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见文公

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吕、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1]。寺人披请见。公使让[2]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3],君命一宿[4],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5]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6]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7]。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8]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9],何辱命焉?行者[10]甚众,岂惟刑臣[11]?”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xiá甥、郤ruì不获公,乃如[12]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吴评

寺人披倾险反覆,诚无足道,然持机事告人,危言迫胁,说得毛骨俱悚,人自不得不从之,可谓阉人之雄。

[1]晋侯:指文公。吕甥、郤芮皆为文公之兄惠公旧臣,恐为文公所逼害。

[2]让:谴责。

[3]蒲城之役:僖公五年,献公派寺人披伐文公于蒲城。

[4]一宿:隔一夜。

[5]中宿:隔两夜。

[6]袪:寺人披替惠公杀害文公时斩下的衣袖。

[7]唯力是视:倒装句,唯视力,尽力而为。

[8]射钩:管仲曾射中齐桓公带钩,后桓公用管仲为相。

[9]易之:反桓公所为。

[10]行者:因惧罪而离开的人。

[11]刑臣:刑余之人,寺人披自指。

[12]如: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