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克

 

 

 

以杨一清、李元阳、陈佐才等十八位明代云南文学家年谱为主体,构成一个从明初到南明,贯穿云南汉文学史的内在体系,呈现其发展的独特历史背景和主要创作风貌,以填补云南古代文学史研究的部分空白,提供充实中国明代文学史研究之实证例,是本书力求表现的基本意图。

“扎实的研究,厚实的创获”,是同行专家对本书的一个评价。我觉得此评从两个向度,概括了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本书的创新价值。这部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在多年研究明代文学的基础上,进行该项目的设计、论证、立项、结项申报,并承担了全书整体规划和大部分撰写任务,又在全书完成后进行统稿审订,尽力使其在整体学术水平和行文风格上达到基本一致。除了我和各位作者自身的努力外,本书的完成和逐步完善,得益于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甚多,所以,我想就此而结合这部著作的实际,谈一谈感想。并非懒于进行自我批评,而是认为与自说自话相比,同行专家所做的双向匿名鉴定应该都更为客观公正,使我们对良好学术风气的建设更有信心。

一部著作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参考价值,特别是年谱这类极易以材料之堆砌,淹没著者编撰意图和谱主基本面目的著作形式,更加难以把握怎样在适当的取舍中,尽最大的可能实现推陈出新的设想。或许由于本书在整体构思和年谱撰写上皆着意于此,故鉴定专家认为其“选题值得赞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编撰方式亦科学合理,“体现了良好的体例意识,也增强了成果的体系性和实用性”,“是学界迄今为止收录明代云南作家最多、编纂最为翔实可靠的系列作家年谱,表现出很高的学术创新程度”。兼收“知人论世”和“品核作家”之效,“兼具年谱和文学史评价的功能”,“对于明代云南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拓荒性的学术意义”,为之“提供了重要工具书,成为相关研究必备的参考与新起点”。鉴定专家们肯定了本书的原创意义、实际应用和理论参考价值,这使我们对自己多年耕耘的结果甚觉欣慰。此后我们继续努力,进一步修改、完善成果,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对明代云南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做了可视化处理,以加强本书呈现文学史的实际效果。总之,以多个作家的年谱为基本形式,构成一代文学史的内在体系,并辅以三个各有侧重的附录,在整体上进行系统性研究,是本书表现理论创见的基础,舍此则容易产生空洞浮泛、东拉西扯的毛病。

毋庸置疑,如果说这部著作具有以上价值,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治学态度。正如专家指出,本书基本上贯串了从明代前期到明清之际数百年的历史,“涉及的谱主众多,年代跨度大”,可谓“工作量极大,涉及的内容极其繁复,文献材料千头万绪……没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作者能多方寻求,广泛收集,尽量做到全面占有资料,对资料的处理能仔细分析,认真考辨,符合学术规范,体现了扎实、严谨、下苦功的作风”。由于本书对谱主“进行了知人论世的细密考察,言必有据,论从史出,所涉各类文献宏富”,因而使“成果显得厚重,增强了成果的原创价值”。专家所见,符合本书著者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谱主遴选,是体现本书学术创新和构思的重要方面,因为课题设计“充分注意到了年谱选择、撰著的普遍性、覆盖面的问题”和谱主的“代表性问题”,并在云南这个多民族聚居之地,遴选各民族作家,因而能够“推陈出新,言必有据,故所言多切中实际”。又如本书所括年谱有首编,有新编。个中人都知道,实际上编撰新年谱难,在旧年谱后出新亦难。所幸我们多年来甘坐冷板凳的努力,得到了同行专家的理解和肯定,进而增强了我们在治学过程,对严谨态度的自持和考量。

一部著作的原创性和参考价值,还应当表现在它是否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应有的学术思考向度和拓展空间。就全国文学和地域文学、文学通史和断代文学史而言,作家作品研究是重要基础,这当然也是本书选择年谱这一体例来呈现选题意图的基本出发点。明代云南文学是中国明代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如专家指出:“编纂明代云南文学家年谱,是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必要步骤,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明代云南文学的认识,而且对于古代地域文学的研究也有推进作用。”本书为明代十八位云南作家编写年谱,持续时间直到南明永历王朝终结之后,故可以说明代云南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作家都在其范围之内。按谱主的生年来编排其出现顺序,即是为了体现明代云南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特点。另一方面,就作家和文学史的关系而言,本书单个的年谱,重在表现谱主的文学创作成就,而把十八位文学家的年谱统合观之,事实上“便构成了贯穿明代文学史的一个内在体系,这既为明代云南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基础,也为整个明代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其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我感谢鉴定专家的理解,他们指出的以上特点,确乎既是本书个案与系列研究相结合这一体例的呈现原则,也是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学术前瞻意识。如果要编写一部明代云南文学史,无疑应当先对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作家作品,进行从个别到统合的透彻研究,对中国明代文学史来说,这也是一个实证性的重要补充。对于上述内容,本书表现得还不够完善,而我们编写的十八家年谱,虽然把明代云南各地、各族的汉语文学家作为主体进行研究,并以大事纪、分布图形式对其覆盖面做了简明提示,但实际上云南这个时期的文学家,涉及本省46个地区,人数有358位之多,故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看,继续研究都有相当大的余地。

对于同行专家的看法,这里不能一一引用,但应当补充说明:在课题立项当年,昆明学院王运生先生,云南大学王文光教授、段炳昌教授、冯良方教授,云南社会主义学院陈友康教授,拨冗参加了我们的开题论证会。几位专家肯定了选题、构思的价值和重要研究意义,并提供了有益的建议,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结项鉴定专家则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充分肯定本书原创性、实用性、理论性等价值的同时,提供了一些具体修改意见,并建议进一步统合修改,以提高全书的整体质量,使其臻于完善。在完成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切实地感到,与同行专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交流,确实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对各位专家的帮助,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对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能够良好地完成项目,是大家积极进取的结果,同时也激励了我们做好本书的决心。然而学无止境,加之个人的局限,虽经各位作者和统稿人多次修改,本书还会存在错误和不足,对此我们决不用“在所难免”来推卸,而是要求自身不断改进,亦期待高明不吝赐教,留待日后修订。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