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艺术

酷爱艺术

没有任何云彩能遮挡住你们的光亮,以后的时日无法对你们施暴,必须与偶然也左右不了你们。黑夜扑灭不了你们的光华,白昼尽管光亮无比也增加不了光华。

——米开朗基罗

快乐的童年生活

米开朗基罗全名米开朗基罗·狄·洛多维可·狄·利奥纳多·狄·博纳罗蒂·西莫尼,1475年3月6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卡森蒂诺的卡普雷塞。卡森蒂诺是佛罗伦萨东部一片有山有水有成片树林的土地,它分隔了佛罗伦萨省和阿雷佐省。

这里,土地崎岖不平,空气清新温和。透过云层的淡淡阳光,勾勒出远处阿尔卑斯山脉的细小轮廓。稀疏的树木在周围这片贫瘠荒芜的山岭上顽强地生存着,岩石和山毛榉遍布于嶙峋的亚平宁山脊。从这里流出的阿尔诺河,滋养了这边的绿色并且使这里有上千年历史的山毛榉、栗树和冷杉长得十分茂盛。

不远处,就是阿西斯在圣方济各看见基督在阿尔佛尼阿山上显圣的地方。这是一块能够走近人们空虚的心灵和展现大自然本来的秘密并且具有宗教和深层魅力的地方。

在有眼力的石匠心目中,灰白色的岩石是充满生机的亲密伙伴。人们修整着岩石,创造出岩石雕刻。岩石也塑造着这里人们的意志和性格,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在这里的祖先早就开始在山岭上采石,运出山,他们还利用这些岩石建造起雄伟的宫殿、教堂和一座辉煌的城市。

当时的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末期,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基督教的观念中走出来,人们的思想可以说相当混乱。尤其是在意大利这样一个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度。

不过意大利在当时已经走在了欧洲的前列,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14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随着工场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富裕的匠师和大作坊主逐渐取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社会地位,他们将本阶级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提升为社会主流,逐渐成了新兴资产阶级。

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是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为抗衡并最终战胜顽固保守、愚昧残暴的天主教会,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并且能唤起大众的觉醒意识,同时还不能是暴力和革命形式。

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把希望放在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因为古罗马时期是欧洲人引以为豪的光辉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新兴的资产阶级决定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拿来作为武器同天主教会作斗争。

于是,资产阶级积极倡导复活、再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掀起了从文化到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活动,文艺复兴即由此而得名。

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对于米开朗基罗来说有很大影响,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定了基础,让他更容易接近艺术,并甘愿为之献出自己一生的心血。

米开朗基罗所在的家族名叫博纳罗蒂家族,是佛罗伦萨地区的世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时的意大利,地位仅次于美迪奇家族。虽然由于时势的发展,贵族阶层已经没有封建社会的那么多特权了,但还是很受人敬仰的。

米开朗基罗的父亲是卡普雷塞和丘西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同其他贵族阶层的人一样,非常看重自己的家族,非常爱面子。他还是个脾气暴烈、喜欢烦躁,而且害怕上帝的人。

在这样的家族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天生有一种自豪感,而且甘愿为自己家族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贵族注定会是悲剧的结果,因为他们是一个没落的阶层,他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生活。他们必然成为新旧思想的跑马场,混乱的思想让他们的人生充满矛盾和悲哀。

米开朗基罗的母亲也来自当地的一个贵族家庭,有着良好的修养,不过米开朗基罗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因为他们接触的时间太少了。

当米开朗基罗来到人世的时候,他已经有一个哥哥,名叫利奥那多,不过对于一个喜欢孩子的贵族家庭,有了一个新的生命还是让人兴奋的。

当时父亲抱着小米开朗基罗亲了又亲。“嗨,多强壮的小伙子,这才是咱们博纳罗蒂家族的后代。”

看着父子两个亲热的样子,母亲幸福地微笑着,感受着家的温暖。这时候说话声把利奥那多吵醒了,他揉一揉眼睛,2岁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已当哥哥了。

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小米开朗基罗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在不断地幸福成长。然而这个时候,母亲又有了新的孩子,原来的一个孩子就够他们忙的了,现在孩子接二连三地出生,的确让母亲有点招架不过来,家里没有那么多佣人,而且最主要的是奶水根本不够孩子吃的,这可如何是好呢?

疲惫的母亲经常拖着怀孕的身体,抱着弟弟博纳罗托,一手拉着小米开朗基罗,后面还跟利奥那多。晚上的时候,母亲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有时她忍不住向自己的丈夫抱怨。

丈夫虽然脾气不好,但对于自己的妻子还是非常爱的,他也非常理解自己妻子的难处,可是家里实在没有那么多钱找专门照看孩子的佣人,而且孩子也只喜欢和母亲待在一起。

这个时候,别人介绍来了一个女人,她愿意带小米开朗基罗,只要很少的钱就行,不过得把孩子带到自己家里养。这正符合米开朗基罗家里的情况,孩子不经常见母亲,也就不会天天跟着母亲不放了,那样母亲的重担也就可以稍微减轻点。

就这样,米开朗基罗被送到塞蒂涅阿诺的一个石匠的妻子那儿喂养。后来,他经常开玩笑地说,他的雕塑家的志向源于这石匠妻子的乳汁。

在这个新家庭里,米开朗基罗接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这是他很少见到的,因为家里的管教比较严格,他很少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在石匠家里,一切东西对于他来说,都是那么有趣。

天空也显得格外蓝,偶尔有几只小鸟在上面飞过,有时还落在门外的柴草堆上,还有母鸡、小猪,这些让米开朗基罗很快忘记了离开母亲的痛苦。

在小米开朗基罗的眼里,石匠家里的空间虽然很小,却很有趣,他能够爬上粗笨的椅子玩耍,去拿桌上的任何东西。地上爬的小虫,墙上挂的圣母像,门外堆的石头,都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甚至对石匠那沾满石粉的粗壮手掌上粗粗细细的纹路都感到好奇,他总是瞪大眼睛寻找一切有趣的东西。

在这里,米开朗基罗还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事物,那就是石雕。那个石匠叔叔一天到晚手里都拿着锤子、凿子,在那一块块的石头上“叮叮当当”地敲得石头火星四冒。

那时候米开朗基罗年纪还小,他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但是他却对雕刻有了很深的印象,这成为他后来一辈子都不可磨灭的记忆。他觉得石匠的雕刻技艺实在是太奇妙了,坚硬的石头被像画粉一样拉长,搓圆,变成一件件可爱的东西。他也想用一只手拿起凿子,一只手拿起锤子。

有的时候,他忍不住上前去帮忙,石匠叔叔总是停下来,然后用粗糙的大手在他的头上抚摸着,并给他一把小锤子,让他去一边的石头上敲。

这样,小米开朗基罗就很高兴地跑到了一边,然后也像石匠那样在石头上认真地敲起来。

可是往往正在敲得高兴的时候,石匠的妻子就来了,一看到小米开朗基罗在敲石头,就大叫着说:“天啊!这可不是你要干的活,把小指头敲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快把锤子给我。”

小米开朗基罗可不干,他一个劲地后退,还不忘用锤子敲一下石头:“我要敲嘛!我要敲嘛!我也要做石雕。”

这时石匠妻子赶快从口袋里拿出一些好吃的,塞进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又趁他不注意,拿走了他的小锤子。

小米开朗基罗的童年就这样在石匠家里度过了,虽然没有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可是他并没有感到多少不快乐。

米开朗基罗住在石匠家的这些年里,他很少回自己的家,在他的印象里,好像只回去过一次。

那是因为母亲在生下自己最小的一个弟弟后去世了,父亲把米开朗基罗接到家里,和母亲见最后的一面。

那个时候,米开朗基罗才五六岁的样子,所以并不知道失去母亲对于自己有什么影响。再说,他一直与石匠夫妻在一起,与父母的关系就显得有些淡薄。

又过了几年,这时候米开朗基罗已经10岁了。40多岁的父亲续娶了一位年轻能干的妻子,所以全家要迁往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当然也必须跟着一起去。

在与石匠夫妻恋恋不舍地告别后,米开朗基罗来到了自己在佛罗伦萨城的新家里。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哥哥和3个弟弟,他在石匠家的几年,母亲又给自己生了两个小弟弟,他们分别是乔凡·西莫内和西吉斯蒙多。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中部城市,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位于该市中心的圆顶大教堂和市议政厅象征着佛罗伦萨的时代精神:既有尖锐的政治批评,又有美好的艺术创造。

米开朗基罗站在穿城而过的阿尔诺河边,惊叹着这15世纪的城市风景画,夕阳下的粼粼水面,葡萄藤覆盖的庭院露出一角,高耸的钟楼旁飞过几只鸽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