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

序言 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

贾建京先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他的能力、他的职业,尤其是他的坚持,还有那份源自心底的虔诚和敬畏,使得他的言行与众不同。所以,就有了这本《西洋镜框中国心》。他是在用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看香港,客观、冷静、坦诚。书中既有大事也有小情,还有“忽闻”“暗问”,更有“闲度”。因此说,本书是了解香港特定时期的一份“快餐”读本。

之所以称之为“快餐”,是因为贾先生的文章篇幅精致,图文并茂,不及半盏茶的工夫,就可有滋有味地“饱餐”几篇,既“可口”,又见微知著。透过贾先生的文章和摄影作品,我们看到了特定时期下的香港唯一且不可复制的一些人物、场景、事件,乃至喧嚣与骚动,还有一种还原的力量和持久的渴望。有的文章看似寻常平淡,实则有情有义,有的开门见山,有的娓娓道来,有的戛然长鸣。或文或图,有如散落的珠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五光十色,没有粉饰和镶嵌,一切都是自然的,充满着真性情!有的人是在用技巧表达或是讲究表达技巧,有的人是让亲历和思想一起升华并融合在一起。贾先生属于后者。

《西洋镜框中国心》是有温度的。贾先生说:“做驻外记者的保险绳可不是系在腰间的,而是系在心间的。”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他一如既往,执着、坚守,责任感在经常,使命感在日常,不矫揉造作,有个性地活着、行走着。摄像机既是他的笔,又是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看到了“鲜为人知的香港”“千奇百怪的香港”“独具特色的香港”“让国旗插遍香港的人”“咖啡飘香的香港”“形形色色的香港”“畅通无阻的香港”“值得骄傲的香港”,还有璀璨烟火映照的香江……

透过这只眼睛我们看到,香港的大人物并不是高高在上,平凡市民更是呼之欲出,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缕海风都是那么鲜活和生动。贾先生说:“在香港感受不同,就要换个角度看香港,多一份对香港的了解,对香港的看法也就更加客观。”其实,《西洋镜框中国心》只是贾先生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一个缩影,不一样的香港注定与贾先生不离不弃。

缪金华

2017年12月2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