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白玉蟾(1134—1229)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才思敏捷,一生勤于著述,乐于传道授业,是所谓的“文教道士”的典型,“先生博洽儒术,出言成章,文不加点,时谓‘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白玉蟾作为道教史上的一位“诗仙”,善于运用诗词这一文学手段弘道传教,度化门徒,传播南宗思想。白玉蟾认为“学诗有似学仙难,炼句难于学炼丹”[1]。其文辞典雅、清空飘缈,诗文多被收入《全宋文》《四库全书》和唐宋诗词集各种版本中,后人多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宋代杰出道教诗人和道教文学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

元明清时期,白玉蟾的诗文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民间一些好道之士开始收集整理,力图以全集或者摘粹的形式将白玉蟾诗词汇编成册[2],主要有以下几种。

《葛白叟诗集》(亦名《白玉蟾诗集》),九卷,宋葛长庚撰,万历刻,明潘是仁辑宋元诗本,前有潘是仁撰“葛白叟先生序”,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室藏有两种版本,一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潘是仁刻本30册,第7册,宋元诗四十二种,二百八卷;一是天启二年(1622)重修本,宋元诗六十一种本,二百七十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也藏有《宋元四十三家集》(原拟名宋元名家诗集)明潘是仁辑,明潘是仁刻本[3]。具体篇数为:第一卷五言古诗(18首),第二卷七言古诗(31首),第三卷五言律诗(16首),第四卷七言律诗(53首),第五卷五言排律(4首),第六卷七言排律(2首),第七卷五言绝句(58首),第八卷六言绝句(12首),第九卷七言绝句(102首)。据笔者统计,《葛白叟诗集》共收录白玉蟾诗词296首。

《海琼摘稿》,十卷,嘉靖十二年(1533)唐胄刻本,四册,10行,20字,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善本室、湖南师大图书馆藏。前有嘉靖岁癸巳春正月西洲居士唐胄所写的序一则,称“人而仙而诗仙难矣哉!吾琼宋白仙玉蟾以诗名。然嗜酒任性,多信笔或不羁格律”[4]。正文分卷收入白玉蟾诗词歌赋。目录依次为:卷一:四言诗二首,古诗七十九首;卷二:古诗二十九首,五言律诗三十四首,五言排律四首;卷三:七言律诗五十一首;卷四:七言律诗四十八首,七言排律三首;卷五:歌行四十一首;卷六:古风四首,五言绝句一百一十三首;卷七:六言绝句十五首,七言绝句一百一十二首;卷八:七言绝句六十一首,联句十一首,累字二首,回文一首,集句一首,诗余二十四首;卷九:赋一,序六,文一,记四;卷十:论三,说三,书一,告谍四,疏七,铭四,赞十六,偈四。剔除卷九和卷十非诗词内容,《海琼摘稿》前八卷中收录白玉蟾诗词635首。

《海琼子词》,一卷,题“闽清 葛长庚 白叟”,明代,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善本室藏有抄本,1册,8行,28字,蓝格,白口,四周单边。其内容主要收入白玉蟾所作词《兰陵王》《又 题笔架山》《又 紫元席上作》《沁园春》等一百二十四首。具体篇目如下:1.兰陵王,2.又 题笔架山,3.又 紫元席上作,4、5.沁园春二首,6、7.又 送王侍郎归三山二首,8、9、10.又 寄鹤林三首,11.又 赞吕公,12.又 题罗浮山,13、14.又 赠胡葆元二首,15.又 题桃源万寿宫,16.又 题湖头岭庵,17.又 修炼,18、19.水龙吟二首,20.又 采药径,21.十二时鹤林靖作,22、23.瑞鹤仙二首,24.祝英台近,25.水调歌头·咏茶,26、27、28、29、30、31、32、33、34、35.又 自述十首,36、37.又 和懒翁二首,38、39.又 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二首,40.又 石知院生辰,41、42、43.又 修炼三首,44、45、46、47、48、49、50、51、52.菊花新九首,53.菩萨蛮·送刘贵伯,54.谒金门,55.喜钱莺·鹤林靖偶作,56.满江红·咏武夷,57.又 咏白莲,58.又 听陈元举琴,59、60.又 别鹤林二首,61.又 赠豫章尼黄心大师,62.摸鱼儿,63、64.又 寿觉非居士二首,65.又 寿傅枢阁中李夫人,66.洞仙歌·鹤林赋梅,67.满庭芳·和陈隐芝韵,68.又 修炼,69.瑶台月,70.永遇乐,71.又 寄鹤林靖,72.好事近·赠赵制机,73.桂枝香,74、75.南乡子·爱阁赋别二首,76.霜天晓角·绿净堂,77.贺新郎,78.又 雪,79.又 咏牡丹,80.又 紫元席上作,81.又 肇庆府送谈金华、张月窗,82.又 再送前人,83.又 檃括菊花新,84.又 罗浮作,85.又 贺胡大卿生日,86、87、88.又 送赵师之江州三首,89.又 西湖作呈章判镇、留知县,90.又 赠紫元,91.又 别鹤林,92.又 游西湖,93.又 赋西峰,94、95.又 咏雪二首,96.又 怀仙楼,97.柳梢青·海棠,98.又 寄鹤林,99.又 送温守王侍郎归三山,100.一剪梅·赠紫云友,101.虞美人,102.阮郎归·舟行即事,103.酹江月,104.又 咏梅,105.又 次韵东坡赋别,106.又 罗浮赋别,107.又 送周舜美,108.又 春日,109.又 武昌怀古,110.又 西湖,111.又 东日(冬至)与胡胎仙,112.促拍满路花·和纯阳韵,113.行香子·题罗浮,114.八六子·戏改秦少游词,115.汉宫春·次韵李汉老咏梅,116、117、118.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119、120.鹧鸪天二首,121.又 灯夕天谷席上作,122.蝶恋花·题爱阁,123.杨柳枝,124.恋奴娇·咏雪。

《玉蟾先生诗余》,一卷、续一卷,宋葛长庚撰,刻本,归安朱孝臧(1857~1931)辑,民国6年(1917)刻本,《彊村丛书》一百一十九种,二百二十六卷,11行,21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善本室藏;另外,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还藏有民国11年(1922)刻本(《彊村丛书》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曾重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也出版有朱孝臧点校编撰《彊村丛书》附遗书(全十册),台湾出版的《丛书集成续编》第207册也收有《玉蟾先生诗余》。《玉蟾先生诗余》卷一收入白玉蟾诗词124首,续卷收入11首,共计收入白玉蟾词135首。

此外,据福建地方志等史料记载,坊间尚有《海琼集摘稿》、《海琼词》二卷流行。

今人唐圭璋编《全宋词》,1940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于长沙,后经作者增补和修订,1965年在中华书局出版,汇集有宋一代词作,全书入词人1330余家,词作19900余首,残篇530余首。其中卷四收录葛长庚词135首,存目词5首。唐圭璋先生所编的《全宋词》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陆续再版重印,产生了很大影响。唐先生是全宋词收集整理校勘方面的大家,然而由于《全宋词》所收录的葛长庚词,底本主要是依据《彊村丛书》本《玉蟾先生诗余》,因此还存在一些遗漏,例如漏《喜迁莺·鹤林靖偶作》;最新出版的《全宋词》所收白玉蟾词也还存在一些误植瑕疵,例如,卷四《又送王侍郎帅三山》[5]和《又送温守王侍郎帅三山》[6]两首中的“帅”均当为“归”,三山乃福州之别称。

明万历甲午《琼琯白真人集》,不分卷,《重刊道藏辑要》娄集,巴蜀书社缩印本第6册影印,《藏外道书》第5册,巴蜀书社1994年影印,本书简称甲本。

清同治戊辰(1868)重镌《白真人集》,十卷本(原八卷本,新增二卷),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等单位多有收藏,笔者也获得原书影印件,今人编辑的《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道书集成》第42册影印,本书简称乙本。

今人朱逸辉、王君伟、陈多余、朱逸勇校注的《白玉蟾全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本书简称丙本。

周伟民、唐玲玲、安华涛点校的《白玉蟾集》上下册,海南先贤诗文丛刊,海南出版社2006年出版,本书简称丁本。

海南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两种校注本由于校注者并非道教研究的专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宗教知识特别是道教历史和道教典籍知识,其校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舛讹之处。尚有不少失收、未收白玉蟾文献。存在文字和文献两个方面的诸多缺憾。其中丙本存在的有关诗词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少,例如:

卷二《习剑》“逸入习剑得其诀”[7],“逸入”当为“逸人”[8]

卷二《甲申闰月五日闻嘉定皇帝升遐》“无任水肝玉胆摧”[9]“水”当为“冰”之误[10]

卷二诗《玉壶睡起》“白云深处学陈搏”[11]陈搏当为陈抟之误。

卷二《题岳祠》误作《题岳词》[12]

卷二《赠周庞斋居士》“晋郑思邈七十七,方与葛洪一相识。”[13]邈当为远[14],郑思远为葛洪师傅。

卷二《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意(此处标点欠妥,当为: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意),示诸同我者》[15]:“黄错六点星,飞坠天南方。”黄错应为黄昏;“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宝应为宾[16]

卷二《西湖大醉走笔百韵》“海狱靡不周”[17]之“狱”乃“岳”之误;“东游衡卢颠”之“卢”乃“庐”之误[18]

卷二《题三山天庆观三首》“紫琼飞清都,翠云护疑阙”[19]之“疑阙”为“绛阙”之误。[20]

卷二《琵琶行》“手抚琵琶意鸣邑”[21]之邑应为唈;“孤舟婺归岂不泣”之“归”应为“妇”[22]

卷二《隆真堂》[23]“隆”当为“降”之误。

卷四《闽清县治祈雨文字》“闻本靖亦闵雨诣狱祠”[24]之“狱”当为“岳”之误[25]

卷四《云游歌》“误著这般滋味苦”[26]之“误著”当为“说着”之误。

卷四《许旌阳赞》“鲁傅谵母炼丹诀,夜夜西山采明月”[27]之“鲁傅”为“曾传”之误[28]

卷四《水调歌头》七“何必修精连气”[29],“连”当为炼;卷三诗《题天庆观》“买得罗江一叶舟”[30],此诗出自《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罗江当为螺江之误植,位于福建省福州城西25华里。白玉蟾《盱(误植为旴)江舟中联句》“秋声归欵款乃,云影映婆娑。”[31]款乃衍字。卷二《送张天师》[32]也有误,宋代对龙虎山张道陵后裔仅称先生、真人,并无天师封号。卷四《八六子·处改秦少游词》[33],此词牌名“处”当为“戏”[34]之误。

卷四《登夕天谷席上作》之“登”[35],当为“灯”之误,应为《灯夕天谷席上作》[36]

卷四《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合皂山前梧桐雨”之“合皂山”[37],当为道教符箓派三山之一“閤皂山”,在江西清江县(今属樟树市)东南端。因山形似、色如皂而得名。

卷四《金液大还丹赋》,云:“身本欲槁,心灰已寒。”[38]“身本”为“身木”之误[39]

卷四《天台山赋》,“宝金庭之洞天”[40],“宝”乃“实”之误[41]

卷五《雷府奏士议勋丹章》[42],“士”当为“事”[43]

卷五《盱江舟中联句》(嘉定癸未仲秋之朔偕黄天谷道盱而渝舟中联句),其中“盱江”校注本误作“旴江”,“道盱”误作“道时”[44]

卷五《喜无忧求偈》“偈”误作“偶”[45],目录亦错为“偶”。

卷六《海琼白真君语录》文中“耜问(彭耜向白玉蟾问道)”均误作“相问”[46]

卷六《木郎祈雨咒》首句“乾日瑶辉玉池东”之“日”[47],《武夷集》及《道法会元》卷八十七均为“晶”,校注本《白玉蟾全集》误植。

卷七《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海南琼馆子白玉蟾分章正误”[48],“馆”当为“管”之误;文中“马自然云:……自有黄婆匹酸伊”[49],“酸”当为“配”之误[50]

卷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集》“雷法有七十二价”,当为阶之误[51]

卷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集》注之“雷者,乃天命也。”[52]此处“天命”当为“天令”之误;“解隐释与也”[53]之“与”当为“奥”之误。

卷十一《白玉蟾传略》录自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其中“一生伏气餐霞。”[54]伏当为服,校注本误植。

校注本出现的文字误植现象比比皆是,又如,白玉蟾有一首诗《吊刘心月》,校注本就有四处,“徒棹(校注本误作掉)龙舟何处寻,何不办(校注本误作辩)取屈原生前一枝楫大吴江头伍侯庙。……冰(校注本误作水)魂雪魄不可招。……柳翠萧琼(校注本误作璚)俱水亡……”[55]

除了文字误植外,尚有脱字问题,如:

卷二《薄暮抵懒翁斋至醉迟明有诗以控感怀》校注本遗漏标题“酕”二字[56],应为“薄暮抵懒翁斋酕至醉迟明有诗以控感怀”[57]

卷二《枫叶辞》“云外飘呼莫回”[58]遗漏“飘”,当为“云外飘飘呼莫回”[59]

丙本还存在重复收录诗文问题。例如卷二第255页《奏章归》与同卷第269页《步虚》只是诗名不同,实为同一首,校注者未作说明,重复收录;卷二第260页所收《山中》诗,在同卷第285页又收录;卷四第460页《满江红·别鹤林》,第493又重复,且校注本两处词的断句有很大出入,前后颇不一致;卷二第253页《题天庆观》,卷六第678页又重复收入。《白玉蟾全集》校注本文献收集重复,虽然有些是原来底本问题,但是作为今天的整理者,在进行校注标点时,理应注明或者剔除。

此外,某些注释欠妥,例如卷三《龙虎山祈雨早行有作》:“两三条电复无雨,六七点星微上云。鞭起卧龙我骑去,挥戈叱问五雷君。”校注本对诗末五雷君作了这样的注解:“《严州府志》:‘钱九五,淳安人,居蜀阜,幼习五雷天心正法。县苦旱,尹俾令祈雨,应祷而降。’句中五雷君,即指钱九五。”[60]道教雷法中五雷指金、木、水、火、土五雷,五雷君并非特指某一人,此讹误乃因校注者缺乏道教知识所致。同样由于缺乏道教知识背景,校注本在卷五《题张紫阳薛紫贤真人像》也出现注解失误。其中一句“张于难中感杏林石泰之德”,校注本校注为:“张于难中感杏林石泰之德”(原文如此)[61],校注本这里的排版错误姑且不说,主要是将杏林注解为三国时期的道医董奉在庐山为人治病以植杏树为报的典故,实有不妥。杏林一词虽然点出道教医家董奉[62],但此处“杏林”乃南宗二祖石泰的道号。卷十一附录《琼山县志》“玉蟾往来罗浮、武夷、龙虎、天台、金华(在今浙江省)、九曲诸山。”天台即浙江天台山,校注本误注为天台山在今湖南省[63]

现存白玉蟾文集中有一些诗词篇名虽然不同,但是内容却一样,存在重复收录问题。典型的例子如《题天庆观三首》,此三首杂入道藏本《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题作“神霄吟三绝”,个别文字有出入,“泣蕊”作“湿蕊”,“夜煎”作“夜前”。乙本两次重复收录,一是卷三五言古,题作“题三山天庆观三首”,二是卷九(新增)洞章末,题“神霄吟三章”,乃是同治年间据道藏本新增时未察所致。今人两种校注本和点校本(丙本和丁本)也未察,均重复收录,更遑论辨析。又如,白玉蟾七言古诗《初至梧州》,丁本卷四收录,然而点校者又在“补遗”部分亦刊此首,标题作“初至桐州”,其实是同一首诗词,点校者未察,重复收录。丁本所录白玉蟾墨宝《奉题仙庐峰六咏》贴,仅录前三咏,脱漏听鹤台、宣诏石、整衣坛三咏。丁本“补遗”所收录的《至真歌》,分明表明是海蟾帝君著,然点校者不察,也误收。

此外,丁本也存在一些文字误植,例如卷三《龙虎赋》“以包囊众石”,“众”丁本点校者误植为“泉”,兹不一一枚举。

白玉蟾所作诗词数量可观,由于历代辗转刊刻,一些诗词篇名、调名有异,在编入白玉蟾《上清集》、《武夷集》和《玉隆集》诸文集中还发生严重的错乱,有些诗词甚至被误认是他人作品。例如,《水调歌头·咏茶》云: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此首《正统道藏》本《修真十书》杂入白玉蟾《上清集》,其实,此诗描写咏茶地点乃福建武夷山建溪,当入白玉蟾另一本文集《武夷集》。而后人又有误认为是苏轼词[64],以讹传讹。近来还有人以所谓《中国茶叶大辞典》收入此首冠名苏轼之名,进而“言辞凿凿”撰文攻击白玉蟾为“史上最牛的北苑茶诗‘抄袭大师’”。一些不明原委的读者,也在网络上发帖转载,极力贬低白玉蟾诗才。因此,对现存传世的各种版本的白玉蟾诗词进行考辨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诗词集即以乙本所收白玉蟾诗词为底本,参照甲本诗词内容,与《葛白叟诗集》、《海琼摘稿》、《海琼子词》所收内容相互补充,对比校勘,考订出处和文字,广泛汇集现存《道藏》、《藏外道书》、《中华续道藏》和地方志史料文献中散佚的白玉蟾诗词105首,乃是目前收集白玉蟾诗词篇目最全之本。

各卷篇数计有,卷一104首(诗四言2首,五言古91首,6言11首),卷二136首(六言古136首),卷三34首(五言律34首),卷四218首(七言律213首,五言排律2首,七言排律3首),卷五136首(五言绝132首,六言绝4首),卷六424首(七言绝424首),卷七20首(联句20首),卷八8篇(赋8篇),卷九9首(铭5首,颂4首),卷十71首(赞71首),卷十一词142首(诗余142首),卷十二110首(散佚诗词辑补110首),共计收录白玉蟾诗词1412首。

卷末附载白玉蟾方外之友唱酬诗词18首。


[1]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六《赠诗仙》,《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自由出版社,第832页。

[2] 参见盖建民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史文献与思想综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记载:“潘是仁刻本(存十九种北宋九家:林逋、唐庚、米芾、蔡襄、王十朋、葛长庚、陈师道、赵抃、裘万顷。南宋八家:曾几、陈与义、陆游、戴复古、翁卷、赵师秀、徐照、徐玑。元末二家:龙从云、郑允端)”将葛长庚归于北宋之列,殆误。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364页。

[4] 唐胄:《海琼摘稿序》,《海琼摘稿》,明嘉靖十二年刻本,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善本室藏。

[5] 唐圭璋编《全宋词》卷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2011年第9次印刷,第2562页。

[6] 唐圭璋编《全宋词》卷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2011年第9次印刷,第2582页。

[7]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13页。

[8] 《白玉蟾全集》卷四,《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512页。

[9]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54页。

[10] 《白玉蟾全集》卷五,《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664页。

[11]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59页。

[12]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54页。

[13]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36页。

[14] 《白玉蟾全集》卷四《赠周庞斋居士》,乙本,第587页。

[15]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145页。

[16] 《白玉蟾全集》卷三,《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490页。

[17]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134页。

[18] 《白玉蟾全集》卷三,《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473页。

[19]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144页。

[20] 《白玉蟾全集》卷三,《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489页。

[21]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29页。

[22] 《白玉蟾全集》卷四,《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568页。

[23]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47页。

[24]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33页。

[25] 《白玉蟾全集》卷四,《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580页。

[26]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410页。

[27]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54页。

[28] 《白玉蟾全集》卷七,《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985页。

[29]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439页。

[30]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53页。

[31] 《白玉蟾全集》卷五,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67页。

[32]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五十作《送张大师》,《道藏》第4册,第816页;《琼管(琯)白真人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59页。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误作《送张天师》,《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50页。

[33]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484页。

[34] 《白玉蟾全集》卷八,《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1131页。

[35]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22页。

[36] 《白玉蟾全集》卷八,《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1135页。

[37]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06页。

[38]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24页。

[39] 《金液大还丹赋》,《海琼传道集》,《道藏》第33册,第146页。

[40] 《白玉蟾全集》卷四,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38页。

[41]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三,《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431页。

[42] 《白玉蟾全集》卷五,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627页。

[43]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七,《道藏》第4册,第808页。

[44] 《白玉蟾全集》卷五,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67页。

[45] 《白玉蟾全集》卷五,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614页。

[46] 《白玉蟾全集》卷六,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647~653页。

[47] 《白玉蟾全集》卷六,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707页。

[48] 《白玉蟾全集》卷七,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731页。

[49] 《白玉蟾全集》,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740页。

[50]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72页。

[51]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集注》,《道藏》第 2册,第570页;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714页。

[52] 《白玉蟾全集》卷七,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713页。

[53] 《白玉蟾全集》卷七,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713页。

[54] 《白玉蟾全集》卷十一,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938页。

[55]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五十一,《道藏》第4册,第819~820页。

[56]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41页。

[57] 《琼管(琯)白真人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55页。

[58]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209页。

[59] 《白玉蟾全集》卷四,《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505页。

[60] 《白玉蟾全集》卷三,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328页。

[61] 《白玉蟾全集》卷五,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596页。

[62] 参见盖建民著《道教医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391~392页。

[63] 《白玉蟾全集》卷十一,海南出版社,2004,校注本,第938页。

[64] 唐圭璋编《全宋词》卷四有一案语:“此首广群芳谱卷二十一误作苏轼词”,中华书局,1965,第1566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