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乱离时代的文学自觉
汉家王朝的兴盛已成逝梦,三国是非成败转眼成空,两晋的分分合合也只是一个插曲。南北朝时期,各方各派的刀光剑影成了这个混乱时代的主旋律。社会的动荡,民生的凋敝,生命的短暂和难以把握,强烈冲击着文人的心灵。他们在奋进乐观,追求建功立业匡扶天下的同时,也对人生悲剧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作家们不再有汉代赋家『润色鸿业』的历史使命,他们在作品中更多的表现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追求,由此带来了文学的繁荣。要而言之,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它是唐代文学的繁荣昌盛的先声。
第一章 乱世悲歌与名士风流
——魏晋文学
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号称“七子”的一批文人。他们的创作普遍抒写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正始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主要表现的是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西晋时,文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在向前人学习的同时也颇有创新,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小高潮。到了东晋,隐逸之宗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新园地,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诗人,对后世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三曹与建安七子
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并改元“建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人物,又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以慷慨悲凉著称的建安风骨。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缘故,曹操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白脸奸臣。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却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他在汉末的大乱中招兵买马,建立军事力量,成为建安时期实际的统治者。他曾不无自豪地宣称:“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作为一位心怀雄图的军事家,曹操的广阔胸襟和开阔视界,自然地流露在他的诗歌里。比如《薤露》、《蒿里行》等诗,直接反映东汉末年重大的历史事件,展现出当时的历史画卷。
《蒿里行》一诗中说:“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寥寥数语,概括了当时战事连年导致百姓大批死亡的事实,语言古朴而内涵厚重,英雄的慈悲情怀,自然地表露字里行间。不过这远不是他的代表之作。最能打动人心的,当数那些抒发个人情感,表达政治抱负的作品。以《短歌行》为例:
曹操像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全诗从“人生几何”发端,以“天下归心”收结,流动着一片悲凉慷慨、深沉雄壮的情调,这正是建安诗歌最能动人的气韵。
与此诗主题风格近似的,还有《步出夏门行》组诗,其中的《观沧海》、《龟虽寿》早已众所熟知。这些诗作皆能看出“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曹操包容四海、囊括宇宙的壮志和雄心。但曹操之所以比一般英雄更为得意,还在于他有两个在文学上颇有成就的儿子,他们是曹丕和曹植。
在三曹里,魏文帝曹丕是真正当上了皇帝的人。他对文学颇为重视,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自己也创作,以写游子思乡、思妇怀远见长。在现存作品中,七言诗《燕歌行》是其代表作。
衮雪帖 三国 曹操
曹植自幼聪明可爱,很受曹操的宠爱。他与兄长曹丕间曾有过一场王位的争夺。因此,曹操死后,曹植受到了政治迫害,名为王侯,却没有行动的自由,郁郁而死。
曹植前期作品多数是抒写个人的志趣与抱负。《白马篇》是曹植的代表诗作,这是一篇游侠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的是曹植对于人生的远大追求。《鲌篇》中,诗人直抒胸臆:“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这些诗大多情调明朗,富于进取精神,洋溢着少年意气。
《曹子建集》(三国曹植著)书影
曹丕当权以后,曹植在残酷的迫害之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苦。早期的豪迈自信已不再有,他在作品中多抒写对个人命运的怨恨,显出一种深沉悲凉的气氛。
如《美女篇》详细描写一位高贵女子后,发出深沉的感慨:“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潜藏的是自己有志难伸的痛苦和怨怼之情。这类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赠白马王彪》。当时曹丕当政,曹植与其他诸王入朝,任城王曹彰在京城暴死,曹植与白马王曹彪同行返回封地,结果中途又被强令分道而行。全诗一共七章,内容丰富,情感深醇,这其间有旅途的艰辛,有骨肉分离的伤悲,有对曹丕的深藏不露的愤恨,也有对白马王强作达观的慰勉。
曹植墓
曹植墓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鱼山。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作为曹操的第三子,他与其兄曹丕在嗣位的争夺中落败。汉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称帝,曹植屡遭贬徙。魏太元三年,他被徙封东阿;六年,封为陈王,抑郁而逝,谥曰思,世称“陈思王”。
曹植的作品大多精心锤炼,其结构精致,对仗工稳,语言华美。辞赋代表作《洛神赋》开头是这样来描写洛神的容仪的: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这一段文字,历来被视为描绘美女的经典手笔。
在曹氏父子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蔚为壮观。较为著名的有孔融、陈琳、王粲、徐玕、阮瑀、应玚、刘桢。他们七人与曹丕、曹植兄弟有密切的交往,由此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七子”。
这其中以孔融的辈分最长,而以王粲的成就最高。王粲是个多面手,诗、赋、散文各体兼擅,其代表作《登楼赋》,抒写乱世士人的流离之苦和怀才不遇之愁,情景相生,语言精美,颇为耐读。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此图取材于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感甄赋》),描绘曹植在洛水边遇到宓妃的浪漫故事。顾恺之以手卷的形式,用连续的画面,艺术地展现了原赋的内容,表达了曹植抑郁惆怅的感情,成功地传达了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动人姿容。这幅画在内在气质上和曹植的《洛神赋》达到了珠联璧合的程度,是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精品。
任情放达的正始之音——竹林七贤
在那个多变的时代,曹氏父子的绝代风华很快地就幻化为历史天空的一抹残霞。曹魏后期,曹氏皇帝昏庸无能,司马家族重权在握,大肆诛杀异己,后来干脆篡位自立,建立了西晋,这一段历史,文学史上称之为“正始时期”。建安文人的那种对于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望和自信,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到这里已经消失殆尽,由于政治理想落潮,文人们普遍出现了危机感和幻灭感,他们不再把目光聚集在丑恶的当世生活,而是避开现实,以深具洞察力的眼光去观照哲学的世界。在他们的作品里,表现出的是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这一时期的代表文人,就是所谓的“竹林七贤”。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竹林七贤”指的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生性旷达,无拘无束,经常聚集在竹林下纵酒酣歌。嗜酒几乎是七贤的共同特点。刘伶醉酒,千古闻名。他常作的一件事就是乘着鹿车,拿着一壶酒,到处乱跑,让从人跟着他,并且吩咐说:“我死了,你就随便挖个坑把我埋了吧!”司马昭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派人去提亲,阮籍不愿意,就故意大醉六十天,使得媒人无从开口,只得作罢。
除了嗜酒,他们也放任自己的行为举止,一切顺随自己的心意,而不管世人是如何评说。阮籍为素不相识的夭亡少女扶棺痛哭,表达对一个美丽生命逝去的痛悼;他对谁都翻着白眼,唯独对嵇康青眼有加。刘伶则经常在家中裸奔,有人责备他过于孟浪,他居然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屋宇为衣服,你怎么钻到我衣服里面来呢!从实质上看,七贤的这种放达任性的林下之风,表现的是内心深处的无法解脱的痛楚。他们很明显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但仍然选择了明知没有结果的与世抗争的消极行为。他们的痛苦,为千秋后代留下了一个评说不尽的话题,也成为后世文人倾心追慕的行为风范。不过就文学方面来说,只有嵇康和阮籍的成就较大。
高逸图 唐 孙位
这是残存的《竹林七贤图》。图中只剩下了四贤:从左到右,分别是惯作青白眼的阮籍、嗜酒的刘伶、善发谈端的王戎、介然不群的山涛。
嵇康是一位颇具魅力的人物。他身长八尺,玉树临风。在他死后,有人夸赞他的儿子嵇绍貌美如鹤立鸡群,王戎则说:“君未见其父耳!”除了长得帅气之外,嵇康天性旷达,文才斐然,是一位颇为出色的文学家。散文方面,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传颂一时的名篇。山巨源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本与嵇康为至交,后来却投靠司马氏。他向朝廷推荐嵇康做官,嵇康写了这封信表明自己断然拒绝的态度,并宣布与山涛绝交。他在信中说:“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并且打比方说: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虽饰以金镳,享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这种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是正始文学最为显著的特色,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嵇康的诗写得也不错。其诗现存五十余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而以四言的成就为高。他在诗中表现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他因友人吕安的冤案被陷害下狱,《幽愤诗》就作于此时。在诗中,他自述身世和志趣,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赠秀才从军》是一组充盈着激昂之气的成功之作。这组诗共十九篇,是送他哥哥嵇喜从军而写的。其中的第十四篇尤其有名: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 东晋
在这幅距离竹林七贤时代不远的东晋墓室中,竹林七贤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荣启期同绘在一幅画中,表示他们已被视为士族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诗中想象嵇喜从军后的生活,描写他在行军休息时游猎弹琴、神情悠然的高超境界,实际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情趣。“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那是一种别样的潇洒脱俗,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写照,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情怀。
不想帖 魏 阮籍
但是污浊的现实容不得率真的人。嵇康被陷害下狱。此事对朝野的震动极大,有三千名太学生上书请求免罪,这反而坚定了司马氏杀害嵇康的决心。嵇康本人对于死亡倒是从容不迫。东市临刑的时候,他气定神闲,弹奏了一曲《广陵散》,然后不无遗憾地叹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在与强权的对抗中,嵇康最终还是不免悲惨的一死。
与嵇康不一样,阮籍并不愿意与司马氏对抗求一死。但是他同样也不愿意像山涛那样阿附权贵。生活在夹缝中的阮籍,进退两难,提心吊胆,却始终无法摆脱,他只好同司马氏虚与委蛇,佯装痴狂。所以其诗里大多透露着内心的无奈与惶恐。
阮籍的诗,以八十二首《咏怀诗》为代表。诗里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他或者感叹人生无常;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花密叶而花飘叶落,借以比喻世事的反复;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或者伤感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试看组诗的第一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冷月如镜,晚风拂衣,宿鸟惊飞,哀鸿悲啼。阴冷的氛围中,抒情主人公寂然独处,忧思徘徊。这种中夜不寐的痛苦,又能向谁说去呢?只有独自伤心罢了。
现实中没有出路,只有向精神世界寻求。阮籍在咏怀诗中讽刺历史上那些因贪图富贵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名利之徒,羡慕仙人的生活,赞美古时的隐士。这是他为自己寻找的精神出路。他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悲剧人物,代表着那一批个性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追求人格和生命的完美,追求真诚自由的生活,但是现实并不曾给他们以实现追求的希望。后世的人们都非常羡慕他们的那一种名士风度,可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们的绝望人生呢?
精彩阅读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
乘风高逝,远登灵丘。结好松乔,携手俱游。朝发太华,夕宿神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思欲登仙,以济不朽。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三国·魏·嵇康《酒会诗四首》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苟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
——三国·魏·嵇康《五言诗》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行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霍,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忽忽朝日愦,行行将何之。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朝。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四首》
陆云像
陆云(262~303),字士龙,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
绮靡的新声与慷慨的余响——西晋文坛
西晋文学繁荣期主要在于太康、元康(280~299)年间,代表作家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两晋之交,社会局势混乱,出现了慷慨悲歌的刘琨。
陆机出身江南士族之家,祖父陆逊是东吴儒将。吴亡后,他闭门苦读。太康十年,他与弟弟陆云到了洛阳,名动一时,人谓“二陆入洛,三张减价”。陆机才冠当世,长于写抒情小赋,如《感时赋》、《思亲赋》、《思归赋》等。他的《文赋》,则是古代文学批评方面的名篇。在诗歌创作方面,陆机自《诗经》、《楚辞》、汉乐府以至古诗十九首都有模仿。他在太康末年应召北上,途中作有《赴洛道中作》二首。第一首写道:
陆机像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角物感,沈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陆士龙文集》(西晋陆云著)书影
诗人由吴入洛,既眷怀南国,又忧惧未来,他极力描写旅途景象和客游的忧伤,流露出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世说新语》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与陆机齐名的潘岳,是一位风流貌美的才子。他的文风在追求绮丽,诗文以善于抒写悲哀之情著称。潘岳与妻子伉俪情深,后爱妻病故,他有《悼亡诗》三首,在第一首中,他这样抒发自己的缅怀妻子的情感: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亡妻病故已周年了,一往情深的潘郎,有感于节序如流,天人永隔,遗墨在壁,心中百感交集,忽忽若有所亡,以至迷乱不知所之。这种深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痴情人,以后历代的“悼亡”作品都缘于此。
在西晋文学渐趋柔媚的大背景下,左思当算是独标一格的。他长相丑陋,说话结巴。但他勤于学习,辞藻壮丽。他的《三都赋》撰写花了十年时间,在山川方物的描绘方面,很有特色。左思的诗以《咏史诗》八首为其代表之作。这一组诗以刚健质朴的语言表现对于士族门阀制度的强烈不满,颇具激情与力度,有建安遗风。比如在第一首中,他写道:“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诗人豪迈自信,认为自己可以为国立功。不过他毕竟身为寒士,无处施展抱负的生存困境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他在第二首中说:
平复帖 西晋 陆机
《平复帖》是中国年代最早、最真实可信的名家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研究作品和代表作品。此帖自宋代入宣和内府,流传有绪,笔意生动,风格质朴高古,是一种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过渡书体。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昏庸的贵族占据着社会的高位,怀才的寒士却只能屈沉下僚,这就好比生长在涧谷里的青松,纵然高大挺拔,可是由于生长的地方太低,竟然被山顶的小草所遮盖。由此他生发出对于权贵之门的蔑视之情。
和左思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一位诗人,他就是刘越石。刘越石,名琨,字越石。他曾任刺史、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抗战,屡败屡战而无悔。刘琨的诗现存的只有三首:《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在这些诗里,家国之痛激昂奋发,体现了一位英雄面对大厦将倾的国家大势只手擎天的深深悲愤。《重赠卢谌》的结尾说: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予,去乎若云浮。朱实陨西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两晋播迁的悲剧,才造就了这样一位悲剧性的爱国诗人。
三月十六日帖 西晋 陆云
孤标傲世偕谁隐——陶渊明
东晋时期的文坛十分奇特。仿佛是一片漆黑的夜空,连闪烁的星辰也难寻觅,突然间,一颗照彻长空的明星在天边升起,他就是陶渊明(365~427)。
谈起陶渊明,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中的远离尘嚣的生活,也会想起“悠然见南山”的静远境界。这位采菊东篱、有酒自斟的中国第一隐士,在传统文人的心目中,也许是最和谐最完美的一位人物。
一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之类的官。不过,到他出世后,父亲早亡,家道中落,由于少年贫困,他很少交游,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上。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颇有豪侠之气。二十九岁时他开始做官,先后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
四十一岁时,他的堂叔陶夔见他实在贫困,于是设法让他作了彭泽县令。有一次,上级派遣督邮到地方检查工作,属下告诉他应该束带迎接。陶渊明叹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便封印挂冠,匆匆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从世俗的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在归隐的最初三年里,他似乎感觉很好,耕田、爬山、作诗、喝酒。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但不幸的是,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一场大火把他的家烧了个精光。所有家庭财产化为乌有,他的家境急转直下,全家人终年辛劳也常常难以糊口。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不改远离官场的初衷,又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陶渊明饮酒图 元 钱选
他的晚年贫困而又凄凉,和穷人们一起过活,有时甚至出门借粮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但是穷困并没有改变诗人的真淳本性。他有许多农夫朋友,他与他们和谐相处。有一次,陶渊明给儿子派去一个农家小孩帮忙做些农活,他特地嘱咐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慈悲的情怀,表现得十分真诚。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著)书影
他最大的嗜好便是喝酒。他的生活十分孤独,很少和世俗中人来往,可是每当看见酒的时候,纵使与主人素昧平生,他也会爽快地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喝上几杯。如果是他做主人,常常是客人尚清醒着他自己倒先醉倒了,这时候他就会对客人们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也仍然写诗,写他一往情深的自然和田园。他的诗与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而又纯情:那在薄雾中浮动的绿色,那悠然流淌的小溪,那春天和秋天的气息,那菊花在初冬的寒霜里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当然,少年时的济世心肠,田园外的社会离乱,也常常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掀起波澜。这时候他就会写上几首咏史诗和咏怀诗,以抒发心中不平的块垒。不过这种“金刚怒目”式的情况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的陶渊明,仍是一位静穆悠远的隐士。
在元嘉四年(427)年秋天,陶渊明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预感到自己生之时日已然不多,于是在九月给自己写了挽诗三首。在第三首中他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位对美好的自然与人生充满无限热爱的大诗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喜不惧,态度超然,连一声微微的叹息也不曾有。这年冬天,在菊花凋零的日子里,渊明平静地走到了天尽头。
二
在陶渊明看来,真淳的上古之世邈远难求,而现实又如此让人无可奈何,理想的人生社会,只能寄托在文学之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语,精当地点出了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特点。
桃源仙境图 明 王彪
此画是对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形象表现。图中丛山叠翠,桃花成云,其间有良田桑竹掩映;人物衣冠古朴,有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田园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