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仙鬼之诗必出于宋及宋以后人之手者
仙鬼之事,本属荒唐,而古人或信之。《全唐诗》卷八五六至卷八六七所收仙、女仙、神、鬼、怪五类诗,所出有二,一为小说家著作,一为神仙家(即道教)著作,其中多有后代诗混入,但区别极其不易。本文仅就有较确切证据者予以鉴别。分两节,本节考证所托名之生人实已入宋的“仙鬼”诸诗。任生、贺公、曹文姬等作,《全唐诗》不收入仙诗,索其本事实相类,故亦列本节。
9.1 任生 《全唐诗》卷七八三收其《投曹文姬诗》一首,原注:“文姬,长安中娼女,工翰墨,时号书仙。”据此,似任生亦为武后长安中人。按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二《书仙传》云:“曹文姬,本长安娼女也。……求与偶者,不可胜计。……有岷江书生,客于长安,闻之喜曰:‘吾得偶矣。’……遂投之诗曰(略)。女得诗,喜曰:‘此真吾夫也……’家人不能阻,遂以为偶。”后二人常相携吟诗,五年后升天成仙。传中述升天前事云:“朱衣吏持玉版朱书篆文,且曰:‘李长吉新撰《玉楼记》就,天帝召汝写碑,可速驾无缓。’家人曰:‘李长吉唐之诗人,迄今三百年,焉有此妖也。’女笑曰:‘非尔等所知。人世三百年,仙家犹顷刻耳。’”传末云二人升天时,“观者万计。以其所居地为书仙里。长安小隐永元之善丹青,因图其状,使余作记,时庆历甲申上元日记。”此传系刘斧移录他人之作,作者不详。甲申为庆历四年(1044)。自李贺之卒,至此传写作时,仅约二百三十年,三百为举其成数。如传述,任、曹之事约在其前不久,自应归宋人。后人将“长安娼女”讹成“长安中娼女”,遂误归唐人。刘斧所录,为今见任诗的最早出处。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卷上引《丽情集》,载此较略,无时代。《唐音统签》卷八六七收入,云出《丽情集》,殆即据《绿窗新话》转引。
9.2 贺公 《全唐诗》卷七九五录其诗二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名下注:“石晋兵部。”按《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九引《王直方诗话》云:“张嘉甫云,余少年见人诵一诗,所谓‘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不知何人语。元符三年(1100)过毗陵汪迪家,出所藏水部贺公手书,乃知此诗贺所作。世俗以为他人,非也。贺天圣(1023—1031)中为郎。真宗东封,谒于道左。元祐(1086—1094)初,其二弟逾乔者来京师,云贺尝于泰山望见东坡,意甚喜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八所引较略,“水部”二字上多“晋”字。自石晋至真宗东封,中间约八十年;自真宗东封至元祐初,又近八十年,以一人之享寿,似难存活如此长久。当从“天圣中为郎”之说为是(原叙事颠倒,东封在天圣前)。元于钦《齐乘》卷六谓贺为琅琊人,“真宗东封,谒于道左,自言晋水部员外郎,盖仙人也”。则称晋人实出贺之狡黠。《全唐诗》作“兵部”,未详何本,当因传误而致。新旧《五代史》无贺事迹。项楚《敦煌文学杂考》(收入《敦煌文学丛考》)谓二句又有贺知章、冯道、王梵夫作三说,并以为最初可能是王梵志诗,然所据仅为《施注苏诗》卷二〇引《鉴戒录》,今本《鉴诫录》并无此二句,显属传误。
9.3 曹文姬 《全唐诗》卷八〇一收其《题梅仙山丹井》句。按文姬为宋中叶所谓书仙,详前任生条。此诗不见前引书,出处待查。
9.4 沈廷瑞 《全唐诗》卷八六一收其诗四首。按廷瑞,高安人,南唐吏部侍郎沈彬子。其卒年,《郡阁雅谈》(《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四引)以为在雍熙二年(985),《雅言杂载》(同上引)则作“兴国中”,未详孰是,其为宋初人当无可疑。《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作“淳熙二年化去”,“淳”为“雍”之讹字。所录四诗,仅出自《江南野录》卷六的《答高安宰》为其在南唐时作,其馀三首均出后人伪托。《赠僧昭莹》,出《郡阁雅谈》,云为其化后二年始作;《寄袁州陈智周》,出《雅言杂载》,云为其化后数年作;《垄穴遗诗》,原注出《华盖山事实》,此书全称为《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见《正统道藏》,为元人所作。沈诗见卷五《沈道者传》,云昭莹得于其墓穴之中,其为伪托可无疑。
9.5 张白 《全唐诗》卷八六一收其诗三首,小传云:“张白,衡州人。少应举不第,入道。常挑一铁葫芦,得钱便饮酒,自称白云子。忽一日死,葬武陵城西。经半载,有鼎州官扬州勾当公事,遇于酒肆,同酌数日。众闻之,开验其棺,一空。有《武陵春色诗》三百首,今存其一。”此传系节录《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四引《郡阁雅谈》,“衡州”为“邢州”之误。三诗亦出该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一九《舆地考》载,唐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鼎州。张白当即为此前后人。“勾当公事”,亦为宋人常用语。熙宁元丰间张师正撰《括异志》卷六,据柳应辰(宝元进士)撰《祠堂记》录张白事迹稍详,前文所未及者有:字虚白,清河人。开宝(968—975)中南游荆渚。后“适武陵,寓龙兴观,郡守刘公侍郎墀、监兵张延福,深加礼重”。
9.6 段穀 《全唐诗》卷八六一收《市中狂吟》一首。按《括异志》卷七云:“段穀,许州人,累举进士。家丰于财。后忽如狂,日夕冠帻衣布袍白银带,行游廛市中,讴吟曰:‘一间茅屋……’庆历末病死,权厝于野。后数年营葬,发视但空棺耳。王允成承制在许州,亲见之。”穀为宋人,殆无疑义。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四节录而不言时代,且置唐人间,胡震亨因据以收入《唐音统签》卷九九四,《全唐诗》承其误,不云庆历病死事。
9.7 赵自然 《全唐诗》卷八六一收其诗一首,小传云:“赵自然,池州凤皇山道士。梦阴真君与柏叶,一枝九叠,食之,因不食,神气异常。”诗见《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题作《梦阴真君》。《皇朝事实类苑》卷四四(未注出处)云自然为太平州人,述其梦阴真君事较详,末云:“太宗召赐道服。后因病,食谷如故。”《宋史》卷四六一列入《方技传》,云自然本名王九,太平繁昌人,年十三入青华观为道士。后梦阴,食其柏枝,遂不食。知州王洞表其事,太宗召赴阙,亲问之,为改名自然。后放归。大中祥符二年(1009)复召至阙下,不久即以母老求还。其事迹甚详明,作唐人者误。
9.8 石恪 《全唐诗》卷八六五收其鬼诗《赠雷殿直》一首。按石恪,字子专,成都郫县人,孟蜀时画师。蜀亡,奉宋诏入汴京相国寺画壁。事毕乞归,卒于道。事迹详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中、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卷一、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三七。诗出《雅言杂载》(《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四引),为恪卒后,殿直雷承昊赴衡阳途中,遇其鬼所赠,时在雍熙二年(985)。诗为伪托无疑。恪既卒在宋初,诗当出北宋人手。《宋诗纪事》收入,是。
9.9 李煜 《全唐诗》卷八六六收其《亡后见形诗》,原注云:“贾魏公尹京日,忽有人来,展刺谒曰:前江南国主李煜。相见,则一清瘦道士耳。……怀中取一诗授贾,读之,随身灰灭。”按诗及注均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七(未注出处)。贾魏公即贾昌朝,仕仁宗朝,事详《王文公文集》卷八三《贾魏公神道碑》。其知开封府约在景祐、宝元间,时距李煜之死已六十年,显属托名之作。李煜亦入宋后卒。另《全唐诗》所收李煜诗词,亦间有入宋后之作。
总计本节所考,共指出误收诗十一首又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