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甘露寺初识僧祐

三、甘露寺初识僧祐

刘勰一边抄书一边读书奉侍母亲,日子虽然艰难,但母子相依为命,也算过得去了。

刘勰的母亲刘齐氏,自从丈夫亡故之后便感到苦闷、孤独、无助,她无法排解自己的痛苦。随着社会风气变化,佛教盛行,便皈依了佛门,笃信佛教的“因果报应、天堂地狱”之说。

刘齐氏经常带着十多岁的刘勰去甘露寺听建康来的高僧“讲律”。

甘露寺是京口的一所大寺庙,建在北固山北面的悬崖峭壁上。浩浩长江在寺前滚滚东流,一派奇特景象。相传这甘露寺建于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寺旁有观音洞,石壁上有“云房风窟”“勤学”等字样的古代石刻。南北朝时期这甘露寺就成了三吴高僧来京口讲经传佛的重要场所。

三吴地区佛教为什么特别盛行?这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由于长期的战乱,灾祸、死亡、毁灭等残酷事件,使许多人陷入难以排解的痛苦之中。无论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官人,还是失势被蹂躏的平民,都看不到自己的出路,人们处在忽兴忽败、忽生忽死、变异无常的噩梦般的境地。他们常常自己发问:救星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让许多人都想从佛教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刘齐氏经常带着刘勰到甘露寺“听佛”,有一次奇遇让刘勰永生难忘。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建康定林寺大法师法颖,受皇帝派遣带着几位僧徒到三吴“讲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朝廷派出“佛教宣讲团”去宣传佛教。法颖大法师是宣讲团的团长,僧祐是随员。据《高僧传·僧祐传》记载:僧祐“初受业于沙门法颖。颖既一时名匠,为律学所宗。祐乃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励先哲。齐竟陵文宣王每请讲律,听众常七八百人。永明中,敕入吴……”僧祐的老师法颖受皇室派遣到京口“讲律”,带了僧祐等几位助手前往。法颖在大会上讲律,僧祐等人帮助法颖解答问题。

刘勰母亲刘齐氏听法颖“讲律”,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法颖讲得太好了,很想在“讲律”散场之后向法颖请教几个佛事问题。僧祐当时是个随员,法颖“讲律”之后由他做些辅导,解答些信众的疑问,犹如如今教授讲课,助教辅导一样。刘齐氏有疑问,便在殿堂门口等法颖出来,殊不知法颖由甘露寺方丈陪同,已从后门进了经堂。刘齐氏见不到大法师只好求教小和尚僧祐了。刘齐氏见僧祐出来,急忙双手合十,拜道:“师父,法颖法师讲得很好,深入我心我肺,只是还有些不解之疑想向师父请教。”

僧祐问道:“不知官太还有什么事要询问?”

刘齐氏说:“朝廷过去宣扬儒教,说儒学怎么重要,现在法颖大师又讲佛教多么重要,不知儒教和佛教是否可以相容?学习儒学同学习佛学是否可以兼得?”

僧祐见这位官太态度恳切,便回答说:“官太,儒学博大精深,受用无穷。佛教主张‘三报’,劝人为善。三报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善人、恶人当身受报叫作现报;善人恶人当身不受报,来生一定要受报叫作生报;还有一种叫后报,一个人做了善事或恶事,要经过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到报应,这叫后报。佛学的‘三报’同儒学的‘仁政’并不矛盾。佛教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佛家的学生。”

刘齐氏听了僧祐的解释,觉得这佛教高妙,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刘勰侧着耳听僧祐的解析,并不说话。刘齐氏知道她的儿子刘勰一贯受儒教影响,有时还会同母亲争论。刘齐氏想从僧祐那里找到调和两教的答案。她接着又问:“师父,我还想问个问题,不知道儒道和佛道是否可以相融,是否可以两学合用?”

僧祐听到刘齐氏的问话,觉得这刘齐氏不简单,她提出的问题正是当时儒佛两教争论的焦点,于是反问道:“官太,你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刘齐氏没有多加思索便回答道:“我有个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向儒家学了不少经典礼教之学,我想让他也学学佛道,不知道日后有无机缘,到建康那边向高僧学些佛道。”

僧祐听后信口回答说:“你家公子学了儒教,现在又想学佛,很好呀。贫僧已经出道开始收徒了,如果贵公子愿来建康定林寺学佛,贫僧当十分欢迎呀。”

听了僧祐的回答,刘齐氏当即把身旁有些腼腆的刘勰拉到前面,对僧祐说:“小师父,这是我家儿子刘勰,以后如有机缘当投奔师父门下。”

刘勰当时学着大人施佛礼,双手合十,向僧祐致谢。

僧祐是个礼节周到之人,也双手合十回礼道:“阿弥陀佛!不必客气,不必客气,以后如有机缘,欢迎你到建康定林寺来呀!”

刘勰母子俩都双手合十,默念着:“阿弥陀佛!”

这就是刘勰初识僧祐的一次机缘。几年之后,刘勰果然到建康定林寺投奔僧祐,那是后话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