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先驱——贝加斯塔夫兄弟 The Beggarstaff Brothers

极简主义先驱——贝加斯塔夫兄弟 The Beggarstaff Brothers

詹姆斯·普莱德(1866—1941年)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英国伦敦;威廉·尼科尔森(1872—1949年)生于英国纽瓦克市,卒于英国伦敦。

首批向功能主义者展示现代派艺术魅力的设计师。

尽管贝加斯塔夫兄弟只创作了12幅招贴画,但是他们对于之后的数代设计师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与称霸19世纪末的新艺术派、维也纳分离派、青年风格截然不同,不强调招贴画的装饰性。

当法国沉醉于塑造高贵纤细的女性形象和难以驯化的自然形象时,一批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在英国兴起。詹姆斯·普莱德(James Pryde)和威廉·尼科尔森(William Nicholson)化名“贝加斯塔夫兄弟”,设计了一系列出色的招贴画。不同于新艺术派、维也纳分离派、奥博利·比亚兹莱和威廉·莫里斯,这对连襟彻底摒弃了纷繁复杂的表面装饰。他们呈现了一个极端简约的插画世界,为30年后德国极简主义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请注意,贝加斯塔夫兄弟仅在1894年至1899年为期5年的合作中就成功塑造了极简主义形象。

普莱德和尼科尔森都学习过绘画,他们决定以“贝加斯塔夫兄弟”的笔名成立一家商业招贴公司。这个名字在英文中寓意“坚固、纯英式”,但事实上,它只是借用的一个动物饲料的牌子。这对连襟之所以想要开办一家商业招贴公司,是受艺术家、社会学家威廉·莫里斯的影响,后者认为人人都有感受美的权利。尽管如此,贝加斯塔夫兄弟的风格却自成一派,他们摒弃了莫里斯自然的装饰和极端保守主义的风格,更倾向于简单的形体,特别是简单的人物形象。他们的许多作品巧妙地利用正反空间和纸张的留白,使主体独立于空白之中,不加任何叙述性的说明。

无衬线体

无衬线体是一种笔画收笔处没有衬线的字体。它可分为人文体、现实体、过渡体、几何体和怪诞体。其中Helvetica体是标准的无衬线字体。

为了节省开支,普莱德和尼科尔森采用廉价的纸张和相对粗糙的蜡纸来绘制招贴画,然后人工上色。他们使用的颜色十分有限,一般只有红色、黄色与橙色,因为他们认为这三种颜色在英国常见的下雨天和大雾天中,能更有效地穿透出来。为了增强清晰性,他们还采用了蜡纸刻的无衬线体文字。

他们最成功的作品可能要数1894年为《哈姆雷特》设计的极简主义招贴画。画中,孤独的王子与招贴的极简主义风格交相呼应,完美地诠释了莎士比亚作品中内在的忧郁。然而,他们的问题在于客户很难看懂和读懂他们的设计。在1895年为朗特里糖果公司的一款热巧克力饮料设计的招贴画上,他们只画了三个上下相垒的毫不相干的人物,启发厂商搞起了猜测招贴画的意思的竞赛。

这幅戏剧招贴画充分展现了贝加斯塔夫兄弟的高超技巧:色彩有限却十分奏效。

尽管作品在当时看来有些离经叛道,但是他们的确向功能主义者展示了早期现代派艺术的魅力,也激发了街上匆匆而过的行人对于招贴画内容简单易读的关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