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一、规划设计

●北京奥组委在选择全球范围内公开邀请设计单位参加国家游泳中心设计竞争的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方面因素,又着重要求设计团队中必须有中方设计人员参加。

●赵小钧说:“假如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建筑群忽然也要角逐它们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应该颁给‘水立方’。”

●北京市政府明确指出:捐款资金全部用于国家游泳中心,如有剩余,剩余部分用于市政府另行指定并公布的其他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如有不足,不足部分由市政府解决……

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2002年10月,受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奥运会主体育场和游泳中心等主要场馆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全球多家著名设计单位报名参加投标。

奥运会是一个规划庞大的国际化文化体育盛会,各项工作要充分体现国际化特点。

北京在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时候,全国人民的热情很高涨,社会各界纷纷搞起了支持“申奥大签名”的活动,有的签名活动达到了上千万人。

就在国内申奥热情达到白热化程度的时候,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国,进行“友好城市”交流访问。在访问期间,他们与各国奥运会的委员见面并积极沟通。

在同各国委员交流中大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并不了解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奥运的企盼和热情。

当北京市领导向他们转述中国老百姓对奥运的期盼时,他们往往先是惊讶,而后是发自内心的赞叹。他们说:“除了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想象如此人数众多的签名。”

通过这件事情,北京市更明确了一个认识:干奥运,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走出去,让全世界人充分了解中国,而后接纳中国。

所以大家决定,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招标必须跨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唯有如此,才能更充分体现北京奥运的国际化。

同时,这样可以弥补国内建筑设计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弥补国内没有大型奥运场馆设计经验的遗憾,迅速提升国内设计水平。

2002年4月份,北京市计委成立了“奥运项目办公室”,专职负责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项目法人招投标的组织、协调,制订各类招标相关文件,积极向国内外推介奥运场馆项目法人招标项目。

6月,“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论证会在北京举行。论证会由科技部和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北京‘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其中包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公交区域调度系统、西客站公交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和北京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等。

从7月3日起,为期两天的“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专门研讨了一个重大议题:“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什么?”

与此同时,“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设计大赛”也拉开了帷幕。

北京奥组委主席、北京市市长刘淇,在7月3日举行的“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开幕式上表示:

北京将通过宏伟壮观的形象和景观设计,与世界分享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魅力,传达“新北京、新奥运”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和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生机勃勃的今天,以及充满自信与希望的人民。

刘淇表示,他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创作出令世界叹服的作品,为现代奥林匹克设计留下宝贵的遗产,也成为北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袁伟民,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吉哈德·海博格等出席了会议。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与景观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2002年到2003年,制定北京奥运会视觉形象与景观战略规划,完成奥运会标志设计。其中包括国家体育场和游泳中心的规划设计。

第二阶段为2004年到2006年,制定奥运会形象识别标准、完成奥运会吉祥物设计以及其他主题设计。

第三阶段为2006年到2008年,制定形象市场开发计划、完成场馆和城市景观布置方案及运行计划与实施。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截止7月3日17时结束。负责此项工作的北京规划委共收到89个方案。

7月16日至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对89个方案进行了公开展览,并组织公众投票选出各自喜爱的方案。

2002年10月,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公开发售奥运项目资格预审和意向征集文件。

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创造最伟大的作品,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许多最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这次竞赛。

北京奥组委在选择全球范围内公开邀请设计单位参加国家游泳中心设计竞争的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方面因素,又着重要求设计团队中必须有中方设计人员参加。并称这次招标为“国际设计竞赛”。

国家游泳中心竞赛办公室共收到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世界级设计单位或联合体报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

经过资格预审,由专家委员会评选出10家设计单位作为参赛人,从2003年3月14日,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方案设计工作。并在6月初开始评审工作。

但是,正在所有的工作从2003年1月15日,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的时候,“非典”来了。

2003年是在中国人的记忆里,特别是在北京人的记忆里不愿去回想的一年,一年之间,北京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人人必戴口罩。

当时,坐车、上班、去超市、到医院,处处一片白茫茫。再到后来,偌大的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

一切发生得始料未及,中国人面临着申奥成功后的第一次挑战:北京真的能履行向国际社会的承诺,北京奥运场馆在2003年开工建设?

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的全球设计方案招标亟待进行,两大场馆尚待尽快确定项目法人,一切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当时,北京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非典”重点“疫区”,各地的特别是国外参赛方案无法抵达北京。尤其国外参赛人表示:在世界卫生组织未解除禁令前,是不会飞抵北京参赛的。

形势非常严峻、紧张,直接关系到前期工作的能否完成,直接影响到场馆能否如期开工。

“非典”在四五月份迅速升级,成为“重灾区”的北京,人人唯恐躲之不及。

大家害怕出任何差错,从2003年4月份就开始联系参赛人,反复确认参赛时间,但直到5月,表示将按时参赛的寥寥无几。

但是,设计竞赛绝不能就此停止,形势非常严峻,大家都焦虑不已。

评审委员会了解到,国内“非疫区”只有三个:一个是西藏,二是三峡库区,三是海南。

当时,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刚从海南来北京,他听完大家的汇报和建议之后,当场同意评审工作移师海南,并爽快地答应帮助联系海南省政府。

消息一传出,所有的参赛人马上回复,保证参赛文件包括参赛模型按时参加评审,并都赶赴海南。

群策群力设计水立方

2002年底,王敏从国外回到了北京。

王敏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拿到硕士学位后,赴美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毕业后,分别在北美和加拿大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王敏一步一步接近了那个“关于水的房子”。

当时,国家游泳馆国际设计竞赛公开招标,来自中国、法国、英国、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著名设计单位或联合体报名参加。

最后通过资格预审的10家中,有在柏林奥运会游泳馆设计竞赛中胜出的法国多米尼克·普洛特设计事务所,2000年悉尼奥运会游泳馆设计团队澳大利亚考克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等,王敏加入的是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牵头的设计联合体。

2003年初,国家游泳中心设计班子选定3家。10多人的中方设计团队,包括3位年轻的主将: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小钧,海归王敏和1975年出生的商宏,另外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就是后来担任“水立方”项目经理的悉尼大学工程学硕士弋洪涛。

另两家来自澳大利亚,一是奥雅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国际顶尖的与建筑师配合的工程师团队。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要通过他们提供实际材料或手段来实现。二是PTW建筑事务所,它当时的一位年轻董事安德鲁·佛罗斯特,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游泳馆的设计者之一,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的梦想之一,就是2008年再大干一场。

在王敏看来,与大剧院和“鸟巢”的设计团队相比,他们这个团队中没有所谓的大牌,年轻人多,所以能够集思广益、有得商量,更能有彼此碰撞,擦出火花,互相激发的创作的快乐。

王敏说:“大家有僵持不下的时候,甚至感觉没路可走,前功尽弃了,但后来总能化解。”

2003年4月2日,赵小钧与王敏、商宏飞抵悉尼,像演员体验生活那样,在这个到处望得见水,浪漫温情的城市里与澳方共同启动第一环节:概念设计。

大家竭力去想:“用什么样式把水的情感带进北京?”

3人首先否决的是波浪外形。他们猜测许多设计师会做一个或若干个波浪。

果然如此,不仅其他团队,联合体伙伴之一PTW的安德鲁拿出的方案就是一个“大波浪”,并被确定为执行方案。

问题紧接着出现了:当试图把游泳馆的各项功能放进“波浪”时,发现有许多项目很难实现。

这时,王敏他们意识到:“或许我们的机会来了。”

在中方团队看来,人类亲水,在于它的灵动、可变、刚柔相济,以及与周遭光影形成的互动,他们倾向于含蓄地表达水的生命力和美感。

3人从游泳馆功能出发,各拿出一个方案,不谋而合都是长方体。而最终合力打造出的则是一个更为极端和纯粹的方案:基底为正方形的方盒子。

这个行动,王敏戏称之为“地下起义”。

一天深夜,3人打电话给安德鲁,请他过来看看方案。这位澳方主要建筑师大方地说:“20分钟后我到办公室。”

看到“方盒子”草模的安德鲁眼睛一亮,半分钟无语。离开办公室之前,他给团队设计组的主要成员发了一条短信:从明天开始,大家共同来做这个“方盒子”。

但“方盒子”并没有立刻说服团队其他成员,东西方的差异在此出现。澳方建筑师不理解:“为什么是方?为什么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对原定方案作重大修改?”

在那一周里,团队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几乎到了濒临破裂的境地。

中方设计师与PTW建筑事务所的主设计师兼董事约翰·贝尔蒙做了一次有效的沟通,王敏连夜赶出一个讲稿,准备向澳方伙伴阐述“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的深意、“水立方”在地理位置上与“鸟巢”及南端北顶娘娘庙的呼应关系。

第二天,王敏将讲稿摊在桌上,贝尔蒙拿起来看了看,代为宣读。这边3个中国人心里一松:这一道坎,终于过了。

于是团队重振士气,3家共谋一个“方”。

贝尔蒙后来说:“当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在游泳馆这种形式感和功能性都很强的建筑里体现东方特点和中国文化血脉。中方伙伴阐释的‘天圆地方’、‘方形合院’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促使我们对方形建筑做了特别的探索,最后的‘水立方’效果很好,跟椭圆形的鸟巢形成了鲜明对比,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阴与阳’、‘乾与坤’。”

此时,正方和正圆这两个极致的形状被确立为“方盒子”的主要图形。

接下来是琢磨对手。在一本最新的建筑杂志上,团队找到法国设计师多米尼克·普洛特2000年在西班牙成功建造的一个基座为正方形的场馆图片,预感可能会与他的方案撞车,而竞标前多米尼克设计事务所夺标呼声很高。

当时的问题是:怎样做一个不一样的“方盒子”?于是回到“水”的命题。

在悉尼的那段日子里,设计师们整天看着广场上的孩子嬉水,时刻感受着水的质感,想法一串串冒出来。譬如让外立面随风而动,在外立面不同区域种上水栽植物,这些在国外实验性的作品都已经出现,但总感觉不够好。

奥雅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的小伙子克里丝是个电脑高手,精于三维设计。他下载了大量水的图片,并一张张往“方盒子”外皮上贴,然后做成三维效果图。

有一天,克里丝将一张布满晶莹水泡的图片包裹在方盒子四周。魔术出现,方盒子立刻晶莹剔透,仿佛有了灵魂。

大家看了都很喜欢。

奥雅纳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的坎弗丝是国际排名非常靠前的结构工程师,他从这张图片联想到100多年前卡尔文的“泡沫理论”,基于三维空间的最有限分割模型,这种结构模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水晶的矿物结构、肥皂泡的天然构造。

坎弗丝把这个理论用到了方盒子的表面,制成三维仿真效果图后,所有的设计师都兴奋起来:就是它!

但此时,赵小钧与商宏因为签证到期已提前回国,他们只能通过越洋传真对泡泡立面投赞成或否决票,而时间不等人,决策必须马上给出。

气质温婉的王敏在专业上是创新派,泡泡即刻唤醒她的直觉,让她欣喜。

而赵小钧一开始对泡泡外皮却并没有感到兴奋。

赵小钧198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国家一级建筑师,1993年创办了公司,在深圳做过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作品,如1999年高交会展馆、深圳江苏大厦等。

相对于海归王敏和新秀商宏,他对国内的情况更熟悉,看到新颖、漂亮的泡沫,首先的反应是:“实施会有多艰辛?”

赵小钧从不钻牛角尖,碰到卡壳,他常常会放下难题去玩,或者做别的。但常常玩着做着,解决难题的点子就出来了。

赵小钧说:“我只是把问题从左脑拿开,放进右脑,然后在潜意识中捕捉最广泛的激发。”

赵小钧最后代表中方认可了泡沫方案,投了第三张赞成票。

赵小钧分析说:“当10个方案摆在评审委员会面前,有时真的会失去标准,所谓看花了眼。因为所有的东西都相像又不同,往往极端的东西会成为标准。”

“而一派天真的‘水立方’方案其实有谋略,有狡猾之处,但那是对对手的分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禅意的捕捉,譬如返朴归真。”

交图时,赵小钧看到了法国设计师的作品:两个方盒子之间用一块纱样建筑联系。他觉得有些失望,因为它不让人兴奋,它不是大师的最高水准。

赵小钧评价“水立方”说:“因为它率真,专家、百姓、老人、孩子看了都喜欢。”

王敏也说:“天真的东西容易打动人。回想当初对着悉尼海岸、人群痴呆呆的眺望和冥想,回想那些连着7天的开夜车、画图纸,设计师们今天才敢说:这是一件高情感投入的作品。”

水立方方案中标胜出

2003年1月至2月,评审委员会奥运场馆项目法人申请文件的评审推荐,并报市政府批准,确定了10名国家体育场项目合格申请人,进入国家游泳中心项目法人招标的第二阶段。

奥运场馆的建设不仅在投融资机制上体现了勤俭办奥运的原则要求,也从工程规划和设计上,为场馆的赛后利用考虑了充分的空间和功能。

此外,奥运场馆工程建设工作,都是在北京奥组委监督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严密监督下按国际惯例进行的。特别是其中的招标工作,集中体现了“公开、公正、透明”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充分表现了北京要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阳光奥运”和“廉洁奥运”的决心。

当时在所有的参赛设计当中,“水立方”设计方案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当时报名参赛的机构超过了60家,这些来自全世界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机构,共提交了60多个设计方案,最终3个方案脱颖而出,“水立方”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当时爆发“非典”疫情,北京的评标工作无法进行。北京市委、市政府便将评标工作放在了当时中国境内仅有的3个非疫区之一海南进行。

2003年6月18日至19日,所有参赛模型出北京后运往海南。

6月20日至25日进行技术初评,分成建筑、结构、奥运功能、机电设备、商业运营、造价、市政交通、风险控制8个专业小组,形成初评技术分析汇总意见。

2003年6月26日至28日进行方案评审,并邀请了11位评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中国台北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北京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黄艳,北京奥组委执委、工程部部长平永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体育部副主任、国际泳联执委张秋平。

另外,还有来自荷兰的著名建筑师库汉森、西班牙的国际著名建筑师泰格列布、来自美国的体育场馆运营专家约翰·莫森哈瑞。

张锦秋院士被推选为评审组长。

评标会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的院士和专业人员,以及国际上的设计大师,他们对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设计的B04号即“水立方”的方案非常青睐。

根据专家评审、技术论证和群众投票,最终的结果也是众望所归,“水立方”高居榜首。大家一致认为,“水立方”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在各参赛设计方案中较为出色、可行。

根据评标程序,最终入选的3个方案被带回北京,向全北京市的市民展示,并接受市民投票。在征服了专家团之后,“水立方”在市民投票中以高票排名第一。

经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与设计单位谈判,并报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这个命名为“水的立方”的建筑设计方案,最终从竞赛评审的3个优秀方案中胜出。

2003年7月,在“鸟巢”设计方案确定3个月之后,“水立方”被确定为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

椭圆形的“鸟巢”完全由保持钢铁原色的钢结构编织而成,充满阳刚气息;“水立方”则呈现宁静、祥和、诗意的气氛。“鸟巢”将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水立方”的膜结构也堪称世界之最。两座奥运场馆相映成辉。

“水立方”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构思新颖,结构独特,其功能完全能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水立方”方案的设计合同签约同步进行。作为国家游泳中心业主单位的北京国资公司,于7月29日上午与“水立方”的设计方举行正式的设计合同签约仪式。这是北京奥运项目建筑中首个签署设计合同的重大场馆项目。

签约仪式上,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表示,国家游泳中心是2008年奥运会标志性建筑,它的设计、建设必将引起世人关注。国资公司一定严格按照“五个一流”的标准,抓紧时间,对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做好年底开工前的一切工作,并努力将其建成国际一流、世界领先的经典奥运体育场馆。

“水立方”是一个长、宽各为170米,高31米的建筑,钢结构撑起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轻质阻燃材料ETFE透明膜外挂体系。除了用于项目的比赛大厅,还有热身池大厅、带泡泡顶的冰场大厅,想象中可以沐浴着阳光滑冰。

南端是嬉水乐园,会有冲浪、水滑梯、漂流河或者一些更刺激的项目。光脚走在池岸,不会觉得冷,因为“水立方”采用的是地板供暖。

室内绝大部分固定结构都像被水冲刷过,没有棱角,温润而不伤人。

馆内赛时设置的1.7万张座位分白、淡蓝、深蓝3种颜色,有层次地排列镶嵌,从高空俯瞰,好像方形的泳池落入水中,水滴四溅。整个建筑看上去,像一捧晶莹透明的水泡。

2003年6月,当它以一张蓝色效果图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建筑师们将信将疑:能做出来吗?

王敏飞回多伦多,正式辞去在当地建筑事务所的工作。她又立刻飞回悉尼,开始第二阶段施工图的工作。

“水立方”是按照30年至50年的使用年限来设计的。

赵小钧说,他不同意“建筑永恒”之说,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是作为文化符号而得以存在数百年,大多数建筑应该像人类一样拥抱变化,融入时代。

王敏则从情感上希望,“水立方”在赛后漫长的岁月里为北京的老百姓带来健康、美感和快乐。

与此同时,贝尔蒙在接受采访时温和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中国建设的速度如此之快,舍得花钱,在国外,ETFE膜的使用从来没有这么大手笔,因为造价昂贵。”

赵小钧不同意贝尔蒙的说法:“所有的创新都有动机,应该从动机出发核算成本及收益。新材料的使用就是一种创新,有的是出于追求奢华,比如一模一样的水龙头,原来用铁的,现在换成金的;有的出于新技术的运用,比方两根柱子相距3米支起一根梁,那么用木头好了,但如果现在换成相距300米,支撑一根梁,那木头肯定不行,得换别的,成本就会上去;还有一种是为了省人工、造价,使之更耐久。代替顶棚的1437块ETFE膜就属于这种。”

赵小钧为此还算了一笔账:每平方米ETFE的价格,原先德国厂商报价300欧元到400欧元,沈阳一家企业迅速瞄准商机与德国进行技术合作,实现了国内生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元人民币,而且供“水立方”使用的ETFE产地就在北京顺义,运输便利。

赵小钧说:“如果使用玻璃幕墙,达到同样效果的造价在每平方米500欧元至600欧元。是的,放眼望去,全世界光鲜的面子都不便宜。”

“水立方”是奥林匹克公园内唯一可由公众捐资建造的场馆,造价大约10亿人民币。华人华侨认捐踊跃。

赵小钧说:“假如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建筑群也要角逐它们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应该颁给‘水立方’。”

另外,王敏还讲述了国家游泳中心设计成方形的三大理由:

首先,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北京是个从方形演化成的城市,在这个格局里,方形代表着人类的智慧。从工程上来讲,方形和长方形能为赛后利用留下足够的空间。

第二,由于国家游泳中心靠近国家体育场“鸟巢”,所以在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之初,也考虑到了与“鸟巢”的协调关系。

最后一点是考虑到了观众视觉上的感受,我们对水的理解更希望它是外表上很宁静的感觉,但又蕴藏着很多可变的可能性,这是水的特点。再加上膜材料的使用,让观众在不同的时期通过不同的光线,得到不同的感受。

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游泳中心公司总经理康伟说:“‘水立方’的设计得到了专家和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喜爱,这个湛蓝色的水分子建筑与东面‘阳刚’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一起体现了中国建筑理念。”

“与主场馆‘鸟巢’的设计相比,‘水立方’体现得更多的是女性般的柔美。这两个建筑一圆一方,一个阳刚,一个阴柔,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的上极具冲击力。”

康伟介绍说:“当初‘鸟巢’与‘水立方’的设计招标几乎是同时启动的,当时这两个建筑在外形上的搭配呼应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历届奥运会主场馆多为圆形建筑,国家体育场也不例外,‘水立方’的设计团队在参与设计投标时,充分考虑到这两个标志性建筑在外形上的呼应,方形的游泳中心与圆形的国家体育场一起体现了‘天圆地方’的理念。”

2003年7月29日,国家游泳中心设计合同的签字仪式在北京饭店举行,至此,设计竞赛工作圆满完成。

国资公司成立领导小组

2002年11月,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经理康伟提出了解决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问题的工作方案,成立国资公司奥运领导小组。国资公司主要领导挂帅,并设一个执行机构:奥运项目管理办公室,由董事长李爱庆任组长,总经理王玉喜任副组长,康伟任执行副组长兼奥运办公室主任。

早在2001年4月,由北京市政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重组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对北京市重要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

2002年4月,康伟接受组织委派,从北京市政府外办调入北京市国资公司,被任命为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国际业务、产业投资和资产管理,重点负责奥运工作。

那个时候的北京,仍处于刚刚申奥成功后的喜悦之中。很显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奥运工作的第一步是奥运工程的建设。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讨论和方案论证阶段。

成功举办奥运会,一流的场馆和设施是最基础的条件。刘淇在北京奥组委成立之初,就着重指出做好奥运场馆建设和规划工作是重要任务之一。

但怎样开始,如何进行,如何组织,如何实施,一连串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谁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