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一 教子

编一 教子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女性的伟大首先体现在母亲这个角色上。一位伟大的母亲,对子女有着无限的慈爱、无限的期盼,同时也有着男人所无法企及的耐心。本编讲述了13篇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多视角地展现了母亲在教育子女上的不凡见识。介子推的母亲为成全爱子的志向与之一同隐居,最终被烧死在绵山;叔孙敖的母亲对打死两头蛇的儿子温言劝导,成就了一代伟丈夫;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最终使儿子成了中国古代的亚圣;楚国大将子发的母亲、齐国相国田稷的母亲对儿子的训导,则使爱子“知迷途而觉返”;楚汉时王陵的母亲、东汉末姜叙的母亲、唐代王义方的母亲和董昌龄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诲,充溢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宋代杜太后临终前对儿子赵匡胤“兄终弟及”的政治交代,明代孝定李太后对儿子的严厉指斥——“尔也都人子”,清冯智懋妻谢氏教育儿子做官后要谨记为百姓呼吁减赋,皆体现了一种博大的情怀;而西汉酷吏严延年母亲的“扫墓望丧”,更是令人百感交集。对于这些历史故事,不论是业已耳熟能详,还是比较陌生,捧读之余,总能让人生发出一些新的感受。

能如是乎 与汝偕隐——介子推的母亲

春秋时期发生过的许多事,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国的介子推便和他的老母亲一起,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由此中华民族多了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

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不过,他的霸主当得可真不容易,在成为晋国国君之前,首先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流亡生涯。在重耳多年的流浪生涯中,身边一直有许多人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保护着他,介子推便是其中的一位。

重耳主仆一行逃离晋国、途经卫国时,卫国国君不肯收留,只得继续前行。来到一个名叫五鹿的地方时,他们向农人讨饭,农人非但不肯,反而戏弄了他们一番,给了他们一个大土块。重耳主仆又气又饿,终于倒在路旁。在大家都为找不到食物充饥而发愁的时候,不言不语的介子推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竟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下来,煮成肉羹,让主公重耳充饥。重耳被介子推此举感动得热泪盈眶,无以言表。

斗转星移,十几年后,重耳苦尽甜来,重返故国,做了国君。当年跟随他一起流亡国外的人们,这时便成了有功之臣。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在大封群臣之时,让喜悦冲昏了头脑的晋文公重耳居然把介子推给忘了。那些当初亲眼目睹了介子推“割股啖君”的人们,如今都在争先恐后地忙着为自己邀功请赏,谁都没有提醒重耳不要忘了封赏有“割股之劳”的介子推。

介子推为人一向狷介,耻于言功,主公忘了封赏他,他也不去表白。就这样,在举国上下一片欢歌声中,这个真正的有功之人反倒成了“被遗忘的死角”。

在功名面前,介子推吃惊地看到昔日共患难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变得几乎难以相认,心中不由得激起了无穷的涟漪。他感慨地对母亲说:“先君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如今只剩下重耳一个人了。晋惠公、晋怀公没有后裔,国内国外又都憎恨他们;因为上天不灭晋国,所以重耳得以重回故国。主公能成为晋国的国君,完全是上天的庇佑。但是,那些人居然认为主公重回故国是他们的功劳,岂不是太荒谬了吗?偷窃别人的财物,尚且被人视为盗贼,更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呢?下属把罪过当成是义,上司又对这些狡诈行为进行褒赏,上下相蒙,相互欺骗。我实在是无法和他们相处了。”

母亲听了,便劝介子推说:“你为何不去向主公请求封赏呢?如果就这样含冤负屈,又能抱怨谁呢?”介子推说:“明知道那些人不对,还要去效法他们,罪过岂不是更大了吗?况且,我已经发过誓,今后不食国家的俸禄。”母亲又劝他说:“即便如此,也应当向主公表明你的心迹呀!”介子推坚定地说:“言语本来就是人自身的纹饰。我已经打算隐居了,还用得着言语来纹饰吗?如果我那么做,岂不也是在追求功名富贵吗!”

至此,母亲完全明白了儿子的内心和志向,便不再相劝,而对介子推说道:“你真的要隐居吗?我和你一起去(能如是乎?与汝偕隐)。”于是,母子二人便离开国都,悄然地前往绵山,隐居了下来。

“夫物芸芸,不平则鸣。”发不平之鸣的,可能是当事者,也可能是旁观者。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即是旁观者所为。面对晋文公重耳的封赏不公,介子推本人虽然保持沉默,选择了退出,但是他的一个邻居却看不过去,为其发出了不平之鸣。于是,一天夜里,朝门上悬挂出了一个条幅:

有龙娇娇,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游天下。

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

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能如是乎 与汝偕隐】

这个条幅很快便到了晋文公重耳的案头。一读之下,重耳良心发现,马上下令在全国各地查找介子推。找来找去,找到了绵山。在晋国军队团团围住绵山寻人的时候,介子推母子选择了往深山中躲避。有位居心叵测的大臣献计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母子。晋文公一听,以为有理,当即下令放火。一场大火过后,他们在绵山寻找到的,只有介子推母子二人的骸骨。(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在这个悲情故事里,介子推母亲的话不多,表现也不多,只是儿子的一个配角。但是,她的形象却非常清晰而高大。如果当初不是她赞赏儿子的选择,如果她坚持要儿子留在国都,介子推也许就不会出走绵山。可见,介子推之成为介子推,她的那位老母亲乃是一个至为关键的角色。

在晋军火烧绵山之际,如果她老人家要儿子别再躲藏,如果她老人家想活命,介子推也许会做出另外的选择。介子推母子当初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今人已不得而知,但是从他们母子二人相抱死于枯树之下的图景,不难想象在大火熊熊烧来时,老母亲和她的儿子是何等的心意相通!

从有关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介子推的母亲对儿子做官与否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如果儿子想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她也会给予支持。而当儿子流露出归隐山林的心思以后,她老人家也毫不踌躇地予以支持。因而可知,在这位纯朴的老人家的内心深处,是喜欢自由自在地活着的,功名利禄对她而言可有可无,轻如鸿毛。

“求仁得仁”,死而无怨。介子推母子虽然死在了大火之中,却永远地活在世人的心中。至今绵山上仍然供奉着的介子推母子,虽然性情狷介,却保持了人生最为可贵的人格尊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