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边的童年时光

第一章 海边的童年时光

1 爱思考的孩子

1941年,李博生出生在大连。因此,他对童年最早的记忆,就是和父亲母亲以及两个姐姐在大连海边夏家河子一起生活的情景。那时,在商行做生意的父亲已经请来了私塾的先生为两个年长的姐姐教课,一起学习的还有邻家的两个小孩。小博生虽然刚刚两岁,却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看见姐姐们跟着先生学习,他也一动不动地坐在后边听了起来。

想不到,两岁的小博生听完课后,竟也能够学着先生的样子,背着双手,一板一眼地背着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下子两个姐姐乐了,母亲更是惊喜地紧紧抱住了小博生。

这以后,虽然由于社会的动荡,家庭环境的变化,私塾先生的课并没有坚持多久,但老先生两手背在身后,一边晃着身子,一边专注地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情景,却犹如一幅图画般,被小小年纪的博生深深印在了童年的记忆中。

小博生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一次在爸爸的柜上,小博生和两个姐姐一起玩耍。大姐一向活泼好动,不管学什么,总是一学就会,所以虽是年龄不大,却已开始学骑自行车了。比起大姐,二姐的性格慢了些,学习成绩自然也赶不上大姐。这也让父亲和母亲时不时要“考一考”二姐。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考一考”二姐,竟给父母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有一次,父亲看着一边学骑自行车的大女儿,不由又给二女儿出起了考题,想不到没等二姐回答出来,一旁的小博生就抢先答了出来。父亲几乎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小博生,母亲则有些惊喜,一声不响地紧紧抱住了她的儿子。

这样的情景接连“重演”几次后,一直忙于做生意的父亲终于注意到他的头生儿子的不凡之处。从此,不管是家中来了朋友、客人,还是去朋友家串门,父亲总是把小博生带在身旁,彼此寒暄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家的儿子介绍给众人。而被母亲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小博生,不仅一直规规矩矩地站在父亲身后,还因为长得帅气,说话有礼貌,做派又稳重得到众人的一致夸奖。直让一向在人前出头露面的父亲感觉比做成了一笔生意还要风光。

聪明懂事,总是受人夸奖,这样的环境也让小小年纪的博生从懂事起就要求自己处处听话,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在人面前更是努力做到不让别人说出一点不好。

小博生也是一个敏感、极富同情心的孩子。每当走在大街上,穿戴整齐的小博生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那里没有自己家中的安逸,没有母亲的疼爱,也没有孩子们玩耍的欢乐,有的只是贫穷。穷苦的老百姓们衣不蔽体,吃不饱饭,一脸的愁苦、哀怨。

对小博生触动最深的是大街上乞讨的穷苦人。那一天,小博生拽着妈妈的手走在大街上,忽然听到一阵声音传来,他只觉得那声音很奇怪,似乎很沉闷,却又有一股穿透力般一直传进耳中。远远望去,是几个讨饭的乞丐,一边双手挥舞着,一边嘶喊着。

小博生拽着母亲的手走近前去,他知道,这就是大人们口中常说的“叫花子”。只见四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叫花子齐刷刷跪在街头,每个人都双手攥着一块大板砖,一边用大板砖使劲向自己的胸口砸去,一边嘶喊着:“大爷大奶奶,行行好,给口饭吃吧……”

那声音,嘶哑凄厉,伴随着大板砖砸向胸口“哐哐哐”的声音,越发显得凄惨、悲凉。小博生惊呆了,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人间的贫穷和苦难,只觉得那些“叫花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心中充满了悲伤,就像那“哐哐哐”的声音直接砸向了自己的胸口。

这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无论是“叫花子”声嘶力竭的喊声,还是砸向胸口“哐哐哐”的声音,都让小博生无法忘记。以至几十年后的21世纪,已成为中国著名雕刻大师的李博生仍然无法忘记当年那凄惨的一幕。他说:“我永远忘不了大街上那些‘叫花子’一边乞讨,一边用大块砖头砸胸口发出‘哐哐哐’声音时的情景,那是在那个动荡的社会里贫苦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也是从那以后,聪明而又敏感的小博生又多了许多思考。小博生喜欢黑夜,也喜欢在天还没亮时看着外面黑暗的天空。多愁多思的小博生睡的觉很少,每天总是在天还没亮时,他就起床,自己拉开窗帘,一个人看着窗外,看着朦胧的天空,沉思着……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