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
也谈诗词的大众化
中华诗词千百年来一直家弦户诵,广为流传。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也无论王公贵胄,还是山野村夫,皆能信口成诵,倒背如流。其生命之旺盛、精魂之永恒、神采之飞扬,均空前绝后,旷古未有也。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等等,无不耳熟能详,妇孺皆晓。这些经典诗词早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心路历程的最好见证。
诗词走向大众化,我以为:
一在作品自身,故作品之语言、内容、风格、意境、趣味等均须符合当下之阅读习惯。而其中又以诗词语言首当其冲,应为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凡在坊间里巷口耳相传之不朽佳作,其语言必清新晓畅,浅显易懂。古人谓好诗流转如弹丸,须浏亮明白。古人之作尚能如此,更何况我等后生小子乎!然明白如话也并非一例浅显、淡而无味,而是言浅意深,雅俗共赏。一如清人刘熙载所云:“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艺概·诗概》)如放翁《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诗简单明了,流畅自如,但又意在言外,理在其中,故能发人深省,予人深思。如此亦俗亦雅、宜浅宜深之作品,始能长唱不衰、传之深广矣!(另外当代诗词的内容、风格、意境、趣味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论述)
二在社会引导。自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诗词便突遭横祸,备受摧残。及至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传统诗词才得以再见天日,浴火重生。但由于历经百年之冷落,文化主管部门一直以新诗为文学主体的根本意识并无太大改观,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也未把诗词创作纳入学生课程,宣传部门也只是把传统诗词作为古代经典的象征性存在而已。尽管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两次下发文件,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但各地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明显。
诗词要走向大众,走向社会,依然任重道远,使命艰巨,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努力和奉献。首先文化主管部门应该摒弃陈见,把诗词创作纳入主流文学范畴。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题、开播专栏。去年由国家教育部主导、中华诗词学会负责制定的《中华通韵》近年有望公布实行。《中华通韵》的颁发,将为诗人用韵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也会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诗词创作队伍中来。为此我们推断,不久的将来诗词创作一定会进入国家教学大纲,进入大中小学课堂,使万千学子接受诗词生态的陶冶。诗词创作也只有进入国家教育体系,才会迎来诗词真正的繁荣和诗词的大众化。否则诗词再热,也只能局限于圈内,而不见于圈外,更不用说全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