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讹传讹的萧景墓

以讹传讹的萧景墓

南京的六朝陵墓石刻中,位于栖霞区十月村农田之中的萧景墓石刻,是最为知名的一处。因为它就在栖霞大道边上,四周是一片开阔的田野,无遮无拦,车来车往,很方便寻访。

萧景(477—523),字子昭,是梁武帝萧衍叔父萧崇之的儿子。这样论起来,他应该算是萧衍的堂弟。梁朝建立之后,他很受梁武帝器重,虽然不是亲兄弟,却非常受信任。很多军国大事,梁武帝都跟他商量。梁武帝还派他驻守军事要地,掌权领兵,独当一面,待他跟亲兄弟一样。可惜,普通四年( 523)他就去世了,享年才四十七岁。他生前曾受封为吴平县侯,死后追赠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所以,史书上又称他为“吴平忠侯”。他是在郢州刺史任上去世的,初葬于江夏(今湖北武汉),后来才迁葬建康(今南京)。

萧景(昺)墓前石柱

除了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辟邪,萧景墓前还有一根石柱,巍然立于田野之中。石柱通高6.50米,柱围2.48米。柱头有一个圆盖,有覆莲纹的装饰。圆盖之上,屹立着一只小辟邪,头顶蓝天白云,高瞻远瞩,作长啸状。石柱雕刻隐陷直刳棱纹24道,有点像罗马柱。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个长方形柱额,可以看出是汉代碑额的变形。上面反刻着“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虽然是反书,但字划清晰,结构严整,堪称书法精品,肯定出自书法高手。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书体,称为“反左书”。从墓葬形制来推测,当时神道两侧应该树有两根石柱,东西相对,一正一反。既然这根柱子刻的是“反左书”,另一根现已不存的柱子上,刻的应该是正常书体。

这个墓的主人是萧景,各家旅游手册上是这么说的;历来出版的南京六朝文物书籍,也是这么介绍的;景点现场的说明牌子,还是这么标识的;可谓众口一词,无可怀疑。其实,这是一个相沿一千多年的讹误。

实际上,墓主的本名是萧昺。“昺”字读作bǐng,是明亮的意思,与他的字“子昭”的意义正相对应。唐初,姚思廉编撰《梁书》的时候,为了避唐王朝的讳,把“萧昺”改成了“萧景”。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名叫李昞,“昞”也可以写作“昺”,所以唐朝人碰到这两个字都要避讳,甚至碰到其中的构件“丙”字,也会为了避讳而改作“景”。在唐代石刻中,经常可以看到把干支中的“丙”改作“景”的,就是这个缘故。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梁书》卷二十四《萧景传》第一条校记,就指出了萧景讹名这个问题,还另外提出一条证据:《弘明集》中有一位曾经参与当时最热门、最前沿的“神灭论”辩论的卫尉卿萧昺,就是这位萧景。根据《梁书》本传,萧昺当过卫尉卿,时间就在天监五年;本传又说他“雅有风力,长于辞令”,也完全吻合。后来,李延寿撰《南史》,同样为了避讳而改作“萧景”。萧景的讹名,就随着这两部正史而以讹传讹地流传开来了。唐朝早已成为历史,唐朝以后的人早就没必要避讳,可是对于萧景回改本名这件事,大家似乎都不太关心。

曾经有一些机会来到人们面前,却都转瞬即逝,没有被抓住。宋代人就已经注意到这个神道石柱,南宋人张敦颐编《六朝事迹编类》,在“坟陵门”中列入《梁吴平忠侯墓》,已称墓主为“萧景”,并引《南史》为证。周应合编《景定建康志》的时候,也记录了萧景墓,同样引《南史》为证。这两本书都把萧景的字“子昭”误作“子照”,名弄错了,字也没有写对,元代的《至大金陵新志》却“照单全收”。总之,“萧景”说的始作俑者是《梁书》和《南史》。如果说,方志类文献不做深考还情有可原,那么到了清代,情况就不一样了。乾嘉时代一大批严谨而博雅的学者居然没有查勘《梁书》和《南史》,就有点匪夷所思了。钱大昕撰《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赵绍祖撰《金石文钞》、洪颐煊撰《平津读碑记》,皆径称作“萧景碑”;南京本地人严观编《江宁金石记》、清代金石学大家孙星衍编《寰宇访碑录》的时候,也都没有深考,仍然用“萧景”这个名字来称呼南朝这座神道石阙的主人。萧景讹名的影响,就这样从正史而漫延到文博考古界,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是时候纠正这个讹传,还“梁吴平忠侯”以萧昺的本名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