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优化报社小环境
毛主席关于人的因素第一的论述,对我做好当时青年报社的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把握正确办报方针,坚持宣传改革和改革宣传的同时,我和编委会成员团结全社同仁,在增强报社凝聚力、优化内部小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为了使报社真正成为对年轻报人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新闻单位,成为培养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摇篮,为报人提供施展抱负的天地,营造成长成才的环境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们除了构建《青年报》、《生活周刊》两大主报宣传格局,为大家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外,还利用报纸的优势,积极开展与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让每人都各得其所,各显其能。这样做,既有利于丰富版面内容,又可以为更多同仁创造用武之地,还可以增加收益,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责任感、归宿感和自豪感,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情。
在迎接本报创刊35周年的日子里,配合版面宣传,报社编委会大力支持有关部室开展有益于社会、造福于青年的活动。其中主要的有评选优秀青年厂长经理、“我们的校园歌曲”征集与演唱、新老两代人结成“忘年交”、《青年报》创刊35周年“读者日”,以及为庆贺评选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和增出《生活周刊》的“双庆”活动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报纸影响,而且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譬如被评选出来的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就应邀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授奖仪式,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他们颁奖。又如持续一周的“双庆”活动,每晚在上海体育馆、青年宫、虹口体育场、徐汇剧场、南市影剧院等五个场所同时举行文艺演出,由李谷一、姜昆、阎维文、耿莲凤、张暴默、游本昌等知名艺术家轮番登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观众近30万人(次),那几天被一些上海市民誉称为“青年报旋风”。再如,根据新闻单位可以围绕报业开展多种经营、实现以副养报的政策精神,1984年8月,根据报社同仁的建议,我们率先在上海新闻界办起了第一家读者服务公司,这在全国新闻界也尚属先例。该公司以“围绕报业,服务青年,扩大影响,增加财源”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活动,并在精神文化领域中为各界青年牵线搭桥,提供活动条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该公司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在为报人提供服务、改善同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方面,也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为优化报社内部小环境,我们在积极选拔、大胆任用中青年业务骨干,使他们有职有权,充分发挥作用方面;在倡导勤奋学习、注重调查、崇尚业务、发扬民主的报风,为提高全体同仁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方面,也采取了不少举措,并收到了明显成放。
譬如,在挑选新干部时,我们注意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决定取舍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优先考虑那些政治上坚强、品德上高尚、学习上刻苦、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扎实的同志,尤其是具有拼搏精神、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人。一经聘用,就给他们压担子,大胆放手地让他们工作,使他们在独当一面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由于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放手,这批同志提高很快。仅1985年一年,报社就向外输送了六名科级以上干部,其中三位是处级报刊总编辑,一位是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新闻部主任,还有两位是高校处级行政管理人员。这些同志到职后,很快胜任工作,普遍受到好评。
又譬如,为推动青年报学研究,从根本上提高大家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1984年6月,本报发起并主办了首次全国青年报纸工作理论探讨会,有包括《中国青年报》在内的25家青年报纸的负责人参加。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与会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最早提出了新闻宣传要坚持方向、注意方法的观点,在新闻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报社内部,从上到下,我们大力提倡刻苦钻研业务,提倡争当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报业管理人员。平时,我们注意结合工作实践,及时表彰在业务上肯钻研、有长进、贡献大的同志,对在某项报道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者,则及时在全社大会上给予宣扬,让他们现身说法、交流体会。在此基础上报社成立了青年报学研究会,不定期出版《报学交流》。总之,千方百计在报社形成一种有利于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氛围。
在全国首次青年报纸工作理论探讨会开幕式上。自左至右为: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长佘世光、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丁锡满、作者、上海市记协主席王维、上海团市委副书记范希平。
我们还注意关心报社同仁疾苦,竭尽可能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大家的实际收益每年都有所增长。短短四年,报社环境得到进一步改观,采访设备得到进一步更新,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备,尤其是住房条件,在上海新闻界算是解决得比较好的。至于我们在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回顾自己在青年报社4年所走过的道路,愈加感到所从事的是一项难度不小、要求较高的工作,是一个需要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的岗位。诚然,自己作了很大努力,做了不少工作,个人的素质既接受了检验,也经受了锻炼,得到了提高。这一切,应归功于为《青年报》的创办、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一代又一代青年报人,应归功于对我的工作给予支持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同仁们!
1988年年初,市委决定我出任新民晚报社领导工作,在我面前又展现了一个新的陌生的世界。青年报人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无时不在驱使我作新的努力、新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