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从底层视野看近百年中国乡村变迁


从底层视野看近百年中国乡村变迁

黄健是我的老所长陆学艺教授介绍的老朋友,早年在江苏做乡镇企业调查时,曾得到他的许多帮助。2017年他寄给我一本村民口述史:《界岸人家——一个中国村庄的集体记忆》,才知道他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田野调查。现在,他的另一本新著付梓,邀我为他作序,感到很荣幸。

这本新著的书名是《界岸人家2——一个中国村庄的个体生命史》,口述记录的另一个文本,以农民的原初自述为主线,还原社会变革中普通人的命运沉浮。这种著作通常都是费力劳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做深入细致的调研。黄健先生长期以来从事政策研究,最初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后来回江苏省担任研究室主任,可以说跟政策研究打了一辈子交道。说实话,当我读了他的《界岸人家》,一开始不太相信黄健先生会写这样的书,因为其采用的分析和观察视角、方法,不像是一个政策研究者所能想到的,一般来说,政策研究者更偏重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更加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和措施研究。黄健道出他的追求:“捕捉家家户户日常琐事,重现底层村民的复杂人生,展示集体记忆的多彩图景,记录社会变迁中普通人的命运沉浮,让沉默的大多数留下历史踪迹,这是我的初衷。”

《界岸人家》是非常特殊的社会学类的著作,它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看乡村社会变迁的视角——底层视角,看似平淡无趣,细品则令人震撼。它不像一般学术著作那样,套用很多高深的概念和学术话语,也不像小说那样经过作者充分的艺术加工,它记录的是调查对象的原初自述,是口述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没有任何雕琢和掩饰,尽管可能存在记忆的偏差和遗漏,尽管会有一些可能的回避。作者实际上是通过乡村日常生活,来反映我们通常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来反映的历史,类似一种新史学革命。黄健有很强的问题意识,那就是试图从普通村民的经历和感受中寻找宏大历史变迁的足迹和逻辑。

长期以来,我们太过于用宏观的数据、重大的事件以及典型人物来开展宏大的叙述,往往忽略平头百姓的琐碎而真切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因此,我们的许多叙事和观点离普罗大众的生活和感受太遥远。《界岸人家》中村民的每一句话都实实在在,都意味深长,比如许多年长的村民一想起过去苦难的生活和日子,都会流下难过的眼泪,说着“那叫过的什么日子”、“那种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这样一些相似的话,说明过去的中国乡村是多么贫穷和艰难,同时,他们一说到现在的生活,大多会展露出“活得像个人”、“日子总算熬出头了”等等。这些朴素的话语,真切地说明中国乡村的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这里,你不会产生个体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脱节和张力的感觉,对社会和历史不会有虚无漂移的意象。芸芸众生的生活,似乎是逃脱不了的宿命,同时他们又以琐碎的生活塑造时代的特征。可以说,《界岸人家》诉说的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村庄中村民们的命运,但也是观察中国乡村上百年命运的一个窗口。它揭示了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从苦难走向幸福、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坎坷路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本书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用平凡的底层生活记录了波澜壮阔的巨变。

该书把作者的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刻思考都埋藏在平淡的字里行间,不留痕迹,与此同时,处处显示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愫。作者对调查对象的选择,既考虑到村庄内不同的家庭和家族,又考虑到调查对象的不同年龄;在访谈内容上既考虑到访谈对象的自身经历,又涉及与他们生命事件有关的人与事;在访谈过程中,作者既考虑到访谈对象的自由发挥,又会作出适当的引导。有这样的精心考虑和安排,每个访谈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与相关的访谈内容又能进行有效的对接,从个体访谈中呈现出家族和村庄的整体性。作者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因此在访谈中非常关注国家政策对普通人生活变化的影响,看似是每个村民的个人命运,实则融入宏大的社会变迁。

《界岸人家》以普通人的视角去理解宏大社会变迁,从中寻找时代的历史定位和未来方向——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历史选择,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仅以此序向黄健的学术追求和社会当担表达敬意,期待看到他有更多的佳作发表。

2018年7月14日于北京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