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诗

(1900)

译者前记

《故事诗》(Katha)是泰戈尔最为印度人民所传诵的诗篇,中小学课本中必选的教材,也为大学文学系学生所必读。一般人容或没有读过、或读不懂他的《吉檀迦利》,但没有读过《故事诗》的却不多见,“五河环绕着的英雄之国,辫子盘在头上的锡克……”(《被俘的英雄》)几乎男女老少人人都能背诵。

故事大体分为四组: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锡克教故事和马拉塔及拉其斯坦的英雄故事。佛教故事取自《撰集百缘经》(Avadāna sataka)、《菩萨譬喻鬘论》(Bodhisattvāvadāna-māla)和《如意树譬喻鬘论》(Kalpadrumāvadāna-māla);印度教故事取自《歌赞奥义书》(Chāndogya Upanishado)及《敬信鬘》(Bhakta-māla);其余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佛教故事和印度教故事并非佛经与古圣梵典的翻译,而是诗人的创作,词句是诗人自己的,人物及情节也有很大的变动。这在一九〇〇年《故事诗》最初出版的时候,诗人已经作了声明,说“希望这些变动不致在文化传统及宗教义理方面造成罪过”。

在这部分诗歌中,诗人把一些为人民所喜爱的人物介绍给我们,虽然他们有些是普通的,平凡的,连名字也不曾留下的人物。这里有:信仰坚定、慈悲喜舍的佛教徒;反对宗教偏见,反对焚身殉节陋俗的宗教改革家;漠视种姓尊严的婆罗门;鄙夷黄金的修道者;人们理想中的大公无私、了解百姓疾苦的国王;不愿把土地献与敌人而宁可牺牲性命的将军;不畏强暴的公正的审判官;与异族统治者作顽强斗争,视死如归的男女英雄们……诗人以生动的口语、民歌的调子,歌唱出他们进步的思想,勇敢的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教育那些在殖民地教育制度下不知道或忘记了、甚至鄙视印度文化遗产的年轻一代,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光荣传统。这也许就是在印度把这部诗集选做中小学及大学课本的原因之一吧。

一九二七年诗人把第五首《供养女》改写成歌舞剧《舞女的供养》(Natir puja),一九三九年又把第七首《报答》改编为歌舞剧《夏玛》(Shyama)。

译文是根据一九四二年国际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孟加拉文《泰戈尔全集》卷七中所收的《故事诗集》译出的。

石真

1957年11月9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