。除了两位导员,团委由“星火计划”组主要组织各个培养环节的实施,而“星火一期”学员也通过自我提名、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了理事会,协助相关活动的开展。而我个人好像是以加强男女同学间的交流为竞选口号,承蒙大家错爱当选上了副理事长,主要负责化学、生物和化工等专业的联络。

具体培养环节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促进和帮助学员对于科研的参与,如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和考核,旨在促进学员间跨学科交流的学术沙龙、暑假赴海外的研习计划等;另一类是更广义上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请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大咖来讲座和交流,观摩全国“挑战杯”决赛(第一次知道了天大和南开才是真正的一墙之隔的“隔壁”,我们和北大只能算伪隔壁),参观先声药业研发中心等。后一类的环节也往往是促进学员间感情建设的最有效的手段。

毕业之后,大家真的是散成了满天星,但离得近的也总还是能形成星座。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又名清华昌平分校),一二三五期的一帮,不时聚聚,谈人生,谈理想,谈创业,谈科研,不亦乐乎!偶尔听到一期二期的大牛,或是名校执教鞭,或是创业弄潮儿,各种方式坚守在科研创新的苦逼第一线,是真心的高兴,一副“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的”架势。十年虽久,不过树木,“星火”燎原,目前大概还只是前一半。健康工作五十年呢,咱都接着加油,期待着熊熊燃烧的那一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