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和提高

钟振振:
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和提高

image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前四名分别是:1.德国。2.阿根廷。3.荷兰。4.巴西。将这一结果与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各国注册球员的数据对照着看,很有意思。冠军德国,注册球员数约630万,也是世界第一。季军荷兰,注册球员数约110万,居世界第八。第四名巴西,注册球员数约210万,居世界第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普及与提高程度与总体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哪个国家的“足球人口”多(狭义指“注册球员”,广义则可包括“非注册球员”),哪个国家的足球水平相应也会比较高。当然,这不绝对,名次顺序可能错上错下,但相去不会太远。

当代诗词创作的提高,也离不开普及,离不开作者的基数。当代诗词的作者队伍究竟有多大?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毛估估,就算100万吧。但全国有13亿多人,平均1300人中才有1名诗词作者,不能算多。因此,普及工作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级领导要看到这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有条件的领导干部可以身体力行。唐代“诗豪”刘禹锡在写给白居易的诗中说:“苏州刺史例能诗。”(《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诗)如果我们各地的省市委书记、省长市长,也爱写诗词,能写诗词,岂不善哉!没有条件的也应乐助其成。领导重视了,还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要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经费去做这件事。这项工作,还应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课本里加大一点古典诗词的分量,在各种升学考试试卷乃至于高考试卷中加入一点与诗词创作有关的内容,哪怕只有10分、8分,举手之劳,事半功倍,相信它将对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起到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诗词创作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与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不仅对中文系的学生,对外语系,对政法经贸、理工农医等一切学科的学生来说,都大有裨益。况且,诗词教育所需要的经费支出很小,几本好书而已,并不会扩大,甚至反有可能缩小城乡(或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青少年间获取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普及与提高,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不成比例。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亚军阿根廷,注册球员就只有33万,居世界第27。他们取胜的法宝,并不是“人海战术”,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这对我们的当代诗词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看来,“作者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作品质量的提高”一说,并不十分靠谱。还得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而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高,就是要出名家,出精品。怎样才能出名家,出精品?不妨仍以足球为喻:

其一,要办好各种各样的诗词大赛。足球有“世界杯”,有“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诸联赛,故“球星”辈出。当代诗词创作赛事,现在每年都有。但数量还可增加,规模还可扩大,级别还可提高。仅有省、市等地方级的赛事还不够,应有国家级的大赛。大赛的初审专家与终审评委,都应遴选品德高尚,才华出众,既有学问,又有见识,且有较高创作水平的行家里手来担任。评委就是裁判,品行不端,徇私舞弊,“吹黑哨”的人固然要不得;为人虽然正直,做事虽然认真,却无真才实学的人,也不可聘用。因为他们只能保证程序的公正,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在绿茵场上,有不少裁判主观上虽也力求公正,但由于种种原因判罚失误,最终导致了强队被淘汰出局的悲剧性后果。评委之选,可不慎哉!当代诗词创作赛事的各级评审者,其眼光与水平的高下,至关重要。大赛如不能优胜劣汰,甚至相反,劣胜优汰,那就会误导广大作者,把鱼目当珍珠。裁判的业务水平低,高手就不来参赛了。如果尽是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球员参赛,那还有“世界杯”以及“英超”“西甲”诸联赛的精彩纷呈吗?那世界足球的技战术水平还提得高吗?

其二,要办好各种诗词社团以及诗词刊物。世界各足球大国强国,都有为数众多的足球俱乐部。德国约有2700个,阿根廷约有3400个,巴西约有2900个,荷兰更多至4800个。而办得成功的俱乐部,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员。这些教练员,许多都是退役的球星,不仅个人技术好,而且有实战经验。我们的诗词社团,就相当于俱乐部。我们诗词刊物的编辑,就相当于教练员。纵观那些有名的俱乐部,何尝没有高官领衔、大贾操持?但那些高官、大贾,并没有蠢到亲自去当教练与球员。他们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只管集资、斥资、请教练。至于“过程管理”嘛,就放手让教练去干了。教练干得不好,让他“下课”便是,换能干的来干。我们现在的各级诗词学会,也有不少是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以及热心于此的企业家在当会长、副会长。当然,他们之中颇有一些懂诗词、能创作的。但只爱好却不擅长的居多。这不要紧。只要肯学,锲而不舍,总能够提高。就怕缺乏自知之明,架不住那些爱他们、怕他们、有求于他们的人,围着他们说“您比城北徐公还美”!一旦被这些“坑爹”的奉承话说晕乎了,真以为自己美得不行,那可就万劫不复了。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被推到这个岗位上。要选真正有鉴赏水平、有创作实力的诗人来当助手,来管业务,来编刊物,也就是来当“教练”。注意!我这里是说“真正有鉴赏水平、有创作实力的诗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诗人,哪怕他是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或相应级别的研究员、编审之类,也不管用的。教授、研究员、编审等所谓“科班出身”的人,不会写诗词,或虽写诗词,却写不过社会各界那些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优秀诗人的,比比皆是。还有,诗词刊物不必办那么多,出那么勤,不要迁就会员的虚荣心。“教练”还是严一点好,严师出高徒。刊物用稿要有底线,太平庸的作品不发。拿节省下来的办刊经费办培训班,请名师讲课,提高会员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岂不更加实惠?

其三,接着上面的话头说,就是要多办并办好各种诗词创作培训班。世界各足球大国强国,往往有足球学校。不少联赛俱乐部,也办足球培训班。对“普及”而言,这也是“提高”,可以说是“普及式提高”或“普及型提高”。这类培训,不能不讲理论,但也不能讲“空头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具体作品的讲评。要针对学员自己的作品,指出那些地方写得好,那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以及怎样把不好的地方改好。在讲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带出理论来,那理论便不是“空对空导弹”了。总之,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讲实际操作,在讲操作的同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这方面,中山大学中文系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他们成功地举办了三次暑期诗词学校,培训、提高了全国大学生、研究生中一批诗词作者。中国诗教学会举办的历届世界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获奖作者中有不少是中山大学暑期诗词学校培养出的诗词创作精英)。办好俱乐部,带好球队,教练是关键。办好足球学校或培训班,教师是关键。我们现在不缺好教练、好教师,缺的是对诗词创作培训班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的认识。何以见得?只要统计并比较一下,我们花在办刊物和办培训班这两个方面的经费支出,孰多孰少,就可以知道了。

结论: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与“提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人双足以行地、鸟两翼而飞天。“普及”是“提高”的树根,“提高”是“普及”的树冠。只要我们认清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地予以人力投入,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相信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当代诗词创作定能稳步而均衡地发展、推进,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个诗歌高峰必将出现在人们眼前!

附注:本文用了一个常见的典故,见《战国策·齐策一》。原文如下: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