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四十五年的念想
2013年5月下旬,有幸随上海市政协宣传文化系统部分老委员代表团,前往我参加新闻工作的起始地——江西宜春,作一次为期三天的学习考察之旅,感到特别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重返阔别45年的“娘家”,以了却多年来的心愿。尽管当年我在这里只工作了半年多,但由于是初涉新闻工作,开始放飞新闻理想的地方,所以对宜春、对《赣中报》的印象特别真切,一直怀有感念和报恩之心。
这天上午九时零五分,我们一行乘坐上海到宜春的D105次动车,风驰电掣般地呼啸前行。在宽敞的车厢里,我悠闲地翻阅着书报,坐在身边的老伴为了打发时间,颇有兴致地编结着毛衣……回想45年前的1968年,差不多也是在这样的时节,好像是在某日早晨8点多钟,我在家人和亲友的目送下,依依告别了读完小学、中学、大学的上海,告别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独个儿坐上了西行的列车,开始了到宜春报到的旅程。这是我第一次远离家门,虽然已有二十七八岁,但对自己的未来难以预测,有着莫名的茫然和惆怅……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我从过往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想不到平时不轻易流泪的我,此时双眼竟噙着泪花。是啊,这4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对于中国,对于本人,沧桑巨变,悲欢离合,实在难以尽言。车厢广播中传来了到达宜春站的声音,时针正好指向下午四时三十三分,全程不到7个半小时。想当年,我头天上午八时许从上海启程,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到达宜春站,足足用了18个多小时,几乎是现在的两倍半。而且,如今不仅铁路出行便捷,宜春明月山机场已经通航,高速铁路也在积极筹建之中,现代交通发展之快速,由此可见一斑。
2013年6月,作者(右四)偕夫人(右五)来到45年前从事新闻工作的起始地——江西宜春日报社(前身为《赣中报》),与当年的老同事们合影。
步出宜春站,已全然不是当年的模样。扑入眼帘的,是那条条宽阔整洁的通衢大道、丛丛姹紫嫣红的花坛苗圃、排排绿荫覆盖的果树长廊、户户鳞次栉比的商家店铺和座座造型各异的高层楼宇,构成了布局合理、河道贯穿、新老城区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的全新格局,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愉悦。这和45年前只是拥有一条千余米长的东风大道,不消20分钟就能逛遍全街,一处燃放鞭炮全城皆可听闻的旧貌相比,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老枝绽芽,焕发出勃勃生机。45年来,这座原先不大的城区已逐步发展到60平方公里,人口也从9万多发展到近50万,增长了5倍之多。
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宜春全市人民的奋发努力,这座古城近年来在全国各种评比中屡夺桂冠,相继被评为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足有15项之多。2004年,宜春市凭借自己的热情和胆略,还举全市之力,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受到广泛好评。值得一提的是,闻名遐迩的温汤镇天沐温泉,历史悠久,距宜春市中心仅15公里,由于含硒量大,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元素,对益寿延年、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癌症有独特疗效,因而海内外宾客近悦远来,生意十分兴旺,对促进宜春经济发展和旅游事业很有好处。想当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旅游观光动辄被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谁还敢去涉足温泉?那时不用说泡温泉,连近在咫尺的温汤镇,我竟然都未去过。
说到我的母报《赣中报》,今非昔比,早已鸟枪换炮。当年我任职时只是一张4开4版的小报,只有一栋提供办公和单身住宿的两层小楼,编采加上管理总共才20来人,可谓是惨淡经营、步履维艰。但如今,报社不仅搬进了政府提供的高楼大厦办公,工作条件大为改善,而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采编队伍已扩充到百余人,涌现了一大批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和青年才俊。“文革”中被迫停刊的《赣中报》,早已浴火重生,改名为《宜春日报》,并扩为对开大报正式出版。这份主流报纸坚持在继承中开拓,在求实中创新,已被誉为赣西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宜春人民的良朋益友。步入新世纪以来,在新兴媒体的冲击面前,《宜春日报》从容应对,化危为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先后创办了早刊和晚报,以及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努力打造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的传播格局,更加卓有成效地为广大受众服务,以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
这次阔别45年后我重返宜春,当年的同事因报纸停刊早就各奔东西,彼此少有联系,更何况都已陆续退休,在《宜春日报》现职人员中没有一位是我熟识的。然而,出于对母报的情结,当我和老伴寻访到报社时,从党委书记、社长谢菁,到总编辑、副社长胡蔚兰乃至所接触的同行,无不是一见如故,待若亲人,他们又是邀请我讲课,又是安排我与当年的老同事晤叙,又是陪同到特色酒店盛情款待,还再三叮嘱常回家看看,其意殷殷,其情切切,让我们倍感温暖、倍觉温馨。我们返抵上海后,胡蔚兰还发来让人受之有愧的短信说:“有幸得见久仰的老前辈非常高兴,您和师母对宜春、对宜报、对老友的不忘之情让人深为感动,前辈对理想、对事业、对人生的执著追求让我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