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之门
说到贾府之门,必然要从黛玉说起。
话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早就听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黛玉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进城以后,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到,这是外祖母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门是建筑的入口,在我国封建社会,也是主人身份的标志,社会地位不同,门的形制也不一样。乾隆二十九年(1764)钦定的《大清会典》规定:“凡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亲王府的大门虽然是五间,但是只能开启中间的三间大门,两侧的尽间为槛墙菱窗。低一个档次的郡王府,也是五间府门,其下的贝勒府则只可以采用三间府门,而且只能是三启一了。再下的贝子府、镇国公、辅国公的府门虽然也都是三间。然而,在屋脊上却不能够用吻兽,只能够用望兽。以此对照黛玉眼中的“三间兽头大门”,说明宁国府的大门相当于清朝的贝子或者镇国公与辅国公府门的规制。“照样也是三间大门”的荣国府当然也是如此。
那么,什么是兽头呢?或者说兽头与大门是一种什么关系?兽头,即望兽,是中国古建屋脊两侧的构件。望兽与吻兽不同,二者虽然均为龙形,但是前者的头向外,故称之为“望”,后者的头向内,张开大口咬住正脊,故称之为“吻”。吻兽的形状以龙首为主,龙首由犄角、耳朵、眉、眼、口、舌、牙、卷毛、草胡子构成。龙尾卷曲于龙首的顶部,龙尾之下是仔龙。龙首的后部是龙腿、龙爪、爪毛。龙首的后上端是剑把,其后还有一只小巧的背兽。龙,毕竟是游弋于江涛云海的神物,因此要雕刻一只剑把,取将其固定之意。望兽也大抵如此,只是没有剑把,犄角改为铁质,高耸于龙首之上。由于结构的缘故,吻兽只能施于正脊,望兽除正脊外,还可以施之于垂脊的下端。简之,在等级上低于吻兽。因此,王府大门可以用吻兽,贝子和公的府门只能采用望兽。在《红楼梦》中,宁国公与荣国公,虽然不是宗室封爵,但是在爵位的等级上,与宗室中的公爵相类似,故而可以采取这种等级的构件。
同样是大门,王府之门可以称宫门,王府以下只能称府门,没有爵位的品官,即便是大学士,也不能称府,只能称宅,或第,其门只能称宅门,在名称上也要显示出不同等级。如果环境允许,在清代,王府的宫门之前还要构筑一处方形大院,在东、西墙上各开辟一座阿司门,设置石狮、灯柱、拴马桩与辖禾木——古曰行马。因为石狮的缘故,这处方形大院称狮子院。由于环境限制,不能设置狮子院的王府,往往在宫门的对面修筑一座巨大的影壁。贾府不是王府,因此不可能建狮子院,但可以在府门两侧放置石狮,而这样的石狮,只有贵族府第才可以,非贵族,不可以设置。
贵族的府门日常是不开启的,只在重大日子、重要人物来访的时候才打开,平常只走侧门,这样的侧门分布在大门两旁,东侧的叫东角门,西侧的叫西角门。黛玉进入荣国府时,“只进了西边角门”,便是这个原因。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在黛玉的视域里,才可以出现“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列坐于兽头大门之前的描写。在这样的门前,黛玉想的是:“这是外祖母之长房了”,再向西不远,便是荣国府的大门,同样是“三间兽头大门”。黛玉的“见”与“想”都只是单纯判断,没有更多心理活动,没有刘姥姥那样的压抑与心酸。第六回,刘姥姥带着外孙子板儿,来到“荣府大门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而后蹭到角门前”。同样的门,在黛玉的眼中,突出的是形制,是“三间”与“兽头”;在刘姥姥则是“大门”与“狮子”,突出的是狮子,作为大门附属物,狮子要放在大门之前。来到“荣府大门狮子前”,说明刘姥姥还没有接近荣国府的大门,便感到压力而“不敢过去”,只能蹭到角门向那里的人物问话。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呢?“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呢。”对这些人物,刘姥姥很是谦卑,向他们贺道:
“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她一会,便问是哪里来的。刘姥姥赔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哪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内中有一年老的说道:“不要误她的事呢,何苦耍她。”因向刘姥姥道:“那周大爷已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娘子却在家。你要找时,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去问就是了。”
同样是奴仆,在黛玉的眼中,不过是华冠丽服、衣着鲜亮而已,而在刘姥姥的眼中却是“挺胸叠肚、指手画脚”,一派豪奴气焰。这些奴仆已然融进贾府,成为贾府之门的组成部分,只有在这样的门楣下面,才会出现这样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大门,刘姥姥不敢接近,只能从后门进入荣府,拜见凤姐,祈求施舍。但是,同样的大门,在元春面前,却呈现了另一种姿态。第十八回,元春省亲,贾府上下早早出门迎接。贾赦率领合族子侄在西街口外,贾母带领合族女眷在荣国府的大门外面迎候。足足等了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而来,半日又是一对,“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随后是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再后“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对一对走过去。“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人慌忙在路边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在皇室面前,贾府的主子不过是奴才而已,虽然她们在血缘上是元春的祖母、母亲与舅妈。而在这个时刻,元春的凤舆早已经“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进入大观园了。在同样的门前,同样是“三间兽头大门”,不同的人物却受到了不同的遭际:在黛玉,是大门不开,只能从角门进入;在刘姥姥,角门也不可进入,只能走后门;在元春,大门不仅开启,而且是“抬进门去”,贾府的大门在形制上没有丝毫变化,但是其所涵括的礼仪制度,却充分地弥散出来,对刘姥姥是那样威严难近,在元春却是视若无物,而此时,读者所关注的已不再是贾府之门,而是元春省亲之时煊赫的皇家气派了。
- 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工部·府第》,第670页。长春,吉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5月。
- 同上,第671页,“贝子府制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脊用望兽),余与贝勒府同。〇镇国公、辅国公制与贝子同。”
- 参见《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五章,第229页。刘大可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