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

吕洪年

《六洞山传说》是一本融故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通俗小说。它取材于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六洞山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采用传统的演义方法,拓宽记事、写人和绘景的领域,增添了不少新的生活内容,是一部雅俗共赏、可读性较强的文学作品。

六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兰溪市东郊,与金华相毗邻。山中因有涌雪、紫霞、呵呵、无底、漏斗、白云六个景色各异的溶洞而闻名遐迩。1982年开发伊始,又新发现一个“太虚幻境”式的玉露洞,更增添了景区的美名。它以秀峰并起、林木苍郁、洞府幽深、景致清雅而称奇。山上有始建于后唐长兴(930—933)年间的栖真寺,并珍藏佛教《大藏经》梵箧本6367卷,成为吸引海内外游人来此休闲度假、登山揽胜、涉水观景的胜地之一。

就在六洞山开发之初,我应兰溪市旅游部门的邀请,参加了涌雪洞、玉露洞的取景定名和导游解说词的撰写工作,当年我就向外界推介地处山麓腹地洞源村的“赵四小姐(绮霞)故里”、山中已经修缮一新的“霞客故道”和位于附近白坑村的“徐霞客居屋”。事后,又于1993年与当地蒋应刚、施怀德两友编写《六洞山揽胜》一书。因有这一层因缘,浙江大学出版社徐婵女士和本书作者赵宝珍先生热情地请序于我。

我粗粗浏览此书,深感长期生活于当地农村的文艺爱好者赵宝珍先生编撰这样一部演义小说,是不容易的。他花费了很大的心力。我们只要比较一下1982年我在六洞山采风时从当地老农口中记录的传说故事稿,便可知他的这部通俗小说不仅仅是对民间传说故事的整理加工,而完全是一种“源于民间”而又“高于民间”的创造性劳作了,其中既融进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验,又吸纳了他对新时期现实生活的领悟与感受。兹将我当年的记录稿录于后:

《涌雪古泉》

涌雪洞的泉水,汨汨涌流,干旱不枯,雨涝不满。说起这古泉的来历,有个传说:

从前,上八洞神仙铁拐李,为试探人心,变个乞丐,来到人间云游。这天,他到了狮子岩下的山坑,口渴了,便向村里人讨水喝。村里有个人,家里虽富,却吝啬,说:“我住在山里,烧水不容易,水要人挑,柴要人砍……”不给水喝。

铁拐李气得没办法,转身走了。不一会,他又转了回来,想再试一试,说:“山里人家行行好,讨一口水喝。”这人一见,又是这个讨厌的乞丐,便生气了,说:“那边有的是泉水,你去喝个够吧!”铁拐李一听,心想:你这人心也太坏了,讨点水都不肯。好!我就不让你有水喝!他拿起手中拐杖,往地上一捅,捅出许多窟窿,泉水就流到山下去了。

第二天,铁拐李来到洞源村,见到一个老妪,挑着一担东西在山路上走,他知道她是给山里挖石灰的儿子送饭,也就装着口渴的样子,上去讨水喝。他想试一试老妪的心。

老妪见有人来讨水,便说:“我们这里干旱没有水,水要到五里路外的山坑去挑,我这是给儿子送饭,篮里有壶酒,你就解解渴吧!”铁拐李接过老妪的酒,“一骨嘟”喝了个够,心里受了感动,说:“谢谢你了,老妈妈!有恩就要报答,往后你就不用再到山坑去挑水了,我给你挖口泉,叫你用也用不完!”说完,拿起拐杖在一块大石崖下一捅,一股清泉就汨汨地流出来。这就是现在涌雪洞地下长河流出的泉水。

这泉水也真稀奇:冬天暖来夏天凉。冬天可以当茶喝,夏天似雪水般冰凉。据说,这是因为泉水下面有一口硕大无比的锅,冬天有神仙在那里烧火,夏天有神仙在那里摇扇。

读过这篇老百姓口述的材料,再来读赵先生的小说作品,便知两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魅力的天壤之别了。具体地说,这部《六洞山传说》,在以下几方面是值得肯定与称道的。

一是以民间传说的解释性特征取胜,使之附丽于奇特的景观,以增加游览的意兴。

凡是到过六洞山景区的人,无不为涌雪洞“地下长河”水陆兼游的奇特景观所叹服,人们在惊叹之余,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历史渊源又是什么?这当然有科学的解释,诸如“由于地壳运动,岩层褶皱上升”,“至50万年前的更新时期,酸性水溶蚀石灰岩,重新结晶而成千姿百态”等等。这种解释当然令人信服,但即使出现在导游口中,也难免意味索然。而民间作者和今天的赵先生却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情趣,创造出自己的解释性故事。故事中的所谓佛、道、神、仙,不过是由有奇功异能的凡人变的;一些珍禽异兽,也无非是想象中的夸张说法。这种故事一经产生,便如“蛹之化蝶”,即能到处飞扬与传播。这便是六洞山之所以有这许多民间传说故事的原因了。

本书的作者赵宝珍先生,既是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的传讲者,又是积极热心的创编者。开卷首章《狡蛟龙背信弃义钻山洞,铁拐李惩恶扬善引甘泉》,便将《龙向公鸡借角》的民间童话与《铁拐李试心》的民间仙话结合起来,并串连在一起,演绎成一篇近万字的通俗小说,从而使景区平添神奇的色彩,又“寓教于乐”,让读者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故事的同时接受道德上的教化与感染。

二是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实与丰富故事背景的生活内容,既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又富于厚重的现实感,读之意味无穷。

演义小说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体裁,它不仅情节曲折动人,奇异而可传示;同时又通过叙述事件而使脉络清晰,通过描写而使场面逼真,通过抒情而使作品富于情感,通过对话而使作品主角形象鲜明,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

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当地农村,熟悉生活,对当地的人、事、景、物有较深刻的体验,因而无论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特别是人物或拟人化的心理刻画与栩栩如生的对话,都如山泉流淌,出于自然而不矫揉造作。其中还时不时地穿插诗歌、联语,更使作品增加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作者虽然文化水准不高,但用心良苦,造诣不凡。

三是以民俗文化元素来衬托与渲染朴素的乡土情怀和传统的道德理念,诙谐风趣,能起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

所谓民俗文化,一般是指由各地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所造就的,并长期为广大民众所享用和传承的风尚性、习惯性文化。它的具体元素有很多,主要有祭祀、仪礼、节日、禁忌等,以信仰的内容居多,如本书第一章所涉的神话、仙话、结拜、生肖属相、相生相克等等。它们的来历、缘由虽然一时讲不清楚,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学问很深。在这些民俗文化元素背后,往往寄寓着好与坏、善与恶、贫与富、荣与辱等等朴素的乡土情怀和传统的道德理念,起着一定的教化作用。

例如,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龙向公鸡借角,蜈蚣多嘴,帮了龙的忙,使公鸡生怨。这是民间童话,却不是民间作者信口胡编的,它有一定的生态学依据。据我的阅读所及,在东晋人葛洪所著的《抱朴子・登涉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南方多蛇害,人们在进入山林时,往往用竹管装上活的蜈蚣,到了有蛇的地方,蜈蚣必然要在管中跃动,因此便可事先加以防范。而龙,便是由蛇为基调加上其他一些动物的特征而虚拟的,所以龙的“镇物”也便是蜈蚣。人们今天所见杭州余杭区端午龙舟上的装饰,舟前是龙头,舟尾必然是蜈蚣。人们世代传承,信以为真,以为不如此装饰,难免翻船和塌堤。本书写到江南建桥、筑堤的风俗,也是如此,书中这样写:

龙、公鸡、蜈蚣,三个结义兄弟从此成了怨家。后由于蛟龙失信,公鸡对多嘴的蜈蚣恨之入骨,至今公鸡的后代见到蜈蚣的后代,还是毫不留情地一口把它啄了。而那蛟龙,虽然并没把誓言放在心中,但由于它愧对二位贤弟,心亏不安,从那以后,提心吊胆,总觉得蜈蚣要来钳它的双眼,因此见了蜈蚣就远而避之。后人抓住它这一弱点,在造桥和修堤坝时,都要安装上一条铁蜈蚣,如出龙发大水,龙就不敢对着铁蜈蚣正面来,会绕道而行。

这说明民俗文化中的信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也不是一般所说的迷信,而往往吸引我们去作进一步探寻。从以上分析中,可知这部通俗小说有其独到之处。其余几章也可借此一斑而尽观全豹,由此也可见出作者的功力与素养了,这是十分难得的。

2011年5月1日

于浙大西溪北苑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