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乱,独撑危局

临危不乱,独撑危局

百色兵变发生后,马晓军团大部被缴械,只有工兵营及第3营的一个连驻扎在城外。白崇禧、夏威、陈雄先后脱险后,聚集在工兵营韦云淞部,清点人员,不过200余人枪,绝难同刘日福部作战,于是不得不避其锋芒。由于马晓军未出城,众人便推举白崇禧为“田南警备军指挥官”,率领这支残军向西退却,渡过了南盘江,进入了贵州省界,从而摆脱了刘日福部的威胁。

白崇禧进入的是贵州省南笼县,当地驻军正副司令正是白的同学刘端裳、陆荫楫。白崇禧效法申包胥哭秦廷,得到了刘、陆的同情,得以允许他率残部驻扎在该县的坡脚镇。此镇濒临南盘江,对岸就是广西省界。刘、陆还派部队守住南盘江,防止刘日福部渡河追击白崇禧部,他们又卖烟土筹集到一笔钱交给白氏,给警备军补充饷械。

刘日福在占领了百色后,赶走了粤军,打出了“广西自治军”的旗号,并被推为自治军第一路总司令。他一面派潘文经率部追击白崇禧部,直至南盘江同白部隔河相持,并准备渡河袭击白部,消除后患;另一方面,派兵进攻下游的恩隆,同自治军林俊廷、蒙仁潜、陆云高等部相呼应,威胁南宁。旧桂军虽被粤军打败,但接受粤军改编的并不多,其余散居广西各地,数量并未减少。因粤军在桂纪律不好,使广西人颇为怨恨,于是各地自治军蜂起,与粤军相对抗。之所以称“自治军”,即反对客军入境、共图自卫自治之意。自治军发展非常迅速,在几个月内就遍及全省,势力颇为浩大。他们首先反对的目标为客军,即在桂省的粤军、黔军、滇军等,其次是受广东方面任命的人物和改编的队伍,如马君武、刘震寰、马晓军等及其所部。

面对各地蜂起的“自治军”,粤军也感到无力招架,只好缩短战线,固守南宁及其附近。粤军总指挥叶举命熊略率部进攻恩隆,以解除刘日福对南宁的威胁。刘日福也命所部集中于恩隆一带同粤军对峙。白崇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心利用这一机会反攻百色,同粤军一起夹击刘日福部。

为准备反攻,白崇禧促所部加紧操练,并到处去电,寻求友军的支援。他还派陈雄等人潜入广西,寻找黄绍竑的下落。黄绍竑被刘日福释放后,逃往百色北部的东兰。不久得到凌云县、西林县豪绅黄炳煊、岑学三的支持,组织了一支约两个营的武装。但此事很快被刘日福获悉,刘深悔放虎归山,派出重兵搜捕黄氏,决心斩草除根。黄绍竑自知不能力敌,不得不四处逃避,组织起来的武装也再次被打散。而陈雄等潜入广西后,因刘日福部搜捕黄绍竑甚急,未能找到黄氏,无功而返。

一天晚上,白崇禧带着士兵沿河巡视。因天黑下雨,看不清路,卫兵拿手电照了一下路,立即引起了对岸机关枪的射击,幸亏无人伤亡。白崇禧急忙命令不许打手电。但由于下雨后山路很滑,白崇禧一不小心,在黑暗中滑倒了,并跌到约丈余高的悬崖下,当即昏迷过去,被抬至营房后才醒来。这一跤跌得不轻,造成了左腿股骨骨折。当时部队中医疗条件非常差,连绷带都没有。白崇禧只好吃些中药,擦擦伤口,权当治疗。

随后传来的消息颇为不妙。恩隆方面,粤军打败了刘日福部,并向百色进逼。但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的北伐,同孙的矛盾日益激化,陈氏开始命令驻桂粤军逐步撤回广东。刘日福部不能同粤军对抗,逐步西撤,并准备渡过南盘江,消灭白崇禧部,以解除西面的威胁。在这种局势下,白崇禧在床上同夏威、陈雄等商议,决定主动渡河,先发制人,在粤军尚未撤出广西之前配合粤军,夹击刘日福部,收复百色,因白崇禧行动不便,决定部队由夏威指挥渡河作战。

夏威待指挥部队渡过南盘江后,开始进展较顺。但在进攻西隆时受挫,损失了几十人。这对仅200余人的队伍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挫折,夏威对前途也产生了怀疑。白崇禧不得不亲自出马,坐在担架上指挥。他知道在这种危险的局势下,只有主动进攻,凭借士气压垮敌人,才能转危为安。为了鼓舞士气,白崇禧召集所有官兵训话,表示:“此次重回广西,乃胜败存亡之事”,并说,现在是背水一战,有进无退,自己决不后退,即使想后退也不可能,因为自己坐着担架跑不动。官兵们见白崇禧下此决心,深受感染,士气乃大振。在白崇禧指挥下,向刘日福部发起猛攻,一举攻下西隆。刘日福部本来在同粤军作战失败后就士气不振,在白崇禧部的凌厉攻势下纷纷溃逃。白崇禧指挥部队乘胜前进,直至百色城下。此时,百色已被粤军占领。白崇禧率所部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摆脱了危险,同粤军会师。

在至百色的途中,白崇禧见到了黄绍竑和马晓军。黄绍竑为逃避自治军的搜捕,昼伏夜行,苦不堪言,得知白崇禧率部返回广西后,马上前来会合。马晓军逃离百色后,到南宁找到粤军,后随粤军进攻百色,回到了旧部。

重占百色后,粤方任命莫昌藩为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部改编为广西陆军第五路,马任司令,移驻凌云。马晓军对部队进行了调整,任命黄绍竑为第一统领,下辖黄炳暄、冯春霖、岑润博3个营;白崇禧任第二统领,下辖夏威、韦云淞、陆华甫3个营,全军共约1000多人。但白崇禧因腿伤一直不到医治,而军中又缺医少药,不久即向马晓军请假,脱离了部队,前往南宁,准备转至广州医治腿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