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归隐疗养身体

辞职归隐疗养身体

1879年,这年圣诞节尼采一个人在巴塞尔度过。新的一年开始,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恶化,剧烈头痛、眼痛和呕吐经常连续发作,难以忍受。

2月17日在给母亲和妹妹的信中说:“我的眼睛糟糕得使我无法再教课,头痛的情况就无须再提了。”他不得不一再要求休假,停止教学工作。

3月,尼采继续养病和接受治疗,他去了日内瓦。在给家人的信中他诉说了自己的痛苦:“我的生活与其说是力图恢复健康,不如说是饱受折磨。我所想的就是‘但愿自己是个瞎子’的傻念头。因为我本不该再读书可不能不读下去,正如我现在理应让大脑休息却总是苦苦思索一样。”

4月,回到巴塞尔,视力进一步恶化,几步路以外的东西都无法看见。同一个女子结婚的事情现在没有任何可能了,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来挽救他的身体健康:辞去巴塞尔大学的教职。

5月2日,尼采提出辞呈。

6星期后,巴塞尔大学以真诚的惋惜之情免去了他的职务。他们高度评价了尼采的成就和贡献,每年给他3000法郎退休金。尼采最后讲的两次课是“希腊的抒情诗人”和“柏拉图研究导论”。

尼采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头痛、胃病和眼疾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奥弗贝克给询问情况的洛德、戈斯多夫回信说:“他的情况真令人绝望!”

尼采渴望去最偏僻最安静的地方孤独终老,于是,6月底伊丽莎白把他带到了恩加丁人迹罕至的山谷间。

尼采在这里他的感觉要好一些。这里海拔高达1800米,气候凉爽,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待了两星期后,他在信中说:“我病得很厉害,已经卧床4天了,每天都有痛苦难受的时刻。尽管如此,我比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更能顶得住。我觉得,仿佛我长期寻找的地方终于找到了。我现在根本不再去想什么‘好转’,更不用说‘康复’了。现在只要能够‘顶得住’就很不错了!”

这里几乎空无人烟。群山起伏如同大海的波涛,在浓密的树林深处是一个绿色的小湖。周围怪石嶙峋,眼前偶有牛羊在悠闲自在地吃草和漫步。

太阳的强光通过层层树枝树叶的过滤,洒到这幽静的大地时,已变得分外柔和和朦胧,特别适合于尼采那病弱的双眼。偶有点点落日的余晖洒落在不远处,使附近的一切处于半明半暗中,仿佛一个现代人在向古老的历史凭吊,给人一种苍茫、肃穆的感觉。

这个瑞士的偏远之地让尼采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慰藉。那儿的空气轻盈纯粹,草原的光线柔和宜人,星罗棋布的湖泊让尼采感到欣慰,它们令他想起了芬兰,尼采也喜欢那些村庄和善良的农民。他感到与他们之间有着共同之处。

尼采开始康复,他几乎和朋友们断绝了书信的往来,只给自己写点儿东西。他在恩加丁一直停留到了9月初,尽管这儿的物质条件极差,又没有朋友在身边,但书籍和音乐依然让他感到很满意。

没过多久,尼采就将自己平静的思想记满了6本练习本。这些思想中,一种意想不到的沉迷将痛苦调和了。他很高兴自己在彻底垮掉之前还可以诉说,有对事物、人性、高山和天空作简单沉思所获得乐趣的机会。

尼采将自己在这里完成了的作品寄给了彼得·加斯特,并说:“我自己的作品业已完成,我十分高兴,或许你能体会到这种心情。我很快就要到36岁了,几千年前人们就说这个岁数是‘生命的中午’,但丁在这个年龄时正富于想象。因此,我觉得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我已经吐出了一大滴油,它将是对我生命的交代。

“至今为止,我的情绪还不曾为频繁而又剧烈的疼痛所改变,相反地,我现在处于最快活、最温和的极端。请从头到尾认真读一读这部最新的手稿,看看文字里面是否还流露出痛苦和沮丧的痕迹。我认为是没有的,我肯定,一定还有着某种潜伏的力量存在我的思想里面,这一点和那些反对我的人预料的不同,我想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没精打采和软弱无力的我。”

在这一时刻,尼采已经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他的心中又涌出了一种虔诚的感情,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庭。

他在给加斯特的回信中说道:“我不会来,虽然欧维贝克和我妹妹都催我与你再聚,我还是不会去。我认为,在现在的这种情形下,更合适的做法是与自己的母亲、家庭和童年时代遗留的东西离得近一些。”

尼采希望在瑙姆堡享受一种完全平静的生活,他想通过一些体力活来分散自己的思想。他租下了一座古老的城堡里的一间大屋子。

在那里,连高墙都十分古老,它的下面延伸着一片空地,尼采将这些空地出租给了别人,剩下的则自己耕种。但是,这里的冬天非常严酷,尼采的眼睛无法适应耀眼的雪光,而他虚弱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潮湿的空气,在瑙姆堡只待了短短几个星期,他在恩加丁短期休养获得的健康又重新丧失了。

此时,加斯特修改了《漂泊者及其影子》的样稿并将它出版了。欧文给尼采写了一封信:“在看了你对人性的清晰而又不动心的观察后,让我们这些爱你、听从你的每个字的朋友感到痛苦。”

1879年12月28日,尼采在回信中写道:谢谢,亲爱的朋友,我将你和我多年的友谊铭记于心。这是我在这个圣诞节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我的身体又变糟了,痛苦又开始折磨我,我必须要忍耐、禁欲,对此,我自己也深感吃惊。

尼采将这种痛苦视作了一场考验,他认为这是对他精神的磨砺并最终安然地接受了。尼采在病中发现了一个明确的真理——病人没有权利做一个悲观主义者,尼采不信仰上帝,失去父亲,没有信仰,没有朋友。他所有的精神支柱都源自他自身,而且他从不屈服。痛苦无法压倒他,相反,他从中获得了教育,并且激励了思想。

尼采感到了死亡的威胁。1880年1月14日,尼采想将自己最后的思想暗示给某些朋友知道,他写了一封带有诀别书性质的信给梅森伯格:“亲爱的朋友,我的姐姐,我虽年纪轻轻,但已经垂垂老矣,请你接受一个年轻老人的致敬,对他来说,虽然他想过死,但生活并非是残酷的。”

19世纪80年代第一春,正像复苏的万物一样,尼采并没有真正死去;病情在慢慢缓解,天气也渐渐变暖。他又一点一点地活过来了。好朋友保罗·雷来看望他,为他朗读,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生之欲望。

尼采最终活了下来。保尔·李来探望他,给他朗读,李的探望成功地分散了尼采的注意力。天气转暖,那些会模糊视力的积雪也融化了。加斯特从去年到现在一直都住在威尼斯,他再三写信邀请尼采前往。2月中旬,尼采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好转,他前往威尼斯的好奇与愿望也重新复苏了。于是,他便立即动身了。

尼采在加尔达湖边的里瓦待了一个月,这期间他写信给亲人告诉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正在好转,这让他的家人获得了希望。

3月13日,尼采到达了威尼斯,他的身体开始复原,而潜伏在他身上的危机则结束了。但是意大利的气候有点儿闷热,这并不适宜他的身体,而且他也无法接受那儿过于温柔的和谐。

尼采是第一次来威尼斯,他立即被这个地方的魅力征服。古希腊传统——荷马、泰奥格尼斯仿佛仍然体现在这座城市之中。尼采以前只是从书本上、文字上了解这一切,而现在是从直观上、活生生的人和物中感受着历史。这给了他一种全新的视野。啊,威尼斯,这真是太好了!

加斯特一直细心照顾着尼采,他陪伴尼采散步,为他朗读书籍,甚至弹奏尼采最喜爱的曲子。这段时间中,尼采钟爱肖邦,因为他从肖邦的狂想曲中发现了一种自由无畏的激情,这在德国艺术中十分罕见。

除了作为朋友之外,加斯特还成了尼采的秘书,他让尼采恢复了工作的热情,尼采每天向加斯特口述自己的思想,还马上为自己的新集子选了一个《威尼斯的阴影》的名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