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1]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之前。

【赏析】

据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德宗非常欣赏韩翃的《寒食》一诗,特意擢拔已闲居多年的韩翃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云:“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说明韩翃的诗在当时得到了统治者与权贵朝士的一致赞誉,可见诗人在当时的名声之响亮。后人解读这首诗时,认为其主旨在于谴责中唐之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那么,韩翃是如何做到意含讽喻而不被讥讽对象觉察的呢?

寒食节是一个特殊的缅怀前人的节日。按照传统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不能生火,吃冷食,并在门前插柳。由于寒食节时值暮春,正是城春花飞柳斜的好时光,也是人们踏青赏春、纵情游览的好时节,节日本身的伤感氛围则被淡化。不过归根结底,寒食节终究当以怀人寄思为主。

诗人却选择这个特殊节日,极力描写宫廷生活的闲雅富贵。

前两句着意描写寒食节的长安风景。“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人以春城代指长安,一方面交代时令,另一方面写出了长安春意盎然的总体特点。“无处不”以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语气,使人感受到处处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春趣。寒食节有折柳插于门前的习俗,所以诗人特意写柳:“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二字紧扣诗题,柔和的春风拂着皇城里的柳树,柳枝随风摇曳,分外婀娜。一个“御”字,把镜头从整座长安拉近到皇城,也为下文描写贵族官宦的寒食生活埋下伏笔。

按照唐朝的制度,寒食及清明,皇帝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以示皇恩。韩翃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这一制度嫁接到汉代,看似描写“汉宫”生活,实际上仍是在写唐代宫廷。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两字表明时间的流逝,开启下文,描写与前两句中的昼景完全不同的夜景。“蜡烛”“轻烟”是与寒食节禁烟习俗相悖的意象。家家户户皆禁烟火,但“五侯家”却可燃烛生烟,写出了宠臣近戚享有特权的现实。关于历史上的“五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东汉大将军梁冀擅权,将其五位族人皆封侯;一说是东汉桓帝时同日封侯的宦官单超等五人。这首诗中以五侯代指皇帝的宠臣,联系政治背景,诗人指的是中唐以后专擅朝政的宦官。

清代学者喻守真认为,诗人写“花”偏说“飞”,写“柳”偏说“斜”,下字已含轻薄之意;尾句不说别处,偏说“五侯家”,则是明指宦官得宠,故而才能传赐蜡烛。清代衡塘退士也说:“唐代宦官之盛,不减于桓、灵,此诗托讽深远。”

诗人落笔流畅,语言清丽,以闲适的笔墨描写美丽的春景和雍容闲雅的皇城生活,正是这种温和的态度和宛转的方式使诗意极为含蓄,以致被讥讽的对象也被其诗才折服,只注意其中的承平景象,而忽略了寓意。全诗含意深刻,不加讥刺,而已甚于讥刺,可谓讽喻、兴怨诗中的一首妙作。清代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评价:“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醇、耐人吟讽。”用这句话来评价韩翃的《寒食》,再恰当不过。

三春行乐在谁边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1],更闻桑田变成海[2]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1]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做柴火。出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摧,折断。[2]桑田变成海:据《神仙传》记载,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解释春风无限恨

清平调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自是寻春去校迟

叹花

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1],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2],绿叶成阴子满枝[3]

【注释】

[1]校:“较”,比较。[2]深红色:借指鲜花。[3]子满枝:双关语。既是说花落结籽,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关西不见春杨柳

送浑将军出塞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继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1],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2],每逐嫖姚破骨都[3]。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塞上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注释】

[1]阴山:山名,今内蒙古境内。[2]蝥弧:军旗。[3]骨都:汉代匈奴官名,左右骨都使,亦称骨都。《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木兰花尽失春期

三月十日流杯亭

李商隐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诗家清景在新春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1],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2],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1]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单指作者自己。清景:清丽的景色。新春:早春。[2]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始建于秦代,汉武帝时扩充为汉宫苑。此处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