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然草
序段
百无聊赖,终日枯坐砚前,心中诸事纷繁,遂信手而书,其中或有常理难度、不可名状之事,视为狂言可也。
徒然草绘卷(序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兼好法师身处草庵,持笔托腮,专心致志地盯着某处,好像陷入了沉思。这幅画传达的是兼好法师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精神。
第一段
生于此世之人,欲求实多。御门1之御位固已尊崇至极,竹园生2之末叶3,亦非人间凡种,皆高贵无比。如摄政、关白4者,列位群臣之首,自是不敢奢求;即便跻身内廷、称为“舍人”5之寻常臣子,亦不可小觑。其子孙纵然没落,但高姿雅韵不减。与之相较,稍稍逢时得志,便自大骄矜、目中无人者,由旁人冷眼观之,实不值一哂也。
世上罕有不慕法师者。然清少纳言6却言:“出家者被人视若木屑。”7此话确实有理。升座说法,鼓噪喧闹,仿佛炙手可热;然究其本体,有何可取?诚如增贺圣8所言,囿于沽名,有违佛祖圣教。不过虔心舍世、皈依修行者,却颇有可欣羡处。
人之所望,皆盼容颜俊美。此等人但有所言,左右俱乐闻不厌。因其有爱敬9而不多言,故使人相对终日亦无乏味之感。至于相貌堂堂却无才德相辅者,低劣本性一朝被人识破,便是痛惋恨事了。
人品姿容本系天生,而心性却可精益求精、贤之更贤。容颜、心性俱佳者,若不学无术,又与貌丑品劣者为伍,甚至反不如此辈而被其所制,则着实遗憾也!
男子之最可贵事,在于经书实学、善作文10、通和歌、晓管弦之道,谙熟典章制度及朝廷礼仪,足以为他人楷模,方称上品。书法工整,笔走龙蛇而挥洒自如;音声出众,善歌精韵而切中节拍。逢人劝酒,若固辞不免,亦能推杯换盏,尽力应酬。似此等,方为好男子。
1 御门:指天皇。
2 竹园生:皇族后裔的雅称。“竹园”系西汉梁孝王刘武所营建的游赏之所,又名梁园、梁苑、兔园等。
3 末叶:子子孙孙。
4 摄政、关白:当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
5 舍人:在大内供职的侍卫。
6 清少纳言(965—1025):平安时代著名女官,三十六歌仙之一,《枕草子》一书的作者。“清”是她的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名。
7 出自《枕草子》第五段《爱子出家》。
8 增贺圣(917—1003):指天台宗高僧增贺上人,为避名利之争而隐于大和国多武峰。为人洒脱,多有奇闻逸事传世。
9 爱敬:有魅力,让人觉得可爱、亲切。
10 作文:指擅长写汉诗。
徒然草绘卷(第一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画师采取特殊的绘画技巧,让人透过屋顶和天花板,直接看到室内的景象。在室内,有演奏乐器的人,有吟咏和歌的人,有行云流水般挥毫泼墨的人。画面中描绘的每一种技能都是当时社会贵族男性必备的修养。
第二段
忘却上古圣代之善政,不解民间愁苦、国家凋敝,只知穷奢极欲、妄自尊大者,凡事必暗昧不明。
九条殿11遗诫有云:“始自衣冠及于车马,随有用之,勿求美丽。”12顺德院13亦曾记禁中诸事,云:“天皇着衣,以疏简为美。”
11 九条殿:指右大臣藤原师辅(908—960),平安中期公卿,博学多才,著有《九条殿遗诫》。
12 《九条殿遗诫》原文即为汉文,此处直接照录原文。
13 顺德院:上皇居所称为“院”。顺德院是日本第八十四代顺德天皇退位后的称呼。其于1210年登基,1221年退位。
安徳天皇 歌川国贞/绘 立命馆大学ARC /蔵
“天皇着衣,以疏简为美。”世事变化无常,命运难测,美好的事物不能永存,人们也无力对抗。这种无常观,影响了日本人学会欣赏无常、简朴之美。无论是从个人处世态度还是一国治世之道来讲,都能看到这种简素的审美观。
第三段
万事皆能,独不涉风流男子,正如玉卮无当,虽宝非用。14
霜露侵衣,漂泊无定;心怀双亲训诫,忧心世人讥谤;忐忑不安,片刻无宁,以致孤枕独寝,夜不成寐。如此度日,方有趣致。
然,亦不可一味沉溺女色。须令女子知晓,己身非轻易可苟合之辈,斯为上佳。
14 语出西晋左思《〈三都赋〉序》:“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卮”是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部。玉杯无底,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徒然草绘卷(第三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恰到好处的恋爱是什么样的呢?兼好法师曾说过:“为求伊人踌躇彷徨,畏于父母之责骂,扰于世人之非难,思前想后,辗转难眠。意思是说为了向他(她)表白犹豫不决,害怕父母责骂,因他人的非难而困扰,想着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据说这就是恋爱的最佳状态。这幅画中就描绘了这样一位男子,他被父母责难,俯首自怜,夜晚在床上陷入沉思。
第四段
来世不可忘于心,佛道不可疏于常。吾心念此深以为然。
第五段
人逢不幸而愁闷苦恼,以致落发出家,遁入空门,实乃草率之举。何不闭门独处,似在非在,于心无杂念中安然度日,更为适宜。显基中纳言15曾云:“愿得无罪而赏配所之月。”16此语吾深有同感。
15 显基中纳言:指平安时代的权中纳言源显基(1000—1047),后一条天皇宠臣,天皇驾崩后在大原出家,法号圆昭。
16 “配所”是罪人流配之地,词出《唐律疏议·名例二·犯流应配》。据《大日本史》记载,源显基少而好学,笃志典籍,仕途顺畅。但恩遇虽隆,显基却素有退隐之志,常言:“愿得无罪而赏配所之月。”
第六段
身份无论高贵或是卑微,总以无子嗣为妙。
如前中书王17、九条太政大臣18、花园左大臣19等,皆愿一族血脉绝于己身。染殿大臣20亦借《世继翁物语》21言道:“若无子孙则为善事。后代顽劣,大是不妙!”圣德太子22生前督建陵寝时也有言:“此处当断,彼处应切,如此方能绝嗣!”
17 前中书王:指中务卿兼明亲王(914—987),醍醐天皇之皇子。他曾兼任中务省长官,此官职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中书令,所以被称为“中书王”。
18 九条太政大臣:指平安末期公卿藤原伊通(1093—1165),1160年任太政大臣。有二子,皆先于他去世。
19 花园左大臣:指平安后期辅仁亲王第二王子源有仁(1103—1147)。任从一位左大臣,在书道、礼仪、管弦、诗歌方面均有建树,是公家礼仪的完善者。
20 染殿大臣:指平安初期公卿藤原良房(804—872)。
21 《世继翁物语》:日本著名历史物语《大镜》的别称。但查此书,未见此话,类似言语出于《今镜》中,应系作者记忆错误。
22 圣德太子(574—622):日本飞鸟时代政治家,推古朝改革的推行者。
前田家繁荣之图 豊原周延/绘
世人以多子多孙为福报,兼好认为若无子孙则为善事,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消极,但在第一百四十二段中却又提到“须有子嗣,方明世间人情”。可以看出兼好法师虽是高僧,但终究也是具有七情六欲之人。
第七段
若爱宕山野23之露永不消,鸟部山24之烟恒不散;人生在世,若能长存久住,则生有何欢?正因变幻无常、命运难测,方显人生况味无穷。
观诸世间众生,以人寿最长。蜉蝣朝生夕死,夏蝉不知春秋。若能淡然豁达、闲适悠游,则一载光阴亦觉绵绵无绝;若贪得无厌、常不知足,纵活千年亦不过短似一夜梦幻。人生如寄,不得久住于世,徒然而待姿容老丑,有何意义?“寿则多辱”25,年四十之内辞世,最是佳妙。
过此年寿,便将忘却老丑,渐无自惭形秽之思,一心混迹人丛,抛头露面。待到暮年,又宠溺子孙,奢愿长寿以见彼等出人头地。似这般希图凡尘名利,全不懂人情物趣;耄耋丑态,流于下品。
23 爱宕山野:位于京都嵯峨野深处,曾为墓地。
24 鸟部山:位于京都近郊东山,是著名的火葬场。
25 语出《庄子外篇·天地》:“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徒然草绘卷(第七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这幅画描绘了老人和孩童其乐融融的景象。人到了垂暮之年,却依然追求长寿,这种行为就像京都化野墓地里的朝露不会蒸发,鸟部山火葬场的青烟永不消散一样索然无味。在画面上方,山中升起了红色的烟霞。
第八段
世上最惑人心者,无过于色欲。人心实愚妄至极。
衣裳所添之薰香,不过暂附其上;明知香难持久,却难抵芬芳诱人,闻来不由心猿意马。昔有久米仙人,见河边浣女胫26白如雪,遂失神通27。盖因女子手足洁美、光泽丰凝,不同凡色。故惑人下堕,也自有其理。
26 胫:小腿。
27 据《元亨释书》卷十八:“久米仙人,和州上郡人。入深山,学仙法,食松叶,服薜荔。一旦腾空,飞过故里,会妇人以足踏浣衣,其胫甚白,忽生染心,即时堕落。”
徒然草绘卷(第八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久米仙人是奈良时代传说中的人物。画面中,久米仙人在高崖上,被一个女子的美腿诱惑,难以转移视线。画作的长度有余,宽度有限,在画面上表现高度有一定的困难,画师在作品的中央描绘了云霞缭绕的景象,用来强调山崖之高。
第九段
女子美发,最惹人注目。而人品、气质等,即便未见其面,仅隔障晤谈,数语间亦可知悉。
但凡女子媚态,哪怕寻常举止便足以令男儿心魂摇荡。而女子寝不安枕,以至于轻抛贞洁、自荐枕席、甘忍骂名,皆因色欲迷人也。
爱执28之道,根深源远。六尘29之乐欲30固多,皆可厌离。唯有惑于爱欲者,牵缠难断。无论老幼智愚,尽皆如是。
是故传言云:“以妇人发丝搓绳,大象能缚31;以妇人木屐制笛,吹之可引秋鹿。”女色之惑,男儿当谨慎惧戒也。
28 爱执:又称爱着、爱染,佛教用语,指原先洁净的本性为外界情欲所感染。
29 六尘:佛教语,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相接,便能污染净心,导致烦恼。
30 乐欲:佛教语,指愿求、欲望。
31 据《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十九:“乃至以女人发作纲维,香象能系,况丈夫辈。”
徒然草绘卷(第九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兼好用头发和木屐这两个例子来表达女性强烈的情感。这幅绘作中,宅邸内端坐着两位美丽的长发女子;屋外,雄鹿被笛声吸引而来。
第十段
家居以舒适为要,虽系暂栖人世之所,仍不妨有其意趣。
风雅之士居处幽寂,月色朦胧,沁入胸臆,别有一番风情。当世风尚,所逐者尽为俗趣,无一可取。此间则群树杂立,庭草不修,心向天然。箦子32、篱垣须与四周景致相配;家用器具也应古朴肃穆,无造作匠气,方能视之而生雅兴。
反之,众多工匠耗竭心力,造出唐土与大和极精巧器物;若将彼等纷乱杂陈,又将庭前所栽草木,以人力修整,拗其自然本性,则望之必生厌恶之心。如此俗境,焉能长住?吾每见这般宅邸,顿有所思,铺陈繁复又有何用?若遇火患,转瞬即成飞灰矣。故一般而言,观家居情状,便能知主人心性。
后德大寺大臣33于寝殿结绳驱鸢。西行34来访,见此情形,乃问:“有鸢飞来,于主人何碍?此公心胸,由此可窥一斑。”遂不复再至。绫小路宫35亦曾于住所小坂殿36栋梁上,结下绳网。吾忆及西行前例,殿中侍者答曰:“皆因乌鸦群集,啄食庭池之蛙。亲王目睹,心有不忍,故而结绳。”善哉,此举大慈。由此推导,德大寺所为,怕也事出有因。
32 箦子:厢房周边面积约一间的外廊。箦子最早起通道作用,后来变成了游宴、仪式中的观礼席。
33 后德大寺大臣:指平安末期、镰仓初期公卿,歌人藤原实定(1139—1192),官至正二位左大臣。
34 西行法师(1118—1190):日本平安末期、镰仓初期著名歌僧,俗名佐藤义清,二十三岁时出家,法号圆位,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首和歌。
35 绫小路宫:指龟山天皇第十二皇子性法惠亲王。
36 小坂殿:天台宗寺院妙法院的别称。
徒然草绘卷(第十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图中描述的是歌人西行的故事。据说西行曾批判过藤原实定在屋顶上圈绳定界的事。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图中屋顶上也牢固地圈了绳子。由于绳子的存在,两只老鹰看起来无法停留在屋顶上了。
第十一段
神无月37之时,过栗栖野,造访山中某村。青苔满径,步行良久,至山村深处,见一草庵,寂寂独在。悬樋38埋于落叶,水珠滴答,再无别音。阏伽39棚上,散放菊花、红叶,显系折下未久。据此可知,庵中尚有人居。
草庵粗陋,竟可栖居,令人心中感慨。抬眼又见前方庭院有柑树一株,果实累累,压弯枝头。唯树周围篱一圈,望之顿失雅兴。若无此树,则可保野趣不失。
37 神无月:日本历的十月。因日本民间认为,八百万天神于十月在出云聚集,除出云外,日本各地都没有神灵,所以叫“神无月”。相应的,出云则称十月为“神有月”。
38 悬樋:悬于地面的引水筒。
39 阏伽:梵语音译,又作阿伽、遏伽、遏啰伽,指专供于佛前的功德水、香花水。
徒然草绘卷(第十一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一位法师饱含深情地望着橘子树。从背影来看,他似乎万分遗憾。这个故事源于兼好的亲身经历,由此可见图中的法师就是兼好本人。
第十二段
与志同道合者悠然闲话,吟风诵月也好,谈论琐事也罢,均能真心相对,毫无隔阂。彼此言语互慰,实乃一大乐事。然知己难得,若对方一味迎合,与独坐冥思又有何异?
彼此交谈,既有完全认同时,亦有意见分歧时,互相争辩,说道“此非在下想法”或“言之有理,便依你吧”等,大可慰藉无聊心境。倘有不满世道、欲吐胸中块垒者,吾持相左见地,与彼辩论,亦可略减寂寥。只是心存隔阂,比及挚友晤对,相去甚远。
徒然草绘卷(第十二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兼好法师独自一人寂寥地遥望着天空。中国古代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箴言,意思是说不要跟立场不同的人共事。这幅作品就描绘了兼好法师与道不同的人费心交流所产生的痛苦、孤寂之感。可见,心灵相通的挚友实在难求。
第十三段
孤灯独坐,批卷品读,古人为友,甚感乐慰。
所读书籍,《文选》40诸卷皆含妙韵。此外如《白氏文集》、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41各篇,悉为佳作。吾国博士42所著书籍,才高论妙者亦所在多是。
40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编选,共六十卷。
41 《南华》:庄子号“南华真人”,他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
42 博士:日本古官制官职。
徒然草绘卷(第十三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兼好法师将书放在阅书架上,沉醉于读书之乐。他倚靠在案几上,从他的姿势可知,他是在放松身心。在日本绘画中,灯火多为夜晚的标志。
第十四段
和歌之道,饶有情致。山野樵夫、身份卑微者所做粗鄙事,一经入歌朗咏,立时别有况味。譬如野猪凶恶,一旦表为“卧猪之床”,便添了几分雅致。
近世和歌,虽有尚堪一读、抒情感人之篇,然歌外蕴藉已无。贯之43所咏“柔丝无可系”44,据传乃《古今集》中“歌屑”45,但当今歌者有几人可臻此境?彼时之古歌无论体式、用字多属同类,而独贬此歌为歌屑,令人费解。何况《源氏物语》曾引用此歌第二句。《新古今集》中“峰上矫松亦寂寞”46一歌,也有“歌屑”之评。此歌确有散漫之感,却在众议判47时,由天皇御定为佳作,其后更蒙上皇额外嘉奖。此事尽录于《家长日记》48中。
和歌之道虽古今未变,然今时仍传咏人口之古歌词、歌枕49,实与今人所作迥异。古歌平易质朴、风姿清丽,更为动人。
《梁尘秘抄》50所载郢曲51歌词,其间亦不乏饶有情致之作。古人即兴吟咏,所成歌句,聆之韵味亦佳。
43 贯之:纪贯之(868?—946?),日本著名歌人,平安朝初期和歌圣手,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著有《土佐日记》《假名序》等,并参与编撰了《古今和歌集》。
44 出自《古今和歌集》卷九“羁旅歌”。全文:“此道非丝织,柔丝无可系。何以离别路,令人感如细。”
45 歌屑:水平低劣之作。
46 出自《新古今和歌集》卷六“冬歌”。
47 众议判:歌会上由和歌名家共同评定和歌优劣。
48 《家长日记》:歌人源家长(1170—1234)所撰日记,详细记载了与《新古今和歌集》有关的事件。
49 歌枕:和歌的一种修辞方式,多用于被咏诵的名胜古迹。
50 《梁尘秘抄》:后白河法皇编撰的歌谣集,共十卷。
51 郢曲:“郢”是古代楚国的都城。郢曲原指楚歌,此处是各类乐曲的统称。
山野行乐图屏风 与谢芜村/绘 江户时代(18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山野樵夫、身份卑微的人所做的平常、细小的事,用和歌或者绘画的形式呈现,就会变得很有趣味。画面中,天刚微明,残月当空,三个游人骑着马在山路上缓缓而行;四位年迈的人在童仆的搀扶和驮运下,走过高山、河流。画面笔致简练,谐趣横生。
第十五段
无论去往何地,只要踏上旅程,便能感到神清气爽。
信步闲游,放眼田舍僻村,所见俱觉新鲜。若适逢赴京者,可托其顺路捎信回京,嘱咐收信人“此事、彼事,得便时请予办妥”,也颇有趣致。
行旅在外,凡事均觉有趣。乃至土人所携器具,观之亦大感精巧。而才艺超群、姿容高雅者,此际看来更出众于平时。
独自造访佛寺、神社,匿身其间,也是乐事。
徒然草绘卷(第十五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在这幅绘作中,一行人在山中游览。兼好法师十分推崇在旅行时欣赏美景,增长见闻,因为田间和深山里充满了都城里看不到的新奇事物。此外,在寺院或神社中静修也颇有情趣。
第十六段
论及神乐52,风雅而有深趣。
一言以述,笛、觱篥53于诸乐器中音色最佳。但琵琶、和琴乃吾最常欣赏之乐器。
52 神乐:举行祭神活动时,在神前演奏的音乐。
53 觱篥:古代管乐器的一种,又称悲篥、笳管、头管,有八孔和九孔之分,音色浑厚凄怆、低沉悲咽。
《江户名所百人美女》之一 歌川国贞绘 安政四年(1857) 太田纪念美术馆藏
日本的乐器形态及其演奏也充分反映出日本传统音乐注重音色的微妙差异。日本传统乐器中最有名的是三味线、尺八、太鼓、十三弦古筝,还有十七弦琴、萨摩琵琶等。
第十七段
隐居山寺,虔心礼佛,不但愁烦俱消,心间浊气亦得洗清。
旧大仙院方丈隔扇画 狩野元信/绘 室町时代(16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兼好法师说隐居山寺,虔心礼佛,不但愁烦俱消,心间浊气亦得洗清。寺院远离尘嚣,环境幽静,人们不自觉地放下世俗事。修行之人一些简单易懂的话,让前来朝拜的人、困惑的人茅塞顿开。
第十八段
人身在世,若能以朴素为本,摒弃奢靡,拒揽财货,视功名富贵如粪土,则堪称佳品。自古贤而富者,极为罕见。
中国古代有许由54,身无他物,以双手掬水而饮,人见之,赠予一瓢。许由将瓢悬于枝上,风吹瓢动,声响惹人心烦。许由便弃瓢不用,依旧以双手掬水。其心底清澄已至于斯。又有孙晨,冬月无衾,唯藁55一束,暮卧朝收。56
此等人在中国古代被尊为贤达高士,载入书典流芳百世。若在日本,必失传无闻矣。
54 许由:帝尧时的贤人,中国最早的隐士。
55 藁草:干草。
56 据《太平御览》:“长安孙晨家贫,为郡功曹,十月无被,夜卧蒿束,昼收之。”又《三辅决录》:“孙晨……家贫织席为业。明诗书,为京兆功曹。冬月无被,有藁一束,暮卧朝收。”
徒然草画帖(第十八段) 住吉具庆/绘 江户时代
中国隐士的历史源远流长,尧舜时代就出现了许由这样极具代表性的隐士,后来还影响到了日本的隐逸文化。画面中右侧的人物为许由,他在河边掬水而饮。画面左侧为孙晨,身上披着干草。
中日隐士文化对比
兼好法师推崇摒弃奢靡,拒揽财货,视功名富贵如粪土的行为,在《徒然草》中,他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的许由,可见中国的隐士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尧舜时代的许由,商代的伯夷、叔齐,东汉的严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陶渊明等,都是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
日本历史上,较有名的隐士有平安时期的西行法师、镰仓时期的鸭长明、南北朝时期的吉田兼好。中日的隐士选择归隐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尧舜时期许由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据说,帝尧想把君位传给许由,便派遣使者送去符玺,但他拒绝了,甚至觉得自己的耳朵受到了污染,于是临水洗耳。他以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
商代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君想立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接受,而叔齐不愿打乱长幼有序的社会规则,也不肯继位。后来武王克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东汉严光
东汉建武元年,刘秀即位为光武帝,严光改名换姓,避至他乡。刘秀思贤念旧,命人绘制他的样貌寻访。刘秀让他任谏议大夫,严光不从,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以“高风亮节”闻名后世。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中国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人物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经常聚集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的心腹。
东晋陶渊明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他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后来辞官,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以《归园田居》《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桃花源”“世外桃源”甚至成了隐逸生活的象征。
平安末期西行法师
西行法师,日本平安末期有名的武士、僧侣、歌人,俗名佐藤义清。23岁出家,游历全国,深爱自然。出家前是日本退位天皇“鸟羽院”的御前侍卫。
镰仓时期鸭长明
鸭长明是镰仓初期日本著名的和歌诗人和随笔作家。他曾受后鸟羽上皇赏识,担任宫廷负责选定、创作和歌的官职。遭排挤后遁世出家,隐居在日野外山的“方丈庵”。最为世人熟知的《方丈记》,便是他在方丈庵隐居时的随笔。
日本南北朝时期吉田兼好
吉田兼好,南北朝时期的日本歌人。吉田兼好曾在朝廷为官,后出家做了僧人,又称兼好法师,精通儒、佛、老庄之学。
相同点
1.所处时代政治动荡
许由生活在原始社会,伯夷、叔齐生活在商末周初,严光生活在两汉交替时期,竹林七贤生活在魏晋时期,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南朝宋初期;日本的西行法师生活在平安末期,鸭长明生活在镰仓初期,而吉田兼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些都是时局动荡、人民饱受灾难的时候。
2.对后世的文学、历史、思想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许由、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为中国后世的文人多赞扬、效仿;而陶渊明、竹林七贤则给后世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陶渊明所勾画的“世外桃源”始终如一地照亮着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鸭长明、兼好法师的《方丈记》《徒然草》是日本随笔文学的代表作品。书中的无常观,引起了日本人民的长久共鸣,被日本人视为万世不易的文化瑰宝。
不同点
1.归隐原因不同
中国的隐士归隐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仕途受挫,以隐求仕,以隐为志等。
许由、伯夷、叔齐、严光可以说都是以隐为志,高风亮节。东晋的陶渊明则是因为仕途受挫。而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等人则是以隐求仕,最终投靠司马氏。日本隐士则是因为受无常观和佛教观的影响,或者是对现实无能为力。
鸭长明、兼好法师都是在“无常观”的影响下,脱离俗世,隐遁山野,从自然山水中追求情趣生活的人。
2.归隐心理不同
在中国隐士的潜意识中,虽然归隐,但始终心忧天下。比如陶渊明,他归隐之后仍关心人民疾苦,对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的关心,对仕途的黑暗在他的田园诗中多有反映。而日本的隐士则崇尚自然,归隐乡土,闲适练达,不涉政治。
竹林七贤图 狩野秀/绘 室町时代 山口县立博物馆/藏
第十九段
正因季节更移,世间方熙熙多趣。
人言:“万物情致以秋为上。”此言虽实,然最撩动人心者,却首推春之佳色。鸟鸣声饱含春韵,日光和煦,自墙根小草萌芽始,春意渐浓,霞明玉映。樱花盛开,若不幸为风雨所欺,即匆匆凋零,散落满地。此后绿叶繁茂、满目青翠,勾人惹起春愁遐思。花橘本已负怀旧之名,梅香更令人追怀往事,忆思旧情。山吹57明艳,藤花娇柔,美景所在多有,使人不忍遗忘。
人言:“灌佛会58、贺茂祭59时,枝头缀满嫩叶,生机盎然,清绿凉爽。此乃世间情致与人之爱恋至浓之际。”此言非虚。五月,插菖蒲60辟邪,田间早苗插秧,水鸡声如叩门,件件引人注目。六月,寒门夕颜花61开得正白,四处燃起熏蚊之火,也是一趣。六月祓62亦为乐事。
七夕祭63极雅。夜渐寒,鸣雁飞来,萩下叶色转黄,收割、晾晒早稻等事相继而至,真可谓农忙秋季。清晨大风劲吹,亦觉有趣。此景《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书早有言及,只是景致虽相同,今时未必不可再述。心间有言而不语,犹腹闷气郁,故信笔漫书,聊以自慰。此不过随手丢弃之物,亦不必示人。
冬枯之景,不逊于秋色。汀草散红叶,白霜染晨朝;轻烟缭绕流水,一派清雅。将至年末,人们忙碌置货,也自有一番感触。腊月廿日既过,月不逢时,无可观赏。但空月寒澄,给人清寂之感。御佛名法会64、荷前使65出发等事,皆有趣致且庄重。此时朝廷公事仪礼繁多,又须兼顾迎春事宜,绝非轻易可就。追傩66之后紧临四方拜67,皆大有趣味。大晦日68之夜,持松明奔于黑暗中,互相叫嚷叩门,步履飞快,直至夜半。破晓后,寂然声息,唯有旧年余韵萦绕心头,怅然若失。除夕夜本为逝者返魂时,然祭魂之俗于京都已湮灭,仅关东有人行之,此亦有情趣事。
新年之晨,天朗气清,初看似与昨日景致别无二致,然心境却大为迥异,总有一种珍惜感在怀。京都大路两侧,户户摆放门松,生机勃勃,望之喜气顿生,极有趣味。
57 日本称棣棠花为“山吹”,自古以来即是诗人吟咏的对象。诗人认为山吹花开之时,是山魂苏醒的季节,为大地带来光明的色彩,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58 灌佛会:又称佛诞节、佛生会。相传四月八日是佛祖诞生日,信徒于每年此日举行香水灌沐佛像的法事。
59 贺茂祭:又名葵祭,是京都下野神社与上贺茂神社在阴历四月中酉日举行的祭典。当天所有物品均以葵花装饰。
60 菖蒲:一种名贵药材,叶子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认为它能“斩千邪”。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饮菖蒲酒禳毒;还将菖蒲挂于门户上,驱邪避害。
61 夕颜花:即葫芦花,色白,黄昏盛开,翌朝凋谢。
62 六月祓:每年六月三十日在河边举行的消灾祭神祈祷仪式。
63 七夕祭:中国的七夕传入日本后的祭仪。
64 御佛名法会:又称佛名忏悔、佛名忏礼。指读诵《佛名经》,称念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名号,以忏悔并祈求消除前一年罪障的法会。
65 荷前使:“荷前”是毎年各藩国献给朝廷最初的贡品。朝廷在年末的吉日,派遣使臣将贡物中的头等物品送往皇室陵寝供奉,奉旨行事的使臣称为“荷前使”。
66 追傩:每年除夕夜举行的传统驱鬼仪式。
67 四方拜:新年的头一次祭祀,天皇要在元旦天亮前,亲自向神祇、天地四方祷拜,祈求祛除年灾,平安多福。
68 大晦日:即除夕日。每月最后一天在日语里都叫“晦日”,所以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称为“大晦日”。
市中繁荣七夕祭 歌川广重/绘 《名所江户百景》 大判锦绘 江户时代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徒然草绘卷(第十九段) 海北友雪/绘 江户时代
这幅图描绘了季节的变迁。画面中既有太阳又有月亮,以此来象征时间和季节的变换。把元旦时路边门松并排挺立的场景与日出的情景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强调了历法的循环往复。
第二十段
有出家遁世者云:“此世羁绊身心之物,于我已荡然无存。唯有节令更移间所生感想,难以舍弃。”此语甚合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