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

本世纪初,为提升学术之境、推进学术交流,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大夏讲坛”,广邀海内外各个领域的名家,举行系列的学术演讲。本书所汇集的,便是其中的部分演讲录。

王国维在20世纪初曾提出“学无中西”之说,这一观念在一个世纪之后依然显示着其内在的生命力。纵观呈现于本书的演讲篇目及演讲学人,所论兼及东西,论者无分中外;东西、中外之间已不复判然划界。思想和观念的如上贯通不仅在形式的层面展示了学术交流的扩展,而且在实质的层面体现了世界的视域。如所周知,近代以来,中西之学的相遇、互动,已成为基本的历史事实,这一现象在更广的意义上以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为其前提。从学术文化的衍化看,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中西之学主要都在各自的传统下相对独立地发展,然而,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以后,思想与学术便第一次能够在实质的意义上超越单一的理论资源和传统,真正运用人类的多元智慧推进对世界的理解。在“学无中西”的视域下,中西之学都呈现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相关之源,而中国文化与学术的现代延续,也由此获得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演讲集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具体地体现了以上历史趋向。

学术文化的沟通与它的多元化、多样化往往相辅相成。世界视域中的文化既表现了人类在存在形态上不断突破历史和地域的阻隔而走向交融,也折射了人类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日益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步入世界历史之后,不同文化传统、生活境遇下的学术思考依然会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世界化与个性化并非相互冲突,毋宁说,世界化的思考正是通过个性化的进路而体现的。在走向世界文化的过程中,每一学人所处的背景、所接受的传统,等等,都既表现在他对问题的独特意识和思考之中,也体现于他对不同文化资源的理解、取舍之上,其思考的结果也相应地会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从本书收入的不同演讲录中,我们不难注意到以上特点。

同时,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相互影响,本土之学也可以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资源。从历史上看,印度佛教的传入及其与中国已有文化传统的交融,曾为中国文化在尔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及思想资源,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相遇,则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转换和新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延续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彼此激荡,无疑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化自身的反思和发展。演讲集中的有关论题在体现世界视域的同时,也多方面地关注于不同地域的独特经验。在这里,认同普遍性与承认多元性呈现了内在的统一。

在本原的层面,学术所指向的,是现实的存在,后者具体表现为普遍之道与经验世界的统一。普遍之道涉及形上之域,经验世界则关联形下的对象。存在的以上形态,规定了唯有以形上与形下的统一为进路,才能走向真实、具体的世界。从把握世界的方式上看,二者的沟通,同时意味着肯定不同文化和学术领域的互动、关注历史的多重面向及其对文化和学术演进的影响,等等。理解真实的存在,既离不开对形上之道的追问,也需要不断地关注经验世界和历史的具体进程。从收入本书的学术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样的学术视域,这种多样性一方面体现了文化传统、学术背景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学术内在进路的分野;后者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对形上之域与经验世界的不同关注。在演讲所涉及的智慧之思与地缘关切、语言本质的追问与中西科技的辨析、理性主义的分疏与考古发现的回溯等不同进路中,形上之域与经验世界得到了多方面的考察,由此展示的,则是现实存在的具体性与丰富性。

相对于书斋中的研究,学术演讲具有某种公共的品格:它在一定意义上使学术由个体的沉思走向公共之域。演讲面对的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听众,如何将专业领域的知识化为不同学科的听众都能理解的内容,是演讲过程无法回避的问题。较之以特定学术共同体为对象的学术论著,演讲往往少了专业的艰涩,多了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当然,易于理解,并不意味着弱化讨论问题的深度,事实上,语言的明快是思想明快的结果,用不同学科的听众都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表达,常常是以对相关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为前提的。质言之,演讲所扬弃的是形式的艰涩,而不是内容的深沉。

走上“大夏讲坛”并收入本丛书的,大都是海内外各个学术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他们或纵横文史,或贯通古今;或俯瞰国际风云,或指点社会变迁。作为在不同领域中各有建树的学人,演讲者给人们展示的,是一幅一幅绚丽多彩、富有个性的思想画卷;我相信,读者从中不仅可以获得具体的知识,而且更能领略智慧的意境。

从世纪之初到今日,大夏讲坛已前后延续了十余载。随着岁月的更替,大夏讲坛所涉领域、问题无疑也在发生变化。然而,就讲坛本身而言,变迁的仅仅是论主、论题,不变的则是其深沉的智慧内涵。

2014年4月10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