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内心的宁静
轻轻地拉上开满粉紫色兰花的窗帘,关上手机,摘下手表,解开文胸,连袜子也脱掉。
美女教练柔声细语:让我们放下窗外的一切俗事,一起走进瑜伽空灵、洁净的世界,在喧嚣的背后,来做自然的孩子。
窗外,是七月夕阳下急匆匆的车流人海。瑜伽会馆内,随着深长的呼吸和抒情自然的音乐,心慢慢静下来,静得能够听到那辽远的蓝天下佛塔上风铃碎银般的脆响。不知是谁向着旷野吹响了长笛,一声声,如烛光驱散了黑暗。疲累的心缓缓舒展,舒展到无际无涯的静远空间。
原来,内心的宁静只需要闭上眼,向内看。
《瑜伽经》说: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
是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心被自己不断变化的意识所控制,焦虑、恐惧、烦恼、痛苦、悲伤、欲求,它们造成了绵绵无尽的烦恼,控制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打开电脑,收到两封朋友的电子邮件。其一说:他要好的一位同学突然去世了,而一向身体强壮的一个亲戚也被查出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朋友开始思考生与死,愈发觉得生命的虚幻空无。我深深地理解他那种“死去元知万事空”的郁闷。另一个朋友,感叹偌大一个单位竟然没有一个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人。我也深深地理解他那种被同事目为异类的孤单和寂寞。
其实,此刻的我也正在烦恼着。不同的是我在努力地观察着自己的情绪,看着它升起来,看着它落下去,让它尽可能短地影响我。
到底怎样活着,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更开心一些呢?或者说,我们应该给自己寻找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先来找一下不开心的原因:心,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了。某件事,某个人,某句话,甚至坏天气,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让心随之波动。
一个人的强大,来自内心的坚强。而内心的坚强,就是保持自己的心不被外在的事物打扰,时时刻刻保持内心的宁静。怎样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印度哲学家奥修这样教导我们:“无需做什么事情,只是作为观照,成为一个观察者,一个看者,看看头脑的动作——思想经过,欲望、记忆、梦想、幻觉,只是远远地站着,冷静地看它,看着它,不带任何判断,没有任何责备,既不说‘这是好的’,也不说‘这是坏的’。”印度20世纪最杰出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也一再强调:当观察者变成了被观察者时,那么你就知道你已经到了,在那以前有几千件事在路上。
这里的关键词是观照、观察者、被观察者。观照是超然的、不带任何偏见的观看。平静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看潮起潮落、斗转星移,没有好坏之别,没有爱憎之分。直接而深入地观看,看到自己就是云卷云舒,自己就是花开花谢。完全忘掉有一个被看的客体和一个在看的主体,让那时刻的美丽淹没两者,融化两者,变成同一种韵律、同一首歌。这是印度另一个哲学家奥修所提出的静心学说。他说:一个真正的静心的人是游戏的,生命对他而言是种乐趣,生活就是一出戏。他会尽情地享受它,他不是严肃的,他是放松的。
瑜伽馆内,教练在反复说放松,停止身体外在的一切活动,放松。她柔声细语引导我们进入冥想: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夕阳的金辉投射在静谧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杏花烟雨的江南,一位袅袅婷婷的旗袍少女撑了油纸伞立在石拱桥上。带露的花朵。敦煌壁画里的飞天……
是这样的一种静美,它一直蛰伏在我们的身体里,一直被我们忽视、冷落。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奖励自己,其余的全部给工作、学习、家务、孩子。在这一个小时里,放下身体外边的万丈红尘,和最亲爱的自己在一起,享受当下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