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

崔颢

崔颢(约704~754),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中进士第,曾任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初年,任太仆寺丞;天宝中期,任司勋员外郎。他长于写诗,才华横溢。《旧唐书·文苑传》中,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重。但他宦路坎坷,一生不得志,只得遍游江南塞北。其诗歌内容、风格多样,写男女之情则几近轻薄,状戎旅之苦则风骨凛然。其出名较早,诗歌流传甚远。

黄鹤楼

【原文】

昔人[1]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昔人:指仙人子安。因其曾跨鹤过黄鹤山,遂建楼。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此地只剩下座空空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天近黄昏不知道家乡在哪里,看江面烟波茫茫更使人烦愁。

【鉴赏】

该诗内容为吊古怀乡。登上黄鹤楼后,诗人为眼前的景色所感染,遂即兴赋诗,一气呵成。该诗自然清新,又有气势,为历代所推崇。据说,李白登楼看到此诗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该诗的出色。

黄鹤楼的得名缘自其位于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的地理位置。《齐谐志》中有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的传说,《太平寰宇记》引《图经》中又有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的记载。诗人从楼名的来历入手,从传说写起,由怀古进入写景,又从中引发乡愁,场面宏大,情思悠长。

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这四句用了散文的写法,一气呵成,没有遵守格律的要求,连用了三次“黄鹤”,但没有丝毫呆滞的感觉。

后四句即景生情,写在楼上北望的见闻。他的写作顺序是由远到近,先写远处江北历历的汉阳树,接着写进入眼帘的鹦鹉洲头的萋萋芳草,最后写楼下近处大江上的烟波。但日暮的重重雾霭阻隔了回乡路,使他不禁顿生愁绪。和前半部分不同,后四句又严格遵循起了格律,若断实连,气韵一体。尤其是结尾,不仅收束有力,且给人缥缈苍茫之感。

长干曲二首

【原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1]。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注释】

[1]横塘: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译文】

你家在哪里?我家在横塘。停船暂且相问,也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我家与九江相邻,我经常在九江边来来往往。我们虽然都是长干人,却从小就素不相识。

【鉴赏】

该诗属于南朝乐府诗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两首诗既不浓艳柔美,又不热烈奔放,而是以朴素的风格为主,颇有前朝民歌的风格,写得自然简洁,在抒情诗中十分出色。

这两首诗和民歌中的对唱一样,前首是女子的问话,天真无邪;后首男子的回答,朴实无华。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和白描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地描写了一对有着相同经历的青年男女形象,将同乡青年萍水相逢的高兴之情表现了出来。

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话。这个女子本来住在横塘,孤独一人,风餐露宿。突然,乘舟之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感到十分亲切,停船问话。这里,诗人用倒叙的手法让女子直接开口提问,省略了许多内容。“君”字交代了对方的男性身份,接着女子不等对方回答,就说“妾住在横塘”,表现出了女子的娇憨情态和年轻的心态。在第二句中,诗人让女子自报性别和处所,又用“停舟”交代此次相遇是水上偶遇。从女子闻到乡音就“停舟”问话的动作上看,她十分孤独。诗人仅用二十个字,就将女子的形态、神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