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和尚还俗结良缘

俏和尚还俗结良缘

故事发生在元朝的明州。阳春三月,姑娘小伙们都三五成群地外出游春。有个名叫柳含春的姑娘,年仅十七,生得秀丽端庄。这日她与女伴相约,去城外七塔寺烧香。寺里有个小和尚叫竺月华,他看到柳含春貌美异常,不由得主动上前与她搭话,问她姓什么名什么,家住哪里。柳含春羞答答地一一告诉了他。不料小和尚一听,道:“柳小姐,你的名字好美呀,就像你人一样。我现在以你的姓氏为题,作一首词送你吧!”随即,小和尚吟道:

江南柳,嫩绿未成荫;攀折尚怜枝叶小,黄鹂飞上力不禁,留取待春深。

却说柳含春的父亲是读书人,她从小爱好诗文,一听此词含有挑逗轻薄之意,十分气恼。回到家中,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她父亲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立刻写下状子,告到官府,要求惩办这个不守清规、满口胡言的和尚。

杭州府台方国珍,是一个有名的好官,他平时很能通情达理地处理一些民间纠纷。这天,他正好在明州巡视,接到状子一看,深感这和尚可恶,便立即派人把小和尚竺月华拘来,又命人编成一只竹笼,打算把竺月华装进竹笼,沉入奉化江底。

竺月华被带上公堂时,虽然低着头,但还显得沉着。方国珍问他:“竺月华,你既皈依佛门,理应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严守清规、诵经念佛才是,为何满口胡言,轻薄闺阁千金,败坏佛门净土?现在,我也以你的姓氏为题,送你一首词,你可仔细听明白,好去碧波潭中细细品味。”继而念道:

江南竹,巧匠结成笼;好与吾师藏法体,碧波深处伴蛟龙,才知色是空。

那竺月华和尚一听,脸色陡然变成死灰,知道自己将要被装入竹笼内,投入江中淹死。十九岁的青春年华即将毁灭,顿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不禁长叹一声,向方国珍哀告道:“大人,我因父母双亡,家贫如洗,不得已皈依佛门,以求生存。我虽熟读诗书,勤诵经文佛法,也曾梦想成为高僧,但怪我年轻志短,凡心不净,面对佳人秀色,难禁青春情愫,忘了三戒真谛。大人治我死罪,自知罪有应得;我只求大人让我在生前再作一词,表白心愿,死而无怨。”

方国珍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给了他纸笔。竺月华提起笔,不假思索,奋笔疾书:

江南月,如镜也如钩;如镜不临红粉面,如钩不展翠纬羞,空自照东流。

写完后,掷笔长叹,泪流满面。

方国珍拿着这首词,细细推敲一番,感到这个小和尚不仅多情,而且颇有文才。又见他明眸皓齿,眉清目秀,虽身穿旧袈裟,脚踏破芒鞋,头顶光秃秃,但仍然掩盖不了他青春年少的风姿,不觉感慨系之,同情起他来。遂改变主意,宣布将竺月华当堂释放,并令他蓄发还俗,努力读书,以求进取。他又对柳含春的父亲说:“此人容貌端庄,才思敏捷,决非卑俗之徒。我愿为你女儿作伐,与竺月华结为夫妇。”柳含春父亲见府台做媒,也看到竺月华颇有才华,就同意了。

柳含春呢?她有点犹豫。府台做媒,父亲同意,自己内心也喜欢他的谈吐文雅,品貌端庄;只是想到他是个光头和尚,心中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结婚的那天夜晚,柳含春派人送给竺月华两张书笺,上面有两个题目,说答对了,可以进入洞房,否则再去读两年书。竺月华拆开一看,见第一题是一首词的上篇:

朝诵经,晚诵经,蒲团古殿伴青灯,情岂入空门。

竺月华知其意在诘问,就很快和了下篇:

人有情,佛有情,华光普照有情人,慈悲本是情。

下篇送了进去,柳含春没异议,算通过了。

竺月华再看第二题,见是一首五言诗,打一字谜:

纤手执瑞香,香插案几上;

芳心求俊秀,偏遇俏和尚。

这记录了柳含春与竺月华初见面的情形,暗喻一个“秃”字。竺月华一见,不禁暗暗笑了起来,他高声说:“小姐呀,旧事何必重提!自府台允我蓄发,已整整两年。现在,我的头发已可与小姐齐长,今天正是结发佳期了。”一边说,一边轻轻地推开洞房的门。

柳含春见竺月华果然才思敏捷,文采风流,不觉满心欢喜,抬头看到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竺月华正深情地看着自己,不觉两颊绯红,心头灼热,对着竺月华嫣然一笑。从此,两人情投意合,白首偕老,被后世传为佳话。

啸原 搜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