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记(外二篇)
〔明〕赵时春
雍山之镇维吴山,其阪为陇。其西而北二百里为笄头山,泾水出焉。泾出山放之化平川四十里,束于崆峒山之前峡,至于山之东麓,与后峡水会,循龙尾山之北十余里,至于龙尾,始与弹筝峡之水会,而泾始大。龙尾山下至平凉府十里而既,而南北两原廓然对峙,而川始阔。泾之水引而陟之两岸,以为硙、为池、为圃,卉木茂而禽鸟聚,则府城西北之势愈增奇。
凡游崆峒,自城者西之,自东郭者循城之北而会于西。余家东郭,而别墅距笄头甚迩,故凡崆峒之首尾能悉之。崆峒得泾而势愈尊,盖由凿前后峡以疏泾,而崆峒始夐出。譬犹正人君子,礼义以峻其防,巍然莫屈;彼淫夫小人,望之而可知其卑且陋。故凡言崆峒者,舍泾则无以见其尊。凡游崆峒,遵泾南岸道,府西越干沟、银洞沟,经石头寨、西岳庙,过大峒山,涉泾河,至于问道宫。宫者,轩后与赤松、广成二子授受之所,故以为名。
正德间,有道流王翁,自号全真,貌若七八十者,颇自矜大,然亦不能辟谷,但能啖巨豚肩,粟至数升,膊一壮,酒饮百觥,俗云解为玉龙转降术。其术亦非道流,所甚异然。王持此术炫耀于士大夫间,以居其赀,将益侈其宫,群执役者艳而劫焉。王斥其名以怖之,盗惧败露,遂取其元以灭口。素与王全真者,争执城市之恶少,劾之狱。又期年,始获真盗,乃云云。然其先枉死者已数辈矣。今宫之后建一阁,阁下为王全真像,云江南有商遘疾,得道士疗之而愈,自称崆峒道士王全真,命商肖像于崆峒以为报,且彰其异。此为其徒羞全真之死,故设计以解之,不足信。
由宫之北,遂升前峡坡,皆溜石飞沙。可四里许,至山腰,一巨石僵道左,内有小石光圆如月状,攀跻而倦者,据石而休且饮。再登一里许,西壁有石碑嵌岩间,宋游师雄题名处。夫王全真求长生而横罹夭折,游师雄欲得名而埋没荒芜,可一为之慨叹。
又上,穿荟蔚,历曲盘,如前途之半,始得平地,为滹沱寺。寺之后稍东高峰为中峰,中峰益东之高峰为东峰,东峰之旁为眺丰亭。亭之下,去崖几百丈有洞焉,玄鹤巢其中。亭上坐,则泾川南北山之流峙,城郭村坞之罗布,烟云花鸟之变态,掺之指掌而无遗,故曰眺丰。眺丰之南曰南峰,寺亦悬出泾之上。
中峰北行半里,有小冈,冈上乔松六株。崆峒之松以万数,皆俯仰众植中,而此松独迥然秀出。噫,可敬畏也!松冈有小宇,亦禅居。北有二绝涧,独木为桥,南桥丈余,北桥倍之,号仙人桥。过桥登峻阪,即北峰寺,寺后万壑峥嵘,幽巇莫测,而一塔悬立其西北隅。塔后下数仞为丹穴,穴窦圯泐,余昔曾游焉,思之可竦神也。其西南林木愈茏郁,径愈险,扪藤萝百折而上,为西峰寺。西峰之右,有故虎穴。虎穴益西有洌泉,大旱则微,而终不涸。泉之上复里许,登马嵕山真武庙,庙之南平视为三官庙。其西仰攀,为香山寺三峰,崆峒之绝巘。
下瞰眺丰五峰,览泾川南北山原,若波浪之伏挫焉。真武庙之东,直下滹沱寺,为石蹬千百级,折回以数十,视诸径为极艰曲。余昔游未之有,今与大梁熊献子氏乃登之云。
熊子曰:余昔游嵩、岱、华、恒,升峨眉绝顶,视此山互有异同,其俱得称为名山宜矣,独疑其灵泉抱閟。呜呼,世代往矣,元化惟迁,陵谷变易,吾安知其终无是欤,吾安知其终无是欤!
朝那庙碑记
朝那,秦肇县。惠文王使张仪阴谋伐楚,献文于湫神曰:“敢昭告于巫咸大神,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是时楚方强,三闾多贤能谋,熊相昏不用,自陷囚执,兵败国削,非神褫其魄者,殆不至是也。
但湫神之为巫咸,岂商之贤相欤?或列子之所述欤?抑自为一人?莫可征矣。而神之名为巫咸,则可据也。相传为朝那县令。令者,邑万户,秩千石之官。秦以朝那北距义渠,西制戎,而万户之民,半多戎狄。以一令柔远能迩,卒兼义渠、塞河南。史虽失其名,而其令之才且贤,亦可想见,岂非足以嗣周公之功,为圣人之徒者欤?
朝那地界故广,而湫则所在有之。惟华亭县西北五十里湫头山,山最高池,渊泓莫测,旱涝无所增损,且北麓为泾之源,南趾为汭之源,神灵所栖,莫宜于斯。而境内千百泉湫,咸朝宗泾、汭。而湫头,实泾、汭之源。《礼》祭河必先源而后委,则朝那之庙,食于华亭,又其宜也。但湫去县至险远,香牢乏荐。旧传,于县西北十里湫头之支之下原,去县近而山平旷,有泉错出,下为两亭沟,民咸仰惠泽,故遂立祠。屡圯必修,称曰“盖国大王”,则无所据而名不正。
时春生于朝那,数千载之后,每诵经史、穷治乱、览山川、美禹绩,思古圣贤之风烈,以为拯否定倾,必代有哲人,而文献莫征。余修郡志,盖喟然三叹焉!窃自童子入邑庠,荐乡举,躬睹胡马饮泾,愤莫或缵神与禹周之绪也。顾四十余年,力已衰而志未渝,事亲既终丧,乃以甲子冬至定居两亭沟之东二里许,与祠相望。乙丑春旱,至五月弗雨,民恐且饥,徧走群望余告以神之贞灵。适兵部郎中周君鉴、乡进士曹子继参、赵子佩在余所,遂以月之十日同祈于神。而县之耆旧狎至,共浚湫以还。乃北风化为谷风,阴渰群然突起,至夜大雨,翌日乃晴。
语具祭文云,故勒诸碑阴。以后思雨即雨,雨足即晴。八月之朔,余祗题“朝那神祠”加焉,方大澍即霁。县官遵化谢君济、缙绅刘志等,咸共伐石志之,以传诸后。
桃花坞
距城东二十五里,南距官道、北距泾各一里。乙未岁,得陈录之废硙,佃治之,泾流入硙者汇焉。流奫而澄,地润而腴,作舍依官道之原麓,视敞而宅岨。植柳艺桃,木茂而实繁,二十余年矣。
会大风揠木之钜者几百本,作高亭一楹,几四丈。自原而瞰川,山川数百里间,清淑之气无不会也。前为轩三楹,曰“宝啬”。天啬而阳遯,地啬而冬藏,人啬而寿昌,吾以此“宝啬”。环其左右后先,无不罗嘉卉而畅时物者。然暮春桃盛华,独出于高柳长杨之间,朱碧错落,耕旅者望之曰:“是胡为乎?”蔼蔼芊芊,华如绣而柳如烟,殆天垂幕而地陈茵也,命之曰“桃花坞”。余亦应曰:“名固嘉,但桃之盛不数岁率一易,每秋食实,辄布其核,使相承而无替。以余材构小亭于林中,疏小沼以潴众,庶几桃花坞之盛,其可久乎!”
——选自《赵时春文集选编》
作者简介:
赵时春(1509—1567),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人。嘉靖五年(1526)擢进士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户部主事、刑部河南同主事,寻调兵部武库司,因言事切直,黜为民。久之授翰林编修,又以言事被黜。京师被寇,起官,擢御史,巡抚山西,拟奋立功业,旋遇寇于广武,一战而败,解官归。“时将帅率多避寇,功虽未成,天下均壮其气”。文章豪肆,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列“嘉靖八才子”之一。著有《赵浚谷集》十六卷、《平凉府志》等。
雍:即雍州,古九州之一,其位置相当于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部分、青海东部以及宁夏部分地方。
吴山:原名岍山,位于陇山(六盘山)山脉南部,主峰镇西峰,位于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古时为我国五镇之西镇。
笄头山:即六盘山泾水发源处,今宁夏泾源县境内。《水经注》曰:“泾水导源安定朝那县西笄头山,秦始皇巡地,西出笄头山即是也,盖大陇之异名。”因崆峒系六盘山支脉,亦称笄头山。
化平:今宁夏泾源县,泾水发源地。
弹筝峡:一名金佛峡,俗名“三关口”,在今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与平凉接壤,两山壁立,水从中流,触石筝筝有声,如弹筝然,故名。相传六盘、瓦亭、萧关为三关,斯地居其中,故曰“三关口”。今人有以崆峒前峡为弹筝峡者,谬矣。
朝那庙:甘肃省华亭县砚峡乡两亭沟,古有朝那庙,是百姓祈雨之所。
湫池:即朝那湫,在今甘肃省庄浪县郑河乡关山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