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交流陷阱(一)

虚拟交流陷阱(一)

疑似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罠(1)

每当遇事不决,我往往会求助于互联网上的论坛。比如眼下我最关心的是滑雪场几时才有积雪,只要看一眼论坛,就能掌握其他滑雪者应对降雪不足这种情况的法子。这么做看似毫无意义,毕竟结果无非是“大家都束手无策”。不过话说回来,坐在电脑前就能瞬间知道他人的想法,实在了不得。

然而,所谓的论坛可不全是“好不容易买了新的滑雪板,北海道今年却很少降雪”这样优哉游哉的抱怨,里面同样充斥着恶意的诽谤,那些讨论演艺圈和体育界话题的地方更是重灾区。当事艺人或运动员要是读到那种帖子,难保不会把肺给气炸了。发帖人多为惯犯,换个用户昵称后又会在别的论坛如法炮制,他们也被普通网民称作“网络喷子”。

虽然如今的我只是一名看客,但也在十年前加入过某部推理电视剧的粉丝论坛,与网友交流剧情和作案手法方面的感想。尽管一开始兴趣盎然,但没过多久我便抽身而退,因为话题逐渐演变成与电视剧风马牛不相及的激烈争论。即使身为旁观者,互相谩骂的场面也让我不胜其烦。

方便隐藏身份和姓名正是网络社交的特征。自从互联网登上历史舞台,大众对此便颇有微词,但一筹莫展的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个人的良知与常识。那么,“良知与常识”又该如何培养呢?

人们都说,互联网拓宽了个人与世界交流的渠道。诚然,我们上网获取信息,也有机会向全世界畅所欲言。然而,线上往来的不过是一些电子数据,真的能算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吗?通过这种所谓的交流,“良知与常识”会有成长的土壤吗?

据说两性交友网站的男女比例是九比一,几乎只剩下男人。这已经谈不上什么“两性交友”了,注册登录也纯属浪费时间。要不了多久,男性会员便会跑得精光,网站只得雇“托儿”,就像过去“闪电约会”活动(注:一种鼓励参与者在短时间内与大量陌生人见面的联谊活动)的主办方会聘请交际花一样。因为网友互不照面,他们甚至不需要美貌的交际花,连性别都能造假。

“刚到东京的十九岁大专女生一枚,等型男来约哦,型男大叔也没关系。”

真相是,写出这种帖子的人本身就是大叔。其中有的还不是网站雇来的托儿,隐藏性别只为和女学生套近乎,最后发现所谓的“女学生”也是男人假扮的,于是恼羞成怒出言威胁,惹上官司。

老实说,我不太能理解那种轻信陌生人的心态。手机和电脑固然不会撒谎,可是背后的人未必个个诚实可靠——如此简单的道理,他们为何不明白呢?

也许有人会说,在交友网站上找到知己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话不假,但我听说过一些所谓的网上交友,无一不滋生事端,而相关刑事案件也呈急剧增长的势头。窃以为,其主要原因正是当事人欠缺当面交流的训练。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人际距离”,用来表示个人感受到的私密领域。一旦有人踏足这个空间,我们便会心情紧张。而两性对这个范围的标准大相径庭。男性的人际距离大约是一到两米,反观女性,这一空间至多只占数十厘米。换而言之,只要有人靠近一点,男性就会产生反应,女性则往往浑然不觉。据说混混们在街上走路时之所以大摇大摆,就是为了让人敬而远之。

在聚会中,一旦有异性来到身旁,男性往往会反应过度。他们会觉得,既然对方靠得这么近,就是对自己有意。可事实是,女性非但没有那份心思,甚至对近距离接触的事实浑然不觉。这种人际距离的差异难免造成误会,男性朋友恐怕都有类似的尴尬经历,我也不例外。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由此慢慢懂得了该与女性保持怎样的距离。

重点是,只有面对面接触,我们才能了解异性的这些习惯。通过手机和电脑展开的社交活动则没有半点人际距离的概念。

我们来看看把握不好人际距离会造成什么结果。

比如,电车上的某个男子见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在身旁坐下。双方自然从未见过面,误会却悄然萌芽了。男子觉得,女孩来到他的身边一定别有用意。不一会儿,女孩打起盹来,顺势靠在他的肩头。于是,男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胡思乱想,罔顾素昧平生的事实,坚信女孩对他一见钟情,因为他自己已经喜欢上了对方。

随后,他开始盯梢女孩,化身为跟踪狂。女孩感觉很冤枉,她只是一不小心靠在了邻座乘客的肩上,怎么就被对方纠缠上了?

这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类似的案件数不胜数。

只不过是并肩乘车就会招致这种危险,更别提在交友网站上结识后,双方互通邮件约定线下见面的情况了。见面时男方难免做出越界的举动,女方又缺乏识别威胁的能力,悲剧可能就此发生。

面对面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必修课,可是放眼身边,我们惊讶地发现机会早已被剥夺得所剩无几。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恰恰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

受篇幅所限,本文留待下期继续。

(《Diamond LOOP》二〇〇四年二月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