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虎”色不变

谈“虎”色不变

谈虎色变,乃国人之口头禅也。从宋代大儒朱熹辑《二程语录》及元人王炎武《吾汶稾》等记载看来,其义乃比喻谈及可怕之事即畏惧变色,未免怯懦可笑。不过,平心而论,谈虎色变者,至少深知虎能食人,为害一方,不可等闲视之,更不会为虎作伥,此可断言也。就此而论,谈虎色变者,未必无可取之处。

反观时下,谈“虎”色不变者,不乏其人,令人惊诧。明代诗人张羽有谓:“行人莫讶深山虎,一入城中虎更多。”此“城中虎”即打引号之虎,乃贪官污吏之代名词也。20世纪50年代初,曾有轰轰烈烈打“虎”运动,使“虎”们闻风丧胆。但丧胆不等于绝种,时下此类“虎”孳衍甚夥,随腐败望风而长,为国人深恶痛绝。究其根本原因,固在于结构之腐。但谈“虎”色不变者,实亦难辞其咎。笔者曾应某电视台之邀,谈明代张居正由打“虎”而自己亦蜕变为“虎”之教训,播出不久,即被有人认为“没意思”而停播;试想,指望此辈打“虎”,岂非做梦乎?近年贪污大案,每呈集团趋势,如前泰安市委、陕西省民政厅等,以第一把手为首,形成“虎”窝,群“虎”勾结,害莫大焉。试问:彼等秘书长、局长、处长之流,若有半点谈“虎”色变之心,保持清醒,岂能堕落成“虎”帮凶、“虎”爪牙而最后同入“虎”牢乎?正是: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