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诚实守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序 诚实守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林建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辽宁省“诚信·家风尚”社区小戏小品结集出版,这是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再一次弘扬家文化成果的戏剧展示,可喜可贺,它就像一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好雨,借党的十九大春风,滋润着我省广大读者的心田。

大家知道,诚信是十八大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常言道:世无诚信不宁,国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旺,

家无诚信不和。从古至今,诚信都是优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家庭的良好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的价值传承和文化品格。正确、积极的家风家教,不仅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对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诚信于众多美德而言,无疑是立家之本。只有家庭成员重信用、守承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才能实现诚信立家;只有人人以诚信为本,传承以信笃行、以诚兴业的优良品德,

才能社会和谐,社会发展,才能将家庭幸福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

这部集子里的小戏小品,集中体现了我省群众文化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从千家万户的细微处入手,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创作指向。通过讲述家庭琐事、邻里相处、诚实守信的百姓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个人关于亲情、关于和谐、关于诚信的真挚感受,令人感同身受。

一方面作者从正面弘扬人要诚实守信的文化传统,塑造代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文化的典型。比如,黑晓欧创作的小品《夙愿》,女大学生甘愿舍学业来陪伴照顾孤寡有病的老医生,就为了要遵守多年前的诺言。因为大学生一家人当年被医生无私救助,不仅医好父亲的病,还资助了他们救命钱。多年后她报恩来了,最后把老医生接到家里,大学生也没有影响学业。康谦的小品《一笔良心债》,反映儿子因车祸去世,父母进城来找恩人偿还生前的五千元欠债,那是儿子打工时有困难找人借的钱。再如刘占军的小品《不是吃药的事》,主人公是公司管人事的干部,他对来说情行贿的亲人义正词严地说:“单位把信任交给了我,所以我不能因为钱和关系,就拿良心做交易,我要守住这信任。”这些作品都在有趣的情节中讴歌了正能量,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提供了正面的导引。

也有作品从反面揭示了诚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毛琦的小品《你到底信不信》,故事有趣,人物鲜活,主题深刻。她写了一对夫妻丢了钱包,出租司机来夫妻家里送钱包,夫妻两人认为是骗子,

是另有企图,所以处处设防,最后真相大白。作品揭示了当下人们互不信任的突出现象,启迪我们诚信和信任万万不能缺失。李忆峰的小品《送不出去的矿泉水》与毛琦的小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从反面揭示了当下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呼唤社会要把缺失的信任找回来。小品写了公司领导让一个应聘的年轻人把一箱矿泉水送给街上的陌生人,不能卖,也不能全部送给一个人,只能一人送一瓶。结果男女老少,各色人等,都认为免费不可能,这里一定有鬼,年轻人以为一会儿就能送完的矿泉水,大半天也没送出去。后来还是进城的农民工们接受了这些赠送的矿泉水。这两部作品视角新颖,

直面问题,从反面揭示了诚信和信任在构建社会主义新价值观中的重要意义。

除了小品,小戏也是如此。评剧小戏《诚信如花》把卖地瓜多收了一百块钱和情感纠葛交织在一起,突出反映了诚信如花的意义。

2017年3月,辽宁省委提出了《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肯定了家庭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继续以此为基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以提升公民个人素质、促进家庭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落脚点,

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而努力,让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