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出版说明

点燃“星火”,终可燎原

——《星火闪耀时》出版说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常常以此比喻青葱尚小而有远大前程之事物。2007年,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清华大学启动了“科技创新,‘星火’燎原”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星火班”)。在“星火班”创立之初,它就酝酿着清华创新人才培养的愿望——科研是一座高峰,我们要凝聚一群富有热情和创造力的人们一齐攀登,选拔出那些最优秀的苗子,十年前是同学少年,星星之火,十年后则是中流砥柱,“星火”燎原。

“星火”十年,始于育人。“星火班”采取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的因材施教模式,每年春季面向二年级本科生选拔50名左右具有创新潜质的学员。在为期两年的培养中,入选学员会经历启迪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深化自主创新、转化创新成果四个培养阶段,以及学员选拔、学术交流、产业调研、海外研修、自主立项五个育人环节。

十年来,“星火班”不仅培育出了一批兼具学术理想与创新能力的优秀学员,更为全校本科生搭建了一个知识共享、学科交叉的平台。自2007年成立以来,“星火班”共开展十期,选拔、培养学员共计510名,科研自主立项898项,发表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及A级国际会议论文183篇。“星火”学员中走出了21名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得主,5位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得主。

十年“星火”亦是十年探索,我们探索了一条一、二课堂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全新路径,是目前国内外高校中为数不多的、覆盖所有学科全面交叉融合的学术创新人才因材施教项目,在以下四方面开展了创新探索,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首先,“星火”选拔,探索最佳理念和原则。“星火班”成立十年间,逐渐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选拔方式与培养体系。前三期选拔中,主要通过材料审核与面试甄别学员,到了第四期转变为“以项目选拔人才”,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培养育人与招募选拔相结合,一方面在项目申报、项目完成过程中考察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与耐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每个申请者的资源匹配,活跃学校科技创新整体氛围。从第九期开始,增设面试环节,“星火”往届学员作为评委,以内部“传、帮、带”的方式,充分考察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和交流意愿,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选拔对应领域的潜力型学术人才。经过探索,目前“星火班”已形成初审报名——评委匿名反馈建议,中审交流沙龙——同行评价,最终审核项目答辩——群体面试三环节,强调过程导向和创新意识的选拔模式。

其次,学术探索,提供个性化资源支持。在“星火班”,学员每年都可以赴顶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等(如珠三角地区,海南省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等)进行产业调研,“星火九期”和十期的学员更是远赴海外,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暑假前往日本和英国进行产业调研。此外,“星火班”的学员还可以得到海外研修资金支持,赴海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4至10周学术交流或科研训练,深入学习学科前沿知识。2016年暑假,共计有来自“星火计划”的47名学员前往世界名校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地研修;到“星火九期”,海外研修已经几乎覆盖所有学员;在2017年UGVR斯坦福优秀本科生研修项目中,全国18个名额里清华独占14人,“星火计划”占据八席。通过参与海外研修,学员们在丰富人生经历、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坚定了自己投身科研的信念。同时,“星火班”不断推进学术资源支持个性化,逐渐完善自主立项、国际会议等培养环节的支持力度,根据成员自身情况进行资源分配。

第三,多元交融,充分发挥朋辈影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作为校内唯一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和荟萃各院系优秀同学的集体,“星火班”覆盖全部本科生专业,在两年的培养期内,将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相似的学员分为生命科学、能源环境、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基础科学、人文社科、交叉学科七个小班,学员们定期通过小班讨论进行知识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发起科技项目,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展自主研究。自第九期开始,为了促进学员之间的学科交叉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小班讨论演变为整个“星火班”的学术讨论(spark talk)。每期“星火班”通过学员内部选举产生理事会进行自我管理,并由一至两位优秀的“星火”往届学员担任辅导员,以“星火”带“星火”是“星火班”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计划还鼓励往届“星火”学员参与到当期“星火”学员的学术讨论和立项中去,双方共同成长。2013年5月,“星火班”成立了“星火校友会”,进一步为“星火”学员毕业后的讨论和联络提供平台。

最后,辐射全校,开放学术环境。“星火班”创立之初,其各类资源均只面向学员开放。十年后,“星火班”已经总结出了清华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着力培养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也通过各类渠道在全校营造了踏实创新、追求前沿的氛围,形成班内外互动的参与模式。例如,面向全校开放“星火班”前沿讲座与spark talk、开放自主立项资源和海外研修资源。海外研修资源开放五年来,累计已支持近1000名本科生前往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机构研修实习,扩大了资源的覆盖面,也增强了“星火”的影响力。2014年清华大学团委以“星火班”自主立项的培养环节为蓝本,设立“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面向全校同学开放申请;同年,“星火班”成立“星火俱乐部”并对大三大四同学开放“动态调整”机制,旨在进一步拓宽和辐射“星火班”在全校的影响力,为各个院系的科技科研氛围营造提供支持,也为“星火”之外的同学提供激发学术智趣、进行项目探讨的平台,在全校辐射“学术 成长 友谊”的“星火”精神。

“星火班”力求打造平等、创新、交融、开放的育人模式:在招募环节,更加注重理科和文科同学的融入,丰富学员学科背景,让学员能平等获得学术支持以及跨学科的交流机会;开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系列活动,让学员完成从树立创新意识到转化创新成果的全方位提升,最终成长为一批有持续学术研究兴趣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期“星火”学员间的交流超越学科项目的层面,彼此启发学术思想,彼此激励、互相砥砺,以科研共同体的形式在各自的学术创新领域共同前进;在此基础上,不断在向全校辐射“学术 成长 友谊”的“星火”精神,让“星火班”的“星星之火”发展为全校学生学术研究的“燎原之势”。

如今,十年过去,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星火”这个燃烧着光和热的集体在成长,在改变,在进步,在壮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纪念“星火”精神,回顾和总结“星火”的发展历程,传递“星火”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展示“星火”同学的成长和成就,我们特此出版这本“星火”十年文集。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1部分辑录了七篇随笔和访谈稿,主要采访对象是一直关心和支持“星火”发展的校领导和校友、老师;第2部分是“星火”优秀学员的稿件和访谈,展现了“学术、成长、友谊”的“星火”理念;第3部分是“星火”学员在产业调研或海外研修后的所思所感;第4部分是“星火”辅导员们对“星火”十年的独家回忆。

这本文集是对“星火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是对“星火”发展历程的温情回顾,更是对“星火”未来发展的深情展望。在“星火”的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星火”的光芒会一直闪耀。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愿我们能点亮更多的星,闪耀更辽阔的宇宙,聚起更明亮的火焰。

“星火”十年文集的出版,将会成为展示当代清华热爱科研、热爱学术的学子们风貌的一扇窗口,衷心感谢为此付出心血的所有人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