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

每年秋初时分,不时会听见街巷里“弹棉花啰”的吆喝声。家里人赶紧打发小孩去把棉花匠叫进来。

棉花匠身扛一个竖琴模样的大木弓,手持一个洗衣锤般的木槌,还有一个圆圆的硬木制成的大碾板。进到院子里,先让主人搬来一对长条凳,再铺上一块门板,就可以开工了。

主人家拿出要弹的旧棉絮,讲好尺寸,弹花匠就开始工作了。先是把旧棉絮一片一片撕开,然后在腰间拴上一根粗腰带,带子背后穿有一个木块,上面有一个孔,弹花匠用一根专门的竹竿,一头插入这个小木孔,一头吊起弹棉花用的大木弓卡在腰间,左手扶住木弓,右手持木槌对着弓弦中间有节奏地敲击起来,“嘣、嘣”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来。木弓上的牛皮筋弦,在木槌的击打下不停地振动,一片片的棉絮在弦线的振动下,慢慢变得蓬松起来。弹花匠的徒弟,会不停地放上旧棉块,不一会,一堆棉花就弹完了。

棉花弹完了,就该重新铺新棉絮了。师傅左手持一个线滚子,右手用一根细竹竿,钩住线头,准确地按尺寸把长长的棉线,甩向固定的位置,徒弟在对面接住,师傅又甩动竹竿和线头,横竖、直斜,动作十分迅速和准确,很快就布成了棉絮的外套。主人家常常会要求师傅把网子出得密一点,师傅们一般都会答应,多拉上几道线。

铺好网后,棉絮是十分蓬松的,这时,师傅拿起木碾板,来来回回地推压,很快就把棉絮整理得平平整整的了。

看弹棉花,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个过程。原来紧缩在一起的棉块,在弹花匠的手下,被弹成一团团蓬松柔软的新棉花。在弓弦的振动下,棉花块原有的纤维渐渐分离,恢复了原来的弹性,弹到哪里,哪里的棉花就会蓬松起来,总觉得很神奇。

除了走街串巷的弹棉花匠,街上也有固定的弹棉花铺子。铺子里大多用的是一种脚踏式的弹棉花机。有长条桌大小,上面是竹片做成的履带式的传送带,从一头把旧棉絮块放进去,另一头就出来弹好的棉花,速度不快不慢。送到棉花店弹的棉花,老板会给你称下几斤几两,讲好棉絮的尺寸,隔几天就可以取了。

送到店铺里弹虽然省事,但如果有走街串巷的弹花匠,百姓们好像还是愿意自己看着弹。一来手工弹的松软些,不伤棉花的纤维,二来怕店里弹的时候以次充好和短斤少两。

有时也到棉花店看弹棉花,但兴趣不大,主要是看个不同之处。弹棉花店往往是满屋飞尘,让人待不住。

那个时候,老家每年会寄一包自己种的新棉花,弹棉花的来了,就要拿出来弹一下,好在入冬前给我们这些孩子做些棉衣裤,或者絮一下棉被。弹花匠很喜欢弹这种新棉花:“你家的这个棉花好!长绒棉。”弹花匠弹新棉花时,好像都要有力许多。新棉花弹一遍后,变得更加蓬松柔软,散发着棉花特有的气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