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叔孙通列传篇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是汉初重臣刘敬、叔孙通两人的合传,记述了刘敬和叔孙通辅佐汉高祖刘邦的事迹。

刘敬和叔孙通辅佐汉高祖刘邦,为西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立下功劳。刘敬提出的建都长安、与匈奴和亲等建议为刘邦所采纳;叔孙通修改、制定了汉朝的朝仪制度。两位汉朝功臣,都深得刘邦的赏识。

拊背扼喉 刘敬劝刘邦建都关中

成语

“拊背扼喉”(fǔ bèi è hóu)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è)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描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拊:拍,击打。

背:背部。

扼:用力掐住;把守,控制。

喉:喻指险要的地方和部位。

拊背扼喉:掐着喉咙,按住脊背;比喻控制住要害,制敌于死命。

读故事

齐人娄(lóu)敬饱读诗书,因进谏有功,而被汉高祖刘邦赐姓“刘”,他就是后来的“刘敬”。

公元前202年,娄敬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兵,被齐国派往陇西驻守边防。

娄敬途经刘邦所住的都城洛阳时,忽然想起东周、西周的君王曾建都洛阳,他觉得刘邦也建都洛阳不太妥当。于是就停止赶路,打算面见刘邦,和刘邦谈谈关于建都的事儿。

娄敬进了洛阳,去找到他的老乡虞(yú)将军。

娄敬对虞将军说:“我有很重要的事情求见主公,希望您能引荐。”

娄敬穿着又脏又旧的羊皮袄,虞将军觉得娄敬这身打扮太寒酸,这样去见刘邦不太合适,他拿出一件上等的衣服给娄敬,让娄敬换了衣服,再去皇宫。

娄敬不肯换衣服,还固执地说:“我要是穿着丝绸衣服来到洛阳,我就穿丝绸衣服去见主公;我要是穿着粗布短褂来到洛阳,我就穿粗布短褂去见主公。我穿什么就是什么,是不会为了见主公而换衣服的。”

虞将军见娄敬态度坚决,只好带娄敬到了宫门外,把娄敬求见的事情告知守门的侍卫,说娄敬有大事要向刘邦禀告。

刘邦召娄敬进宫后,见娄敬风尘仆仆,又穿得那么破旧,就心生怜悯,立即赐了美酒美食给娄敬。

汉高祖刘邦

娄敬酒足饭饱后,对刘邦说:“您为什么要建都洛阳?难道是想和周朝一比兴盛?”

刘邦说:“是啊,你对此有看法?”

娄敬说:“周朝当年在此建都,可真是不容易!周朝始祖后稷(jì)从尧舜时期开始,积累德政善行,通过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才得了天下。周部族的首领公刘为躲避夏桀(jié)的暴政,移居到豳(bīn,今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为避开狄族侵扰,又离开豳,带领部落移居岐山。周文王攻取虞(yú)国和芮(ruì)国后,招纳姜子牙、伯夷等贤人,为灭商朝打下了基础。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周成王即位后,得到周公等人的辅佐,这才建都到了此地……您看,周朝的这些君王,无一不是依靠君主自身的德行和贤明统治天下。这使得后世君王若要建都洛阳,必得像周朝的历任明君那样施行仁政,靠德行和圣明来统治天下。在周朝的鼎盛时期,天下太平,四方诸侯因仰慕周朝君主的贤明,都归附周朝,忠心于周天子。那时的周朝不必派兵驻防,不必使用军队去征战,各诸侯国就主动臣服进贡,百姓也都拥戴周天子。可到了周朝衰落时,诸侯们就不再去朝拜周天子,周王朝即便依靠有利的地势,也无法控制后来的局面了。”

刘邦说:“是啊,周朝在洛阳建都的情况正如你所说的那般。”

娄敬又说:“您得天下跟周朝当年可是截然不同,您于沛县起兵反秦,又与项羽在荥阳恶战,经过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后,天下百姓已到了尸横遍野的悲惨地步。如今百姓的哀号声还不绝于耳,战争留下的创伤尚未痊愈。在这种情形下,您却建都洛阳,打算和周朝一比兴盛,这做法十分不妥。我认为洛阳并不适合您建都。”

刘邦沉吟片刻,问道:“那你觉得我该在哪儿建都合适?”

娄敬回答说:“我觉得长安更适合您建都。”

刘邦问:“何以见得?”

娄敬道:“长安有大河环绕,有高山为靠,四面还有天然的要塞做屏障,即使有什么不测,您的百万人马借秦地的险要也可以抵挡一阵子。您在长安建都,借助秦地的险要地势和丰饶富足,即便将来秦岭以东的地区有叛乱,至少长安您是可以保全的。都说与人搏斗,不掐住他的咽喉,不狠击他的后背,是难以获胜的。如果您控制了原来的秦地,相当于既掐住当今天下的咽喉,占领了要地,又占据了能狠击敌人背部的地势。有那么好的建都宝地,您何必在洛阳建都呢?”

刘邦觉得娄敬言之有理,就召集大臣,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汉朝的大臣们却不赞同娄敬的建议,他们都说周朝建都洛阳后,统治了天下几百年,可秦朝建都在关中后,只到了秦二世时就被推翻灭亡了。大臣们的意见是,建都于长安,还不如建都在周朝旧都洛阳。

刘邦犹豫起来。

刘邦手下的留侯张良,倒是很支持娄敬的建议。张良向刘邦细细分析了建都长安的好处后,一向信任张良的刘邦当即决定于长安建都。

刘邦建都长安后,为了感谢向他进谏的娄敬,就赐给娄敬郎中的官职,封娄敬为奉春君,并特赐了“刘”姓给娄敬。

成语小提示

在《史记》中出现的“高帝”“高祖”都指刘邦。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为“庙号”;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而给予一个寓含褒贬性质的称号,为“谥号”。刘邦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他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将刘邦的庙号、谥号连起来的话,他应该被称为“汉太祖高皇帝”。我们在史书中常见的“汉高祖”“汉高帝”“汉太祖”,指的都是刘邦。

后稷,传说中是古华夏部落首领黄帝的玄孙,著名部落首领帝喾(kù)的长子,为掌管农业的官员,周朝始祖。

拊背扼喉

近义词  击中要害 拊背扼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