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1991年

8月2日第3版

逝者如斯夫风流独到今——北京名人故居巡礼

在北京城里,走进曲曲弯弯的小胡同,经常有些不起眼的门脸儿刻上几行不起眼的说明,使定睛一瞧的你,生出些许“昔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的感慨。煌煌京都,自古以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许多名人故居星散于它的大街小巷之中。北京文物局别有慧心地为中外游客新辟了一条“名人故居旅游专线”,使有心人有了一次集中地凭吊、了解北京历史文化名人的机会。

斯人已逝,斯文永存

后园恩寺13号,穿过天井里枝蔓纷披的葡萄架,文学巨匠茅盾正用他那双温慧的眼睛注视着你,这是一尊小小的汉白玉胸像。从1964年12月到1981年2月,茅公在这里盘桓起居了16年。

如今,在茅公的卧室里,写字台上的台历翻在1981年2月19日这一页,时光仿佛凝固在他病重住院那一天,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灰尘。他亲笔书写的《我走过的文学道路》的最后一页稿纸,十分随意地摊开在桌上,字迹已被日积月累的阳光晒得很黯淡了。因而当故居的一位同志说这是摹本时,竟让人有些不信。茅公也许就会回来坐在这儿再继续往下写呢!那条案上辛弃疾、吴梅村的词不是还放在他床边伸手可及的地方,等他来翻看的吗?那衣柜上他相伴终生的夫人孔德沚的骨灰盒上,不是还留着他抚摸的指痕吗?那件挂在衣架上的破旧的毛巾睡衣上,不是还留有他的体温吗?

但是,触入眼帘的那只玻璃柜中安放着的根据茅公遗体拓下的石膏头像和一双握了一辈子笔的手,终于使人们明白,斯人已逝。但是,斯文永存!不是吗?茅盾故居正酝酿着要在这里办一个茅盾文学著作版本库呢。

属于世界的京剧大师

“我这里走向前再把礼见,尊一声驸马爷细听咱言……”梅兰芳故居院内,正在厢房台阶上联袂清唱的是梅先生的哲嗣梅葆玖和梅葆玥。姐姐葆玥工老生,弟弟葆玖承继了梅派青衣。

这所雅洁的四合院刻下了太多历史的沧桑。它原是清代庆王府的马倌居所。王府的“弼马瘟”随王朝的覆灭作鸟兽散,这小小的四合院也渐渐废弃。解放初,梅先生应周总理之请举家离沪北迁,1951年住进了这个修葺一新的王府“别院”,直至1961年仙逝。“文革”开始,梅家自然住不得了,一位曾显赫一时的样板戏“名角儿”迁入;“文革”后,偶露“峥嵘”的高大全人物下野,这里成了北京市机械局的办公地。直到1983年,文化部花80万元买下这个宅院,筹建了梅兰芳故居。一代名伶梅兰芳第一个把京剧推向世界,世界也通过梅兰芳了解了京剧。

一位德国音乐家参观故居后不由索笔留言,他写了3个漂亮的五线谱音符,特地在旁边标明是C调,然后他歌唱般地读起来“米拉发——”哦,属于音乐也属于世界的“梅兰芳”!这位音乐家诚挚地说:“置身于梅兰芳的故居,我感到幸福!”

奇异的风景线期待着金秋

阳光依旧爽朗,不知有多少不朽的灵魂安睡在北京燥热的夏天里。我们走过鸽哨悠扬的宋庆龄故居,感受着一代伟人的慈和仁爱风范;我们走过什刹海畔的郭守敬祠,怀想着这位开辟了北京城水源的元都水监;我们走过花木葱茏的郭沫若故居,从别具一格地散放于草地中的石狮上,体味诗人还动物于自然的天趣与童心;我们走过精美典雅的恭王府花园,在“花月玲珑”与“松风水月”之间,寻觅着似有若无的“红楼”旧梦……这一处处充满传奇与掌故的人文景观,或许是北京最奇异的风景线。

到了金秋时节,将有更多的中外游人走过这条风景线。因为,北京首届文物旅游节将在首都一年中最灿烂的季节,向人们微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