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在诗歌文明的历史长卷中,镌刻着两个伟大的名字,他们是王维和谢默斯·希尼。王维,字摩诘,唐代大诗人,世称“诗佛”,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齐名,鼎足而三;希尼,是“继叶芝以来最出色的爱尔兰诗人”,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被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他们是中西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两位诗人及其诗歌思想,在读者的认知比较过程中,跨越国界、飞越时空、趋同存异地连接在一起,彼此的交流、最美的“碰撞”,让我们产生了心灵的触动——尝试撰写《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这本书。本书从认知语言学、认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新思考”诗人的诗歌艺术和深邃意境,探寻深藏在诗歌文本背后的认知机理。下面从选题初衷、主要内涵、写作感怀三个方面,对本书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选题初衷

回想起当初研究的懵懂选题,那是来自伯明翰的启发。2008年9月,笔者以访学身份走进了英国伯明翰大学Michael Toolan教授的办公室,见到已是世界著名文体学家的他,非常激动。但更让我难忘的是,他对我谈起了诗歌,一首李白的《赠汪伦》,他那慢悠而又生怕念错的声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至今还在耳边回响;一首希尼的“St.Kevin and the Blackbird”(《圣人开文和乌鸫》),他反复吟诵;他问我还有哪些唐朝诗人的诗歌,也特别向我推荐希尼的诗歌。从那以后,我发现自己爱上了王维和希尼,也爱上了他们的诗歌!申丹教授的《文体学》、《小说理论与批评方法》课程,以及王文斌教授的《认知语言学》、姜望琪教授的《语言与认知》、高一虹教授和高彦梅教授的《学术阅读与评价》、钱军教授的《语言学理论与流派》、胡旭辉博士的《语用学》等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课程,让我对文体学、认知语言学及其跨学科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我选择王维和希尼诗歌作为课题研究对象的关键动力所在。

主要内容

本书包括八章,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在双域网络、多域网络空间层面,以及认知文体、认知叙事、认知语用、认知翻译的跨学科维度,探讨了王维和希尼诗歌的概念合成过程,通过认知比较分析,使诗歌经典复活,读出新意。

第一章介绍了王维和希尼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家庭熏陶、工作阅历、宗教信仰、诗歌特色,以及学界对他们诗歌的认知研究概况。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走近诗人、认辨其诗,与诗人一起成长、成熟。

第二章梳理了从概念隐喻、空间映射到概念合成理论的渊源脉络,构建了双域网络、多域网络的概念合成框架。其中,本书提出的循环型合成、格律型合成框架是对Fauconnier & Turner所提倡的平行型和复合型合成方式的有力补充;双域网络和多域网络可以在趋同、求异取向上实现概念合成的升华。

第三、四章阐释了王维和希尼的诗歌。在双域网络空间,从趋同关联、求异关联切入,对王维和希尼的四类诗歌进行了解读,包括田园诗、宗教诗、政治诗、战争诗。在多域网络空间,对王维和希尼诗歌的平行型、复合型、循环型、格律型合成进行了认知比较解读,构建了多域网络合成框架;同时,提出了自我体验、自我协商、自我感悟的“主洽模式”,在境、情、叙三个方面对王维的诗歌进行了“重新思考”。

第五、六、七章尝试了跨学科的认知比较研究。第五章从叙述视角与心理空间的关联出发,具体指叙述视角和视点压缩的关联,其中“主叙述空间”概念形成了叙述视角下概念合成过程的特色;同时,提出了六种视角转换方式,即循环视角转换、内外视角转换(转向一个或多个人物)、交替视角转换、诗节视角转换、第二人称多角色转换、多异视角转换,表现为诗歌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第六章从认知与语用的内在联系切入,构建了合作原则下的概念合成过程,其诗歌读者-作者之间的认同、冲突(真冲突、假冲突)、主体间性合作关系,成为诗歌解读的关键。第七章构建了翻译的双域、多域网络概念合成,单域、双域网络的组织框架提取过程与翻译的认知方式选择有关,即与输入空间Ⅰ“原语文本形象”和输入空间Ⅱ“当前译者主体”的主体间性紧密关联;多域网络中的输入空间Ⅲ“先前译者”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当前译者主体的翻译比较研究,从而加强认知翻译的解释力和精准度。

第八章是对本书研究内容的总结,包括对研究发现的陈述,对研究不足的澄清,对研究方向的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上述主要内容的探索,我们发现:第一,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合成理论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说它具有生命力,是指该理论基于缜密的认知科学论证,不断完善而活力焕发,本书对它的理论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说它解释力强,是指该理论可以解释文学和非文学类的作品,尤其是多域网络空间的认知合成和动态、在线的意义升华,体现了这种解释力。

第二,概念合成理论具有跨学科关联的天然优势。认知与文体、叙事、语用、翻译的交叉研究,使它的天然“百搭”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等重要理论延展出去,预示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第三,王维和希尼的诗歌体现世界性的思想艺术价值。王维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跨出国门,与代表西方文明的希尼诗歌,犹如认知网络一样相互交织在一起,金子般的人生哲学、社会文化积淀和认知艺术,昭示着跨越中西的人们,两位诗人的诗歌艺术思想在一次次的跨越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第四,本书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文学的交叉“跨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投石问路”。其实国内学界早有针对概念合成理论的质疑或建议,本书的不少观点也算是对概念合成理论的某种“质疑”。质疑是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动力,让我们在不断质疑中创新、进步!

写作感怀

在本课题研究的组织过程中,自己收获了很多,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收获的是:写作的过程是向师长、学者们求教,吸取营养自我提高的快乐过程。感谢导师申丹教授的教诲!感谢高一虹、高彦梅两位教授对我写作的鼓励!感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宁波大学杨成虎教授对我写作的关心!感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屠国元、王松林、辛红娟等教授对本书出版的支持!借此书出版的机会,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所有老师们,在平时学习中给予我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是老师们精彩的知识传授,家人的温暖支持,一起化作我完成本研究的坚强动力和保障,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感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外国语言文学”重点基地项目对本研究的支持,感谢科研办刘学明老师对本课题研究的帮助!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责编张淑文女士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遇到的困难是:由于时间紧迫,特别是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能力有限,有些问题可能理解不透,恳请学界前辈同仁不吝指教、批评指正!如有疏忽和遗漏,本人表示歉意,并将在今后的研学中不断提高完善。

本书力求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Fauconnier & 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建构诗歌解读的双域、多域网络概念合成过程,并且在认知与文体、叙事、语用、翻译的跨学科联系中提供较为清晰、可操作的认知过程模式。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学习者较好地了解王维和希尼的诗歌特点,了解概念合成理论的发展脉络和认知机理,了解不同的认知比较研究方法,提高理解、欣赏和分析文本的能力,尤其是对诗歌作品的认知鉴赏和阐解水平。

李昌标

2017年9月

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区

  1. Corcoran,Neil.1986.Seamus Heaney[M].London:Faber,p.135.
  2. 吴德安,2001,希尼诗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第446页。
  3. 歌德曾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加以重新思考而已”。这种要求在像王维和希尼诗歌这样的经典文学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面对前人和时贤的丰硕研究成果,“重新思考”是传统研究领域走向深入的一个必然选择,关键在于从何种角度、采用何种方式思考,本书对两位诗人诗歌的认知比较研究,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见:袁晓薇,2012,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第1页。)
  4. 比如刘正光教授等提出的质疑,参见:刘正光,2002,Fauconin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10):8-12。
  5.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JCWY10YB):希尼和王维诗歌比较研究:认知文体学视角。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