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清初社群诗选三种叙录
王兵
摘要:明末清初,编选同代诗歌选集颇为风行,尤以地域和群体性诗选为最。然遭禁之后,众多诗歌选集散落不全,难睹全貌,诚为憾事。近年来,尽管四库禁毁、未刊等系列丛书以及学者之著述已多有辑佚,仍有部分诗歌选集因存本极少而束之高阁,甚或沦为孤本,学者难识。兹将经眼之三种清初社群诗选,按照刊刻时间顺序,依次辑录其选者、著录、版本、馆藏和序跋等信息,并略作按语简评,以飨学界同仁。
关键词:清初 社群诗选 西陵十子诗选 云间棠溪诗选 依园七子诗选
一 《西陵十子诗选》十六卷,毛先舒、柴绍炳辑
【选者】毛先舒(1620—1688),字驰黄,后改字稚黄,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末诸生,入清不仕。著述宏富,有《东苑文钞》二卷、《东苑诗钞》一卷、《思古堂集》四卷等传世。柴绍炳(1616—1670),字虎臣,号省轩,浙江仁和人。崇祯时生员,明亡不仕,隐居南屏山,著有《省轩文钞》、《省轩诗钞》等。
【著录】《贩书偶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等
【版本】顺治七年(1650)刻本
【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序跋】
柴绍炳《序》
诗者,古六经之一也。采风观俗,立言明志,是以君子重之,学者不废。自三百篇而降,厥体屡变,大氐根极情性,缘于文藻,轨因代殊,要归雅则。是故骚词、乐府、长句胚胎十九,河梁五言堂构陈隋,李唐则律绝之禘祫也。然祖构相沿,折衷论定,古风极于元嘉,近制断自大历,人代更始,郐下亡讥,抑何哉?
考镜五言,气质为体,俳俪存古,仰逮犹近,浏亮为工,失之逾远。近体务竭情澜,求谐音节,托兴汉魏,选材六朝,意语融贯,气格宏达,变调无取,旁门益乖,故武德而降难为古,元和而还难为近也。又况宋习鄙钝,元音俚下,艺林厄运,榛莽当涂。明初四家,扫除未尽,廓清于何、李,再振于嘉、隆,斯道嗣兴,斌乎大雅。然七子颓流,驯趋浮滥;竟陵矫之枯率,儇浅殊恧。斐然自余,纷纷妄作,殆无关商较者矣。
近世士大夫,风流丕扇,户被弦管,人怀珠玉。雌黄相轧,私衷酷薄,第屈指闻见。时论共推,即青土、皖城、云间及我郡耳。三邦之秀,各有成书。我郡英彦如林,竞飏菁藻。曩仆与景宣将举《西陵文选》之役,拟网罗群制,勒成一编,遭乱忽忽,兹事不果。年齿增长,旧游凋谢,鲲庭玉折,骧武兰摧。因念岁月逡巡,事会难必,相知定文,宜属何等。于是毛子驰黄,悯焉叹兴,要仆暨诸子,先以次第唱酬有韵之言,斟酌论次,录而布诸。期于割弃少作,力追渊雅,义在研精,法无虚借,故人具长短,体有裒益,就其合构,集为要删。仆不揣暗劣,与观成事,请因得而论之。
景宣经史论叙,淹通藻密,翰墨之勋,先驱首路。诗则绮丽为宗,符采昭烂,云津龙跃,不厌才多;锦雯才情斐娓,兼有气势,故鸣笔不羁,境非绝诣,致异小家,乐府歌行,沨沨大国风也;际叔文笔雅健,诣称冠绝;宇台清驶,略足相当,于诗词讽寄,营殊惨淡,实已睹奥升堂。若宇台《琴操迪躬》〉、际叔《赠季怀陆》皆古近名构,其他篇未能称是;祖望骨格苍劲,虽入乎杜陵,词能独运,时有利钝,无妨老境;去矜少多艳情,瑕瑜不掩,近乃一变,已体制骞卓;飞涛天性愉夷,不耐搜剔,染翰伸纸,宛尔妍好,譬则合德入宫,芳馨竟体,以自然标胜。三子体讵相兼,才能各骋,《张山村杂咏》、《沈己庚新律》、《丁婺游》诸什,虽古词流,曷以过之耶?驰黄素工韵语,复精裁鉴,沉婉名秀,罕出其右。或整栗微乖,神韵恰合,小词杂著,都属可传,擅场所乏,未办作赋耳;景明妙龄嗣响,一洗芜累,藉婉弱有之,而雅裁秀色,蔚然名家。五言古体,尤为独步,比于驰黄七绝,盖妙得天纵,匪由钻仰?
嗟乎!爰自风骚以迄近代,数千百年所作者众矣。诸子身在其间,与为扬榷,互有甲乙,未须过让,乃碌碌如仆,谬厕坛坫,前犹糠粃,后钧瓦砾,然才分虽局,志窃向往。迟之岁时,磨厉朽钝,俾诸子日进高明,而仆亦勉努困学,所称黼黻以为国华,吐纳而成身文者,庶几得当万一哉!其在于今,则四方君子览观斯集者,务明作者之指,于不腆之词,陶汰而簸扬之。仆固日夜望焉已。
柴绍炳虎臣撰
《刻西陵十子诗选启》
西陵文雅,南国宗盟,家腾白雪之声,人擅青云之目,故乃客比龙门,书传鸿宝。登楼雅集,不唯风月之观;揽云缀思,具有神仙之气。白榆啸唱,入名部以弦歌;威风斐文,贵通都之纸价。久已!沾溉词林,鼓吹艺苑者矣。是编仅出十先生有韵之言,辑而布之,兴寄一时,风流百代。人不让于曩贤,语必登于作者。同年高会,断推擅场;即事命题,无烦足曲。兰亭金谷,发艳采于胜游;莲社竹林,属幽情于高韵。方建安而弥富,较大历以争奇。实则誉施博物,岂有悔类凋虫也欤?意者正平、文举,齿不挂于邺园;士衡、彦先,名宁掩乎褚季。又史公非作赋之材,董子在谭经之列,此地英绝,不尽网罗,《文选》续成,快睹全美,当与海内共赏之也。不揣儹列,识者鉴焉。
顺治庚寅仲春辉山堂主人识
《略例》六则
一、我党相期立言居末,诗赋小道抑益其次。徒以世更衰薄,心存忧患,慷慨讴吟,颇积篇帙,聊当风谣,稍存讽谕,且也斯道屡变,正声浸衰。今兹所录,义归百一,旨趣敦厚,匪徒感物攸关,庶亦颓流之障矣。
二、同社诸子,顷值兵燹之余,寄迹不一。或有事桑弧,或托业渔钓,或钩味经传,拟勒成书。唱和之席,间多希阔。至若景宣提囊,研翻《肘后》;际叔庐次,全废歌咏。以故是录,书不必备人,人不必备体,综次偶然,无关甄汰。
三、临川为三谢之首,篇什逊于宣城;修撰为四杰之雄,词翰俭于卢、骆。是知群归英绝,不在连篇;品覆上中,匪关枚数。今诸子才华等埓,托致攸殊。或挥翰漂逸,而务于盈累;或含毫矜慎,而勇于断割。故选中篇数,盈缩小殊,益善既不在多,览者毋存见少。
四、丹阳《河岳》,题目时贤;太仓《卮言》,品藻交契。要存扬扢,不耑标稚。是编余与虎臣同事较榷,笔墨所涉,颇有发明,遂附见本诗,不复刊去。然折衷群彦,柴子有焉;掎摭乖方,仆滋惧矣。
五、诸子巨篇雅什,亦既斌斌;宫体闺襜,时或染指。若锦雯《湘烟》之作,虎臣《霁雪》之唱,去矜《秋怀》之篇,景明《白罗》之咏,美人芳草,托寓固多,转蕙汜兰,流连不少。间存少作,罔讳忧思。或是元亮白璧之瑕,无假才伯理还之喻。
六、诸子经注史辑,各有专家;赋颂古文,尤盈缥帙。今以部帙繁多,未能悉举,故先以韵文行世。然力求简净,仍多阙如。其诸家合集及经史完书,稍需岁时,统图嗣出。
钱塘毛先舒识
【按语】
此选为清初西陵(又曰西泠)派十位代表诗人的作品结集。十位诗家分别为陆圻(字丽京,一字景宣,1613—?)、丁澎(字飞涛,1622—1685)、柴绍炳(字虎臣)、毛先舒、孙治(宇台,1618—1682)、张丹(字祖望,1619—?)、吴百朋(字锦雯,1616—1670)、沉谦(字去矜,1620—1670)、虞黄昊(字景明)、陈廷会(字际叔,1618—1679),文学史称“西泠十子”。该派诗学思想守唐人门户、扬七子而抑竟陵,对明末清初的诗坛影响甚大。沈德潜评是选刊刻动机为:“悯诗教陵夷,而斟酌论次,以期力追渊雅也。”
《西陵十子诗选》按诗体分卷排列,共录十子诗作955首。诗家小传多援引众家之评论,具体诗作则多为十子互评。除风雅体、四言古诗和五七言排律之外,其他诸体皆以陆圻为首,旨在标举陆圻在诗社中的创作领袖地位。但就诗歌理论言之,“西泠十子”中实以柴绍炳、毛先舒论诗最精。不过,我们细读柴绍炳与毛先舒的论诗文字,可以发现二人的诗学思想实有鲜明的分野。这种分野不仅体现于此选之评点,亦见于二人文集中之专文。如柴绍炳《柴省轩先生文钞》卷十有《与毛驰黄论诗书》三通,毛先舒《毛驰黄集》卷五亦有《答柴虎臣论诗书》三通,二人的书信以云间三子的诗风为主要议题,反复进行论辩,进而深化了西泠派诗歌理论的内涵。
《刻西陵十子诗选启》落款时间为“顺治庚寅仲春”,另毛先舒亦在其文集中言:“庚、辛间,余辈有西陵十子之选。”故此选当刊刻于顺治七年(1650)。此选足本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前者系还读斋梓行,后者为辉山堂刊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还读斋刻本残卷。
二 《云间棠溪诗选》八卷,陶陹、董黄等辑
【选者】陶陹,字冰修,一字玉寒,江南华亭(今属上海)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一说顺治八年),官天台教谕。董黄(1616~?),董俞之从兄。字律始,号得仲,自称白谷山人,江南华亭人。初学诗于陈继儒,后转师陈子龙。入清不仕,筑东山草堂,与陈维崧等人唱酬往还,有《白谷山人稿》存世,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松江府志》卷五十六《古今人物八》有传。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等
【版本】清初刻本
【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序跋】
陶陹《序》
《诗》雅之作也,树四国之风声,移百年之运会,开一代之人才。然原其始,四国之风,必始一乡;百年之会,必由一时;一代之才,必始一二人。圣人微其旨,而首之曰风。风也者,触物而兴,善能感物。盖自三百篇以后,历汉迄唐,时盛时衰,而风之降莫宋元。若宋元降之,而有明起之,此一时也;有明三百年来,始于开国,成于弘治,盛于嘉靖,而风之降莫万历以后。若万历降之,而崇祯中造,吾郡实起之,此又一时也;我犹及见二十年前,岂无高世之才,美名之士,顾其篇什,又何陋也?
自大樽先生出,崇尚汉魏盛唐,一时作者顿还大雅。今则家自以为济南,人自以为北地,作乐象功而厘不祧之祀,非先生其谁归?夫先生者,吾见其忧时悯俗,俯仰长怀,其触物者深,故其感物也顺。天下之大,人才之众,莫不祖大樽而宗云间。非归云间也,归风雅之正也。然昔之云间系之大樽,今之云间系之吾党数人,此同学诸子因有棠溪之役也。棠溪,以地名诸子风雅之集,必于棠溪之草堂,倡予和汝,继美元康故事。虽所造不一家,要其微言相感、称诗喻志,无不含玉吐金、烂然成章。是诗学之又一振也。
往自壬申迄癸未,人才方盛,又席承平之余烈,作者斐然,有承明著作之思。今则锋镝之余,或仕或隐,或散走四方,感物多自伤之情,而离群有索居之叹。以今视昔,为时又何等也?然诸子著述益多,而格亦弥进。夫诸子虽显晦欢戚,或有不齐,其所感触大略可睹矣。故其源虽出于大樽,而各有奇才胜概以自振拔,或气若江汉之潢;或彩若缛绣之炳;或优游按衍,绰有余度;或运思云回,逸致缥淼;或文彩巨丽,斐以敷其艳;或渊懿温雅,灼以扬其藻。吾观其会意遣词,比物连类,莫不有古风人遗意焉。亦曰继大樽先生而起,其所宗者正而指归固自得也。夫荆多良璧,攻其缺者为玉人;豫章多名材,审其曲者乃称匠。吾党之为是集,岂以自侈?顾当世有真知风雅者,指其得失而进教之,吾党实拜其赐,是则予之志也,夫亦诸子之志也夫。
同学陶陹玉寒甫撰
王宗蔚、董俞《凡例》
一、云间诗学自袁侍御而后,作者代兴。滥觞之余,芜音间出。至陈黄门倡明风雅,维持坠绪,一时作者如繁星之向辰极,百川之赴沧海。今棠溪诸子英华相鼓,莫不源流曩哲,聿归正始,艺苑载振,厥勋懋焉。
二、古诗远宗汉魏,近体上法初盛,此诸子论诗之概也。但格调既高,意象须合。昌谷自立,无惭独秀;崆峒摹杜,间隔形神。若仅存升降之观,犹未析异同之见。兹集所录,各极才会,声情允洽,篇律无乖,洵八音之金石,六义之鼓吹也。
三、诗以志感,因感生辞,因辞成体。山林宴游,兴寄清远;朝飨侍从,制存庄丽;边塞征役,悽惋悲壮;流离患难,沉痛忾悼。“缘机触变,各适其宜。”昔贤之言,诚为笃论。吾党诗必规体,体必符感,故集中所采大率旨深而气达,响切而虑长云。
四、辞以纬理,情以经文。晚近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滥。诸子摅情导性,要约写真,博不溺心,文不灭质。庶免男子树兰之讥,亦谢群纶失鱼之诮。
五、雅颂之章,升歌郊庙;风谣之什,寄情草野。时地既殊,吟咏自别。诸子生同里闬,少贱无事,偶有唱和,聊当萱苏,汇为一编,以备采问。其诸作者,家珠人玉,或先入金闺之籍,或久悬咸阳之市。嗣有专选,兹不概登。
六、延年学博,常诵澄江;灵运嗜奇,祗惟春草。有美斯传,片言臻妙。诸子之诗多者或至盈尺,然分铅互摘,宁简毋滥。盖志在可传,不矜道广。至于一字之瑕,必加砻琢,他山攻玉,务在全瑜。
七、云间,志里也,十五国风,厥从近始;今海内古道聿兴,雅风相扇,不乏作者。行将博为搜采,共昭同风之盛。其有调高白雪,集成等身,伏祈惠而遗我,以垂琬琰。
八、棠溪,志时也。越自丙申之春,倡兴诗会,一时群彦,徵商刻羽,导扬古业。予二三人实推首庸,兹集原订止拟一十六人,嗣承瑶华之投,遂进云璈之响。邓林之木,聊采一枝丹穴之辉;仅存片羽,总期续集,用广表章云尔。
同学王宗蔚崃文、董俞苍水同识
【按语】
顺治十三年(1656)春,陶陹、王光承(字玠石)、金是瀛(字天石)、吴骐(字日千)、吴懋谦(字六益)等30余人组建棠溪诗会,又名恒社。与会者皆当时名士,聚会吟咏,以遣情怀,并规定仕清者不得与会。《云间棠溪诗选》即为该社吟唱赋诗之结集,选辑者除陶陹、董黄以外,尚有田茂遇(字髴渊)、卢元昌(字文子)、张彦之(字洮侯)、王宗蔚(字崃文)、董俞(字苍水)等人。该集按照诗体排序,共集同人诗作759首,编刻时间当在顺治十三年之后不久。
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冬,陶陹即与周茂源(字宿来)、吴骐、蒋平阶(字驭闳)等名士在乡里结雅似堂社,成员亦系明末几社成员,合刻过《雅似堂社稿》。与恒社一样,他们皆视陈子龙为诗学领袖,主张复古,尤其崇尚汉魏盛唐。可见,此选显为探究后期云间派诗学理论之重要参照。
三 依园七子诗选,七卷,徐行、曾灿辑
【选者】徐行(生卒年不详),字蘖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广游历,擅交友,清顺康间名士。曾灿(1625—1688),字青藜,一字止山,自号六松老人。宁都(今属江西)人,明岁贡生,少负诗名,与同学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等称“易堂九子”。著《六松堂诗文集》十四卷,辑《过日集》二十卷。
【著录】《中国丛书综录》、《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等
【版本】康熙十九年(1680)顾氏依园刻本
【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序跋】
徐行《序》
依园者何?顾子逸圃读书之所也。园介阛阓间,而潇闲淡远,无尘嚣湫隘之累;高柳荫门,疏籥绕径,有长林丰草之思焉。顾子既雅,抱微尚,不慕荣利,枕经籍史,日焚香啸歌其中,一时名流胜侣及四方之士,假道吴门者,无不愿交顾子。户履恒满,顾子必为之设茗布席,上下千古,酬对终日,了无倦意。暇则拉二三知己,以诗文相淬砺,其最契者则金子亦陶、潘子双南、曹子德培、黄子宪尹、金子筮文、蔡子右宣,相与唱和之时居多。
今秋余旅寓金阊,偕曾子止山共访依园主人,因得遍读七子之诗,或慷慨用壮,或温厚和平,并驾齐镳,工力悉敌,为击节叹赏者久之。遂语止山:“《过日》一集,罗百氏而藏名山,子洵有力矣;若依园诸子,自当彷玉山草堂故事,另成一选,不妨孤行。”止山欣然与余先订若干首授梓,题曰:“依园七子诗选”。志所自始也。
嗟夫!大雅不作道榛芜,身都通显者,辄高自矜许,而穷巷绳枢之子往往卑靡龌龊,鲜克树立。观兹集之选,人有其学问,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志节。既无纨绔裘马之习,复不作山林寒瘦之态。于以咏歌,先王幕席天地,其所得殆非易量,以视雕镌,影响比于蚓窍蛙声者,不可同日语矣。夫以顾子之砥行力学,而其所定交,又复章章如是,将依园之名日益有闻。而依园七子之所以传,又不徒以其诗也已。
康熙庚申小春会稽徐行蘖菴氏拜题
曾灿《序》
庚申八月,予同山阴徐子蘖菴,访顾子逸圃于依园。逸圃出七子诗,属予同蘖菴校雠,且以问序。予读而叹曰:
诗之至于今日,盛矣哉!盖自王者采风,而有三百篇,率多忠臣孝子、征夫思妇之什,皆能自道其性情,而无所勉强。六朝三唐而下,渐失其真。应制有诗,登眺有诗,以及宴会、赠答,莫不有诗。人擅其名,家各有集。至于今日,举生平未识面之人,亦必以诗贻赠。卿士大夫寿言章,不论其人之能诗与否,必欲乞为诗歌。呜呼!不喜而笑,不悲而啼,而欲求为真诗难矣。是诗之盛,盛于今日。而诗之衰,亦衰于今日也。
天道十年而一变,盛极必衰,衰极必盛,理固有然。逸圃少年为贵公子,负瑰伟之才,不汲汲于科名,而乐与贫士游。莳花种竹,饮酒赋诗,怡然自适也。夫性能闲者多独善,才有余者欲凌人。逸圃啸咏于依园林石间,与金子亦陶、潘子双南、黄子宪尹、曹子德培、金子筮文、蔡子右宣,朝夕唱和。观其《感遇》、《杂诗》诸篇,恬淡冲融,理明而气足,岂非有感于治乱盛衰之故,而不为世所推移者耶?
七子皆吴中知名士,出处虽有不同,而要以敦气谊、崇风教为本,故亦陶之诗清淑雅驯,双南之诗排奡奇峭,宪尹秀逸而幽闲,德培老朴而淳厚,筮文则气度安详,右宣则词章修整,噫嘻盛矣。
昔嘉靖中李于鳞、王元美七子,以诗雄一世,家弦户诵,至今不衰。及取其诗而读之,声调情词,如出一人之口,皆不能自标风概,自具机柚,其故何也?性情失其真耳。然且或数百里而一人,或数千里而一人,人才之难在休明之时且然。予独得见依园七子之诗于今日,何其幸欤!
夫七,阳数也。《易》曰:“七日来复。”以一阳乘其初长,犹能复见天地之心,矧七君子同心协力,当硕果不食之后,岂特关于诗道之复,衰极必盛已哉!予虽老,得追陪玉山草堂,与诸君子为文酒之会,岂非盛事!逸圃其勿笑予之潦倒而无成也。
【按语】
此选乃依园主人顾嗣协为诗社七子所刻,人各一卷。顾嗣协(1663—1711),字迁客,一字逸圃,号依园,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附贡生,工诗文,有《依园诗集》传世。曾筑园于苏州城内闾邱坊南,因与其父顾予咸雅园相依而取名“依园”,有畅轩、话雨轩、学诗楼诸胜,故而成为四方骚人名士雅集之所。民国《吴县志》对此有详细记载(卷三十九中褚篆《依园记略》)。顾氏唱酬往还最多者属金侃、潘鏐、黄玢、金贲、蔡元翼、曹基等诸生,故曰“依园七子”。
金侃,字亦陶,号立庵,江南吴县(今属苏州)人。此选录其《迂斋集》48首,前有俞瑒序;潘鏐,字双南,一字饮人,吴江人。此选录其《石帆吟》83首,前有陶园散人徐晟序;曹基,字德培,号恂庵,长洲人。此选录其《云心编》27首,前有唐瑀序;黄玢,字宪尹,号怡穀,长洲人。此选录其《耕烟集》72首,前有何焯序;金贲,字筮文,长洲人。此选录其《匪莪集》57首,前有丁灏序;蔡元翼,字右宣,自署玉峰人。此选录其《花坞吟》16首,题下注云:“发刻未完”;终以顾嗣协《怡云集》46首作结。依园七子结社酬唱于康熙前期之吴中诗坛颇具盛名,然诸子之诗作实赖《依园七子诗选》得以传世,可谓幸矣!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仅见徐行序文,并无曾灿之序,后者录于《曾青黎文集》卷十二。个中缘由,尚待考证。
作者简介
王兵,男,文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 沈德潜编,吴雪涛、陈旭霞点校《清诗别裁集》卷八,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第157页。
- 参看台湾学者谢明阳《清初西泠派诗学论析——以柴绍炳、毛先舒论诗书为开展》,见《成大中文学报》二十五期,第121~152页。
- 毛先舒:《思古堂集》卷三《万里志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 可参看台湾学者谢明阳《云间诗派的诗学发展与流衍》,大安出版社,2010;刘勇刚:《云间派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