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秦晓宇
一
2014年9月30日下午近两点,九零后诗人许立志来到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十七层,他疾步走到窗前,向外眺望了五分钟之后纵身一跃。10月1日0点0分,他预设了定时发送的一条微博“新的一天”,准时发布于他已辞别的这个世界的新的一天。
许立志,曾用笔名浅晓痕,生于1990年7月28日,广东揭阳市揭东县东寮村人。父母均为普通农民,田间劳作之余父亲常以潮州乐器椰胡自娱,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高中毕业后许立志在广州、揭阳等地打过工,2010年开始写诗。2011年初赴深圳,进入富士康公司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2014年2月合约期满后曾去江苏谋职,不久返回深圳,失业半年。9月26日与富士康又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入职月薪1900元的劳动合同,孰料四天后便跳楼身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能回村安葬,他的大哥许鸿志于是决定就在深圳附近的海域将他海葬。10月15日上午我们跟富士康进行了第二轮谈判,下午我陪鸿志前往南澳,随行的还有工人诗纪录电影《我的诗篇》的导演吴飞跃及其大象微纪录团队,他们拍摄了整个海葬过程。
登舟前,鸿志捧着骨灰瓮,穿过一条阴潮的涵道;在这条方圆几百米通往码头的必经之路上,海鲜贩子分列两旁;他们面前的方塑料盆散发出刺鼻的腥味,有人挑挑拣拣,有人讨价还价。我忽然想到,塑料盆里那些所谓的海鲜,一直生活在大海里,最终却不得不以陆地为归宿,而许立志恰恰相反,相反而又相似。鸿志的身子骨原本单薄,现在更显憔悴了,此时此刻弟弟就在怀中,被紧紧抱着,只是业已化作银灰色的粉末。就在他上船时,一个怀抱婴儿的女子登上了另一艘快艇,扬波而去。正是黄昏时分,港口宁静,泊着大大小小的船,海天铅灰一色,鸿志沿着一条夕光临时织就的丝绸之路,驶向大海深处的落日。他伫立船头,挥洒着,墓园浩淼,弟弟随风飘散,一如其诗歌谶言:“等我死后/你们把我的骨灰/撒在茫茫大海”……
二
许立志绝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此前他大概只写过三首诗。那是2010年10月,在揭阳一家验钞机公司当店员的许立志做了个阑尾手术,随后在家休养了几日,这很可能促成他用另一种眼光来打量自我及其熟悉的乡村世界,诗兴陡起,在他年届二十前途未卜之际。这三首诗有着青春期写作常见的一些毛病,这些毛病在他日后的许多作品中也都没能完全消除。第一首《夜路》模仿海子的痕迹较重,譬如结尾部分:
……月光月光 请让我靠在你肩膀
掉在稻田沟渠的一角 你未见过的一角
泪水在 沟渠的一角
泪水三千 我抬不起的右手 只取一勺
这样的句式恐怕来自海子的《谣曲》“小灯,小灯,抬起他埋下的眼睛”,以及《不幸》“丰足的羊角 呜呜作响的羊角/王冠和疯狂的羊角”。不过敏锐的节奏感(如“泪水在”之断句从语法角度讲并不合适,却是合乎声律的三字顿),以及韵脚的处理,均体现了成为一名优秀诗人所必需的语感天赋。
随后他写了《短袖》,共六十四行,是他创作的最长的一首诗——进入富士康后他几乎只写二十行以内的短诗,辛苦打工之余,每天能够用于写作的时间精力少得可怜,这样的篇幅容易一气呵成。和《夜路》相比,《短袖》更是将声律,尤其自由穿插的韵脚,发展成一首诗的结构性因素。在这首诗中,我们还领略到一种捕捉和深化意象的能力。如果说长袖善舞是形容成熟练达善于钻营,那么短袖意味着与此相反的少年心性;如果说“裹着芸芸众生”的“棉袄”可保暖御寒,那么敏感单薄的短袖很容易被现实的寒冷所侵袭,在“冷空气南下南方”之时;如果说诗人幻想被谁披上的“锦绣貂裘”象征了富贵,那么短袖在诗中无疑喻指贫寒。我们知道,对于红袖、翠袖、水袖、罗袖等,中国文学已有十分丰富精彩的书写,而许立志苦心经营了短袖意象,以此抒发贯穿古今的少年愁。
我注意到,三首最初的习作都有夜意象:《夜路》不消说了;《短袖》结尾是“夜雨夜雨下/短袖 可为家”;《光阴·岸》写到“夜雾的腰带”。许立志就是带着这种越来越浓重的黑夜意识上路的。他或许已预感到,这黑夜就是他的现实,而容纳了黑夜的诗歌又几乎是他唯一的灯火,有诗为证:
啊,时光,你竟比猫轻盈,比酒深沉
黄昏已尽,黑暗里我并不孤独
路的转角,有诗歌为我掌灯
——《黄昏偶感》
许立志再拾诗笔,已是大半年之后,这时他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已经兀立了四个月了,“所在的工站赐我以/双手如同机器”,“手上盛开着繁华的/茧,渗血的伤/……自己早站成了/一座古老的雕塑”(《流水线上的雕塑》)。这是他在富士康所写的第一首诗,《短袖》中缥缈空泛的少年愁有了具体、深刻的缘由,并镌刻于一具疲乏伤痛的躯体;这具被厂方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巨细无遗的规章制度以及庞大冷酷的工业机器系统雕塑着的躯体,被牢牢地固定在流水线上,还那么年轻,却仿佛在几个月里历尽沧桑,“古老”提示了这一点,此外它也暗示“我”的经历乃是一种古老的命运。两年半后,习惯了流水线作业的许立志又写下《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诗中已没有矫饰煽情的词句与顾影自怜的感伤,只有冷峻的白描。诗人将“雕塑”换成“兵马俑”,诗意批判的力度更强了。同样表现人的异化状态,“一座古老的雕塑”聚焦于自我,“兵马俑”则指向一个庞大的群体。和一般的雕塑不同,兵马俑是物化的躯体,也是殉葬品(而车间在许立志的另一首诗里被称为“青春的最后一块墓地”),数量惊人,整齐划一,严阵以待,正如一个专制的工业帝国中处于准军事化高压管理之下的农民工们,“整装待发/静候军令/只一响铃工夫/悉数回到秦朝”。那么,这些“流水线上的兵马俑”究竟在打工,还是在服兵役、当牛马?他们究竟是现代社会的产业工人,还是传统社会的奴隶?对于这种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被异化与奴化的“诗意”,马克思早有阐论:“将劳动者贬抑成机器的一个附属品,摧毁他的工作中任何吸引人的魅力,并且将工作转变成一项令人憎恨的苦劳……它们扭曲他的工作环境,使他在劳动过程中臣服于令人憎恶的卑劣独裁统治。”(《资本论》)
许立志的书架上并没有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中学时代被灌输的那些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或许曾让他反感,也很快被抛诸脑后,现在却很可能被真实的处境激活了。和许多农民工诗人一样,他的诗歌主要是某种游民意识的体现,但随着打工日久,他的阶级意识也在生成和发展,为其写作带来强劲的批判性,以及一种更广阔的人间情怀。在《发展与死亡》中许立志这样写道:“工业区呼吸粗粝疆域扩张,无视工人集体爆发/集体失眠集体死亡一样活着”。而《我谈到血》作为一首言志之诗,更是他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社会情怀、文学观念的一次集中表达:
一滴滴在打工路上走动的血
被城管追赶或者机台绞灭的血
沿途撒下失眠,疾病,下岗,自杀
一个个爆炸的词汇
在珠三角,在祖国的腹部
被介错刀一样的订单解剖着
我向你们谈到这些
纵然声音喑哑,舌头断裂
也要撕开这时代的沉默
我谈到血,天空破碎
我谈到血,满嘴鲜红
在富士康,上白班时许立志从早晨八点工作到下午五点,若加班便延至七点;晚班则从夜里八点到早晨五点,加班同样延长两小时。白班和晚班一个月颠倒一回,大部分工作时间他需要站着完成生产操作。于是辛劳疲惫成了许立志的生活基调与诗歌主题:“左手用于白班,右手用于晚班/老茧夜以继日地成长”(《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流水线旁我站立如铁,双手如飞/多少白天,多少黑夜/我就那样,站着入睡”(《我就那样站着入睡》),“我想在凌晨五点的流水线上睡去/我想合上双眼,不再熬夜和加班”(《远航》),“多少个夜班过后,我最大的梦想,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夜班》),“穿着工衣,他们的疲倦暴露无遗/白班不见太阳,晚班不见月亮”(《疲倦》),“你的名字被钉在厂牌上/你的名字不疼不痒/你的名字只是疲倦”(《泪》),“人行天桥上走过更多的我/心藏疲倦”(《下班路上》)……这真是,君问苦劳句,千辞不可删。
许立志的身体也在不舍昼夜的积劳中出现了一些状况。譬如呼吸道问题,“日光灯高悬,照亮我身体黑暗的部分/它们已漫漶成咳嗽、喉痛、腰弓”(《我愿在海上独自漂流》)。譬如失眠和胃痛的问题,“习惯了加班/一旦放假反倒在梦之外徘徊”(《失眠》),“雨声潇潇的凌晨他开始失眠/咳嗽,胃痛,头晕,焦虑”(《异乡人》)。尤其偏头痛,大约2011年底开始发作,“郁积了三百天的劳累/在岁末被命名为偏头痛”(《苍老的哭泣》);然后持续困扰着许立志,“身躯正一寸寸腐化/像我长年的偏头痛/不声不响地漫过血管”(《梦回故乡》);并最终促使他下决心离开富士康。2014年1月15日,他在《杀死单于》一诗中写道:“每个夜班过后/偏头痛就会悄然降临/为此我苦恼了整整三年”,但“这个早上”,诗人突然觉得他不再是低着头颅的打工仔,而化身为昂首挺胸的汉朝将军,一箭洞穿了单于的胸口。许立志用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民族仇恨与战争,来表达他对富士康的愤恨与决裂之情。一箭射杀单于的描写,让人想到王维的名句“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此诗题为《少年行》,几天后劳动合同到期,许立志果然以“少年行”的豪迈告别了富士康。但这又是一个走出与返回的悲凉故事。可以想象,当他四处碰壁求职不顺,在失业半年后万般无奈重返富士康之时,他会是多么沮丧和绝望!
和其他农民工诗人一样,在外打工期间,许立志也写过不少乡愁诗。这些诗里固然有想家的因素,但频现的“故乡”一词更多的具有乌托邦意味,是诗人借以抒发其生活苦痛现实悲愁的一个支点、一个符号、一个参照,类似《诗经·硕鼠》中“爰得我所”的“乐土”。在这类诗中,许立志把自己描述为“远道而来的异乡人”、“远离家乡的游子”,这种不加淬炼随手使用泛滥陈辞套语的做法,堪称败笔;且揭阳离深圳并不远,三百公里而已,远的是故乡隐然象征的美好生活。辞世前两个月,许立志写了一首《团聚》,这是他最后的几首诗之一:
我的生命已经活过两轮
我应该知足了
剩下的最后几天
我回到了我的村庄
带着一垛松松垮垮的年龄和疾病
昔年破败的祖屋
在我的亲人们相继离开以后
不知从哪一夜起
也塌得只剩半堵土墙了
呵,真是懂事的半堵墙啊
即使塌,也要塌成一块墓碑的样子
不久前我去过他的村庄,实际情形是,祖屋仍在,并未倒塌,仍然居住着他的父母。倒是一户邻家院落几近废墟,屋子差不多倾塌了,一扇破烂的木门旁有半壁土墙,矗立在野草中,仿佛拥有随时间而来的智慧,能平静地接受自身的衰亡,用许立志幽默中透着苍凉的妙语来说,“真是懂事的半堵墙啊”。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团聚》中那半堵土墙的原型,但我确信,许立志的还乡,仅仅是以诗歌的方式完成的象征行动,因为赴死前半年内,他并没有回过家乡。
三
在今天,农民工诗人已然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许立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大部分农民工诗人倾向于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经验主义的方式来直抒胸臆,场景化地书写“到处潜悲辛”的打工生活与工厂世界,在“有诗为证”的意义上揭示底层的生存处境,表现出浓郁的自传色彩。这样的写法许立志当然也很擅长,不过一个有出息的诗人不会满足于像一名熟练工那样,在一套驾轻就熟的生产模式下如法炮制;他必须因地制宜,铤而走险,将现实生活的能量转化为文学创造力。
农民工诗人创造的最主要的文学形象,便是形形色色的打工者形象。由于有作者充沛的个人经验的支撑,这些形象总的来说有血有肉、各具特色,只是写法往往千篇一律。而许立志写《进城务工者》,可谓自出机杼,别具匠心:
多年前
他背上行囊
踏上这座
繁华的都市
意气风发
多年后
他手捧自己的骨灰
站在这城市的
十字路口
茫然四顾
郑小琼的诗集《女工记》用诗歌为一个个女工立传。和“农民工”一样,“女工”也是集合名词,该名词之下的每一个个体经常性地处于匿名状态,其生命印迹常常被蔑视、被忽略、被抹杀。郑小琼的写作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个‘们”换作她,一个有姓名的个体”,深入呈现“‘们’背后的个体命运和她们的个人经历……让她们返回个体独立的世界中”(《〈女工记〉后记》)。这是很可贵的努力。而许立志反其道而行之,用一种极简主义笔法将“进城务工者”处理成一个几乎剥去所有个体特征的抽象存在,却也因此涵盖了一切农民工。这首诗可分为对比强烈的上下两阕。上阕用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一个满怀希望进城打工的寻常画面;下阕则以震惊手法描绘了一个极其荒诞的结局。然而非荒诞到死,不足以写出那种刻骨的悲愤与绝望,以及无限苍凉的宿命之感。两阕合而观之,就是任何一个进城务工者的人生剪影,就是一部城市迫使进城务工者从希望走向死灭的传奇,就是一座无名打工者的纪念碑,就是亿万农民工被注定的悲剧命运。而结尾表达了对此的困惑与忧思:城市、进城务工者、历史,该何去何从?
许立志的《一颗花生的死亡报告》完全抄袭了某一花生酱的产品说明书。我曾断言,现代艺术与现代文学有很多可以共享的观念和手法,但毕竟是两码事,譬如现成品艺术在文学中就不成立。而这首诗令我稍稍改变了看法。花生酱的生产说明书即花生的死亡报告,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可怕的视角阅读这份说明书时,它就具有了令人战栗的陌生化效果:花生酱之生产即花生之死亡,生产者即谋杀者,厂址即死亡地点,而结尾处的生产日期无疑便是死亡日期。还有什么词语能比“生产”更奇险、更真实、更恐怖地写出“死亡”?而且这首诗绝不仅仅写花生,更是以比兴手法借物抒情,用一颗被压榨成花生酱的花生来“说明”工人被压榨至死的命运,在这个意义上“花生”也流露出花样年华之感,呼应着许立志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的诗作。诗人只加了个标题,一份毫无个性、情感与文学性可言的产品说明书就变成了一首后现代主义的好诗,传递出强烈的批判意识与抒情意味。
《一个人的手机史》同样是一首从字面上看毫无抒情色彩的深度抒情之作:
索尼爱立信K510c(2009.1.29—2011.2.1)
诺基亚5230(2011.2.1—2012.3.10)
中兴U880(2012.3.11—2013.6.11)
小米2s(2013.6.11—)
2013年6月11日,许立志买了一部小米手机,他似乎有点兴奋,当天就写了这首诗。手机已然成为当代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年来,在电子产品快速的更新换代中,我们像许立志一样,大都陆续用过好几部手机,但恐怕没有谁还记得自己使用这些手机的起止日期。而许立志为什么记得清清楚楚?连诺基亚换成中兴有一天间隔都没忘记。这是因为,购买手机对他来说属于重大消费,这样的购物之日不会被轻易忘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孤僻而忙碌的青年民工,许立志的情感生活、娱乐和学习生活基本是在手机上展开的,手机就是他的私人生活的现场,就是他的精神生活的载体,使他暂时游离于枯燥冷酷的工厂世界之外。他所在的代工厂生产苹果手机,可在马克思看来,那对于他只是异己的存在物,何况他买不起,“人家出门买苹果四代/我出门买四袋苹果”(《自嘲歌》);他只对他拥有过的这四部手机满怀情意,牢牢记得和它们每一个的初识与终别的日子。而这首诗不仅写手机,同样也是以物喻人。不难发现诗中起止日期用了通常生卒年的写法,这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手机品牌及型号很像是工人名字及其工号,例如作者本人可依样写成:许立志G4204934(1990.7.28—2014.9.30)。在这个意义上,这首诗又是一份“死亡报告”,以最简洁的方式记录下一个个工人的生死,省略一切修辞。
这三首诗均属于近年来评论界比较关注的所谓“打工诗歌”,然而写法颇为与众不同。它们都有独特的形式感,又并非纯形式主义的装饰设计,而是服务于甚至必要于内容表达的需要,建构深层诗意。学院派读者可以从中读出荒诞、震惊、魔幻现实、极简主义、现成品艺术、后现代主义……不过许立志不会去考虑这些,他从来不是在一间高雅的、由各种理论与流派构筑的文学实验室里进行创作;他的诗,萌生于被现实逼出的灵感。
四
我一直不大赞同“打工诗歌”(或“打工文学”)的提法。“打工者”可以涵盖诸多职业和阶层,非专指农民工,于是一个原本聚焦作者个体身份的概念,反而混淆了不同层次的打工者之间那些有可能是鸿沟般的社会界限。而且一个自觉的诗人也不会画地为牢,只写某种题材的诗。譬如许立志就有许多作品无法归入“打工诗歌”的范畴,其中也不乏佳作;这些作品表明他就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与职业身份无关,通过它们,甚至可以更好地去认识他的写作才能、文学资源、风格意识与诗歌个性。
一写到打工生活,许立志就苦大仇深,给人的感觉他仅仅是个悲情愤怒的诗人。其实他很有幽默感,擅长运用某种内含锋芒的反讽语言。这种语言以戏仿来恶搞、捉弄模仿对象,大曝其丑,用诙谐玩闹、机智妙语对抗丑恶与庸俗。他有首《一位退休老干部的诗意生活》,写一位贪腐了几十年的老干部,退休后“过上了与世无争的诗意生活/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几棵松岛枫,几株武藤兰/……要是感到累了,他就躺在摇椅上/举头仰望苍井空,凝眸倦鸟西野翔”。诗中充满诗意的自然风物用了日本AV女优的名字。更多时候他会以乐境写哀,用一种“悲剧性闹剧”的方式来表现荒诞、惨败的人生。《狂人日记》:“我还能喝点米汤呼吸也还没断/你们有什么可开心的/我还活着/你们怎么笑得出来”;在《请给我一巴掌》中,诗人这样写道:
请给我一巴掌
作为父亲我怕痛
我不敢卖肾给我儿子买iPhone5S
我愧对儿子
请给我一巴掌
……
请给我一巴掌
作为诗人我怕死
我活到今天还没自杀也没打算自杀
我愧对媒体愧对大众
我愧对诗评家愧对诗歌史
请给我一巴掌
他的幽默就是抽向这社会的一巴掌。在许立志看来,活着是一场“悲剧性闹剧”,死后亦然,“自己的葬礼”屡屡被他拿来开涮,自嘲的同时幽死神一默:“在我的葬礼上/他们哭得面红耳赤青筋暴露/就像我年轻时在KTV/唱死了都要爱”(《孝儿孝女》),“儿孙哭声嘹亮,送葬队伍无插队掉队之乱象”(《重生》)。确实搞笑,然而用他的话说,“你们怎么笑得出来”?
我接触过的农民工诗人说话大都有口音,他们也喜欢用方言交谈,不过其诗歌语言更接近普通话口语,这跟语文教育有关,但至少将越来越趋于“写”的诗歌重新唤回到“说”上来。许立志基本上也是普通话口语写作,其可贵之处在于,有时他会通过具有一定实验性的写作实践,探索诗歌语言的可能性。《一颗花生的死亡报告》即是一例。作为揭阳人,他有几首诗运用了潮汕方言语汇。《番薯伯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后/番薯伯终于入土为安/险险到达西天”,“险险”即潮汕方言,微妙的是,其意近于有惊无险。许立志亦很热爱古典诗词,常常把自己想象成落魄于当代的古人,夜晚侧卧于古籍中,“和一个词,和一首诗/相拥而眠”(《古人》);每当“伫立于阳台”,他就不再是那个为暂住证或明天的早餐担忧的打工仔,而成了一位“倚栏远眺的宋朝词人”(《担忧》)。他的写作因此也有些铄古铸今的尝试,根据特定主题,化用文言辞藻或古诗句法,实现某种异质混杂的效果。他的五首《杂交诗》,每首均由某一古典诗词名句起兴,接下来却并非古典诗意的发挥,而是让这些千古名句落入当代众语杂交的语境之下,不伦不类,其结果只能是一场场语言的“悲剧性闹剧”,在这个过程中,落魄的又何止这些古典诗句。
“底层如何发声”的命题事关社会正义与历史真相。但这发声何其艰难?底层总是处于沉默和被表述的境地,仅仅在一些极端的时刻,才不得已用暴烈的形式表达其主体意志、遭遇和情感。因此农民工诗人的创作有着极其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哪怕只是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也是在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然而对此价值的过分关注也使许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一些优秀的农民工诗人的写作实际上早已超越了描述、再现、倾诉、写实的层次,颇具个性地创造出更高妙的文学境界。许立志就有多个创作面相,当他抒写他的富士康普工生涯时,的确有种诗史的动机,他那些打工诗歌虽不无夸张,但大体真实,整体上既是一名底层打工者的生活史,也是其心灵史;而一旦处理其他题材,我们便会看到另一个许立志,一个具有奇诡想象力、自由穿梭于虚实之间的许立志。《局外人》虚构了一个毫无亲情可言的家族;《悬疑小说》讲述一个死者在墓地接收快递的故事;《入殓师》则是写一名入殓师入职第一天特意把闹钟调快一小时,以便在镜子前,“好好整理自己的遗容”。《故事三则》是他最后的作品,《爱情故事》描绘了一种爱情的理想境界,亦真亦幻,看上去很简单却又不可能实现。《友情故事》写一个孤独的人对自己的友情,以及即将到来的死亡,现在看来那就是一首给自己的诀别诗。《亲情故事》写到了家庭成员的陆续亡故,许立志出事后人们根据这首诗判定他是一个孤儿,殊不知他父母健在,也并无早早夭亡的姐姐;不过这首诗亦非纯然虚构,它煞尾于“当他们都看着我活到二十四岁时/这虚构也许就将成为现实”,下面标了一个时间段:“1990—2014”,这也是作者本人的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