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征战江南

第二章 征战江南

一、幕府生涯

鸦片战争对左宗棠的刺激是很大的,时局险恶,他却无能为力,这让他产生一种“出世”之想,即去寻觅一个“桃花源”,幻想做一个“太平有道之民”。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用自己多年教书积蓄在湘阴东乡柳家冲买了七十亩土地,署名“柳庄”,并在第二年秋天,举家从湘潭迁至此,督工耕作,日巡陇亩,自称“湘上农人”。

不过事与愿违,对外战争虽然结束了,天下却并不“太平”。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封建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战后,鸦片输入有增无已,白银外流加剧,银价持续上涨,这对于须用铜钱兑换白银纳税的劳动者无异是雪上加霜。此外,清政府为缓解财政困难,还不断增加赋税,仅地丁税一项,道光二十九年(1849)就比四年前增加了二百六十万两。生活濒临绝境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被迫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据政府极不完全统计,从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841—1849),九年中各地农民暴动已达一百一十次之多,仅在道光九年(1829)这一年内,较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就有十次以上。

从全国范围看,农民暴动以湖南、两广一带较为频繁,左宗棠正生活在这个阶级斗争的漩涡中心,自然更能感受到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道光二十四年(1844),他在给贺煕龄的信中,对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形势是这样分析的:“诸戎狡焉思逞,无有纪极,而国威屡挫之余,内地奸民啸聚山泽者,亦复在在有之”,“司事者不能早为徙薪之谋,徒玩愒以幸一日无事,谓之何哉!”(《全集》“书信”一,第46页)对此,左宗棠忧心如焚,甚至两三年前就感叹道:“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午夜独思,百忧攒集,茫茫世宇,将焉厝此身矣!”(《全集》“书信”一,第27页)中国有句古语:“小乱居城,大乱居乡”,既然局面已是“天下汤汤”,那就只能“买山而隐”了。

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实现“买山而隐”的计划,左宗棠用了三天时间特地考察了湘阴县东南的双狮、白鹤、望塔、梓木诸洞,他缘崖涉涧,不避劳苦,希望找到一个避乱的“世外桃源”,最后相中了距左家塅不过数里的廖家坪。这里交通便利,虽然“山场树木成林”,亦颇幽险,但因离老家近,“族众一呼可集”,人心可恃。不过这一计划被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打乱了。湘阴在连续两年大旱后,又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发生水灾,柳庄田禾被淹,左宗棠的家人生病,全家生计窘困,避地之议只好暂时作罢。

道光二十九年(1849),陶家从安化迁到省城长沙,左宗棠顺便在长沙设馆授徒,学生除陶桄外,还有周开锡等数人。这一年,水灾更重,道殣相望,宗棠拿出自己的“束脩”买谷煮粥,救济家乡灾民,同时设局制药,治疗病者。他的两位夫人也亲率仆役临门督察,经费不足时,还典当首饰以应急。

这年冬天,当时的名臣林则徐因病辞去云贵总督,回福建疗养。还在上一年时,左宗棠的好友、时任贵州安顺知府的胡林翼就曾向林则徐举荐过左宗棠,说他有“异才”。故此,林则徐途经长沙时,特地派人到柳庄相邀。十一月二十一日(1850年1月3日),林、左在长沙岳麓山下、湘江水滨的船中会晤,“江风吹浪,柁楼竟夕有声,江中宴谈达曙,无所不及”(《全集》“书信”一,第73页)。两人惺惺相惜,林则徐视左宗棠为“不凡之材”、“绝世奇才”,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左宗棠则称林则徐为“天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二人通宵达旦的长谈,话题十分广泛,有时政分析,人物品评,也有边疆屯垦、民族关系,特别是林则徐曾流放伊犁,三年间走遍了天山南北,对新疆形势、时务十分熟悉,这次长谈让左宗棠对新疆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林则徐“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二五)的观点无疑对左宗棠产生了影响。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皇帝去世,皇四子奕继位,即后来的咸丰皇帝。这一年,湘阴人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丁忧回乡。岁末,左宗棠也回到湘阴,两人意趣相投,为避“乱世之祸”,遂一起考察湘阴东山,为“山居结邻之约”,不过时局的变化比左宗棠估计的还要快。在广西,天地会众攻城掠地,逼近桂林,奉命前往镇压的林则徐病死赴任途中(逝于广东普宁),继任钦差大臣为前两江总督李星沅。李星沅字子湖,号石梧,也是湘阴人。据称,此时左宗棠曾应这位新任钦差之邀,准备随其去广西,但不想李星沅于咸丰元年(1851)四月病死广西,此行遂不果。左宗棠又回到柳庄,过着他的“田舍翁”生活。他自称:“东作甚忙,日与庸人缘陇亩,秧田初茁,田水琮琤,时鸟变声,草新土润,别有一段乐意,出山之想,又因此抛却矣!”(《全集》“书信”一,第75页)

在烽火连天的形势下,左宗棠的田园生活只能是短暂的一瞬。此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已狂飙突起,把左宗棠“买山而隐”的清梦打破了。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经过长期准备后,于广西桂平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屡次挫败前往镇压的清军,并于咸丰元年闰八月初一日(1851年9月25日)一举攻克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

咸丰元年(1851),一直关心时局的左宗棠写信给好友、贵州黎平知府胡林翼,为其对付农民暴动出谋划策说:“兵法曰:‘谋定而后战’,又曰:‘善用兵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贼知之,而我不悟此,胜败利钝之机所由分也。果于附近贼巢之处,令乡民尽为碉堡,官给经费以倡之。险要之地,官兵营之,亦如碉堡之式,以步步为营之法,同时渐进,逼近贼巢,贼知我将合围,必并力来扑,则贼为客而我为主矣!”(《全集》“书信”一,第78页)这年冬天,胡林翼致函湖广总督程矞采,力荐左宗棠,但这位方面大员并不重视,宗棠也不愿勉强出山。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