箩筐

箩筐

箩筐,竹编的容器,农民家到了收获季节,一天也离不开它。

箩和筐,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器具。

箩有稻箩、米箩、糠箩、面箩等等,形容一个人由穷变富,就说:他从“糠箩”跳进了“米箩”。

关于箩的成语和歇后语还有:“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家家有箩皆白米,户户无筐不棉花”,“好话说了一箩筐,不顶实事做一桩”,“说了七稻箩、八笆斗的空话,没有一句中用的”。

在生产队分粮时,农民从场头上挑回了一箩箩粮食,心里是沉甸甸的,这箩里的粮,麦子吃不到知了叫,稻子吃不到雪花飘,夏荒好度,春荒难熬啊。这箩里装的是好大的一个“愁”!

更有那些人多劳力少的超支户,挑着空箩担,在生产队场头上,挨前滞后,忍气吞声,说:“队长,给我们家分两箩吧?”“不行,超支户下次再分”,于是只能挑着空箩回家。

茅山脚下,有位村姑,丈夫卧病在床,家里有老有小,等米下锅,她不忍心挑着空稻箩回家,让老老小小失望,于是含着泪水翻过一个山头,来到娘家,请求帮助,好心的哥哥嫂嫂见了急忙接过空箩,从自家米囤里挖出一箩白米,让小姑挑回家。几个孩子欢呼着、雀跃着:“队里分粮了,有白米饭吃了!”丈夫问道:“队里怎么会给我们这些老超支户分粮?!”妻子强装笑颜回答:“村里乡亲同情我们!”

这箩里装的又何止是稻谷、白米,而是人世间的冷暖和亲情啊!

这箩,又何止是装粮装物,还装小孩。在五六十年代,常见小夫妻回娘家,男的挑副稻箩,一双儿女,都才三四岁,一头挑一个,女的挎只元宝篮,捎上糕点、鸡蛋、米酒,一路走一路唱,那风情,那温馨,并不比如今开着小汽车回丈母娘家拜年差劲。

农民砌房造屋,婚庆寿庆,也常见亲朋好友挑着一箩筐寿桃、寿果、寿面和各式各样的花团子、彩团子,前来庆贺,这稻箩上既有八仙过海,又有五女拜寿,就好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花篮。

最后,还要告诉大家,我国已故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名字,也和稻箩有关,华罗庚养下来时,他父亲华祥发急忙找来一只稻箩,将儿子放进箩内,所以华老叫罗庚,小名叫罗罗,是靠“稻箩”“罗住了”罗家这条“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