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我童年生活在华北平原北部的一个有天然温泉的村庄,它虽不是最美的,但在我心里永远是扎根最深的地方。数年后,从我拿起笔杆子那天起,就告诉自己,言不由衷的文字不要写,要像村子里冒出来的仙气朵朵的温泉水一样,带着暖人心的温度,像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一样,用自己细腻的内心和对文学自由真诚的态度,写出生活的深意和对世间的深情。

你看的这本书,书中汇集了我从小到大捕捉到的难忘瞬间和对生活前瞻的来日方长。这本书可深读、可浅读,能让我们将心态变得更和缓,周而复始,从容放松地过好当下。如我喜欢读老子一样,一种“逍遥”的精神状态,总能在现实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那平衡应是对自然、人、物等态度的包容,领悟活在岁月的民间里,那些鲜活的生灵们存在的意义,也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吧!

这让我不由怀念起那些走过的荏苒光阴,眷恋甜美的儿时依稀如旧。记得,童年时一个黄昏的傍晚,我从村边鸣虫声声的菜园子摘了西红柿回家,土路边的月季、大丽花盛开,远处传来犬吠,我伴着村巷两旁的幽幽花香,走过一户户袅袅炊烟的农家,闻听从低矮的墙头那端传来道着家常话的主妇的声音,切菜、熬粥、锅碗瓢盆触碰的声音……亲切地接触着村庄里朴实美好的自然环境。至今种种意象仍烙印依附于我的心中,它们好像主宰着一个村落的生气永不息,在荡起一波波流连眷恋的感觉时,总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一直保持着简朴的思想,为许多修心的嗜好建立起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观。

书中记录了儿时我与京剧、书画的缘分,长大后去村里淘老物件的难忘经历,以及去山里收民国时期戏箱子时的心跳回忆,陪爷爷追忆六十多年前看马连良、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大师演出时的情景;还写了马连良的琴师李慕良之子李祖铭老师的故事,对走出家乡的画家刘凌沧老先生画作的欣赏与感悟,及乡村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和父亲做裁缝时的种种有趣之事……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文的敬畏,美好的童趣、诙谐,又不失哲理的深度。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都说有谁还在看纸质读物,网上应有尽有,想找点什么很快就能翻出来。这话听起来在理,可网络再发达,能带给我们一本书握在手中让人慢下来、静下来的心境吗?

无论你在何时何处遇到这本书,那都是我们之间的缘分。期待你和喜欢的人一起分享它,因为这里有太多的真情流露和时空最深处的记忆。你会看到字里行间缭绕着一种纯真干净且不失文化内涵的精神根络的延伸。在感受文字间真性情的同时,仿佛会更深入地体会到,我们经历生活中的那些酸甜苦辣无不在淡淡的烟火中慢慢升腾、包浆。就像我们可以穿最朴素的衣装,吃最简单的饭菜,但内心始终存留气节,帮我们抵御人情冷暖。

让我们一起念着好听的家乡话,回到曾经那些难忘的岁月,重遇那些人、那些事。

如果我的文字可以给你带来些领悟中的一个含笑点头,或是于百忙之中让你发了会儿呆,暂且获得解脱、抚平了内心的浮躁,那便会令我感到万分欣慰。我们何不停一停急切的内心,抱起一本书让身心都踏实下来?对文字的共鸣会让我们不知不觉拿起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勾勒出自己的心怀,真切地和书中文字隔空交流,并达成内心的一份知足平和(书页中有一些留白,主要是想给看到这本书的你,随意记录下你心底想说的话)。

朋友,别忘记人生还是有许多好玩有趣的事物,等我们去发现来滋养我们的生活。不妨,炉前沉醉,茶一杯,酒一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把生活的好态度修成人生的真境界,相信瑞景会兆得来年足。

如果,你能抱着这本书渐渐进入梦乡,那将是让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愿《和好玩的事物打成一片》暖到你的心窝里,也热到你的心尖上。

庚子年初写于慈枫小筑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