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启智慧之门

一、这时,我开始懂得

我也经历过小学、中学、大学三个求学阶段,不必细细琢磨,无须久久回味,如同甘蔗,最甜最美的就数当中的这一段了。

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人是从动物变过来的——变得多缓慢,变得多吃力。

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猴子变成了人,而人还是要变的——有的越变越聪慧,越善美;有的却越变越愚蠢,越低级。

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应该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尽情地去美化这块土地——可能失败,可能胜利,我才拥有平平仄仄地撰写一首小诗:《我就是我自己》。

也正是在这个“段落”,我开始懂得,真理是无形的客观存在,人们之所以追求真理,是因为它拥有至高无上的美;谁把自己看作是真理的化身,谁就丑陋无比。

是的,这的确是一个黄金般的“段落”,但它并不可能给我黄金,给我钱币;它给我的是如何摆平、摆正内心与外部这两个世界的能力。

当年那个校园不见了,但它在我这颗不甘心衰老的心中永远存在,永远壮丽。

我以崭新的孝心对我的师长们表示深情的感激,并祝愿“新沪”永远名副其实,永远富有新意……

新沪中学校友 陈汉元

1991年5月1日

这是陈汉元在上海新沪中学校庆45周年时写给母校的献词。

1936年,陈汉元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靠海的一个农民家里,是陈家第六个儿子,也是最晚出生的一个孩子。在他之前的同胞们最多只上过两年学,因此,兄长们发誓:即使不成家,打光棍,也要把这个“小六子”培养成不遭日晒雨淋的读书人

1997年,陈汉元(右一)在故乡乐清。同行的有赵忠祥(左二)、张光北(右二)等

这样,他和村里的几个孩子跟着一位教书先生读了两年书,学习了平平仄仄。清贫的生活使他们这些学子只能用为先生和师母提供点心作为学费,日子过得虽是苦了点,但是孩子们顽皮的天性在严厉的先生面前依然遮掩不住,他们变着花样将戒尺藏起来,躲避先生的惩罚。

尽管如此,在这个学堂中陈汉元还是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末了,他给家里拿回了老师写的一张评语,上面写着:陈庆六第一名。

这件事让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着实激动不已。

于是,他在四哥的陪同下,乘船到上海青云路小学继续求学,去读小学五年级。那是解放前夕的1948年,陈汉元的大哥在同济大学工作,因此,陈汉元获得了和大学生们住在一起的待遇。一年后,从未离开过家乡的陈汉元因想念母亲,又回到了家乡浙江温州乐清。

少年时期的陈汉元个子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遇到登高攀缘、搭人梯、掏鸟蛋的事情时,因为他人小体弱,支撑不住别人的体重,常常被安排站在最上面,这样,他站得高,看到的大千世界比别人也要远一些。

1949年全国解放了,陈汉元来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乐清当地国立学校翁垟中心小学读六年级,在这里陈汉元受到的良好教育令他终生难忘。

以后,陈汉元又依靠人民助学金完成了从初中到大学的学业。

陈汉元就读的中学是上海新沪中学,大学学业则是在全国著名学府华东师范大学完成。

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使他领悟到一个道理:一篇好文章应该达到它应有的境界。因此,他要求自己:要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文章来。

2003年,陈汉元(右二)在故乡行晚会上。同在晚会上的有余秋雨(左二)、尚长荣(左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文清(右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