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奇迹,为什么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是什么使他见证了奇迹?

心中驻扎一个信仰,那是你坚持下去的力量。心中升腾起一个梦想,那是你坚持下去的力量。书,给了莫言穷困的童年最富有的时光。书,是莫言饥饿的童年中最丰盛的美餐。阳光给乐观的人以能量,风雨给勇敢者以动能。风云孕育的是甘霖,风雨描绘的是彩虹。

奇迹,为什么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因找不到工作,他曾在街头卖艺3年,饱尝酸甜苦辣。

他从东吴大学日语系毕业后,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他最初想进知名日资企业,结果应试时失败。想当翻译,又失败。他给各个阶层的人都表演过魔术,同时要应对各种反应。

他有一次到农村表演,结果被人家泼粪,因为打扰了农民耕作。

一次,他想和广州一位魔术师一起戏弄一个店家,说牙膏可以吃。他们的做法是把牙膏管挤空,灌上巧克力酱,但表演时搭档把道具拿错了,里面仍是牙膏,结果他一口把牙膏全部吞了下去。

他就是年轻的台湾魔术师刘谦。他有一句经典台词:“各位,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是什么使他见证了奇迹?

他说:“我喜欢失败,在魔术的世界,只有不断地失败才能更深度地领悟其精髓。”把失败当成一种激励,把它作为动力,越挫越勇,哪怕到最后仍是失败。当消极和畏惧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被困难击垮。当消极和畏惧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远离希望。当消极和畏惧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迎来失败。当消极和畏惧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丧失机遇。

当积极和努力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战胜困难。当积极和努力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离希望越来越近。当积极和努力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迎来胜利。当积极和努力占据我们的心态时,我们会抓住一切机遇。积极向上,你会看到希望,你会看到广阔的蔚蓝天空。你的心是无垠的天空,你的心是飞翔的翅膀。只要积极向上,你会在高空任意翱翔。勇往直前,你会看到希望的前方,你会看到美好的未来。勇往直前,你会走向希望的前方,你会走到美好的未来。

前方为奋发进取的人铺开阳光大道。

沿着积极向上的道路,你会找到光明的方向。即使在黑夜里,只要你的心是亮的,黎明也会铺天盖地地向你走来。黑夜过后是黎明,阳光总在风雨后。

相信自己,给自己信心,只有拥有信心的人,才会拥有一切。只有坚定信心的人,才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阳光给乐观的人以能量,悲观的人只在阳光里取暖。

风雨给勇敢者以动能,懦弱的人只在风雨中摇摆。

风雨哺育的是绿色的生命,风雨冲走的是枯败的衰草。风云孕育的是甘霖,风雨描绘的是彩虹。

书,给了莫言

穷困的童年最富有的时光

他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离开学校,但他并没有离开书。

油灯下,他津津有味地看书。昏黄的灯光里,他看到的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没油了,别看了。”这是母亲常常提醒他的话。

为看一页书,宁推十圈磨。当现在的孩子需要大人和老师哄劝或强迫才阅读一页书时,小时候的他却为了看上一页书要给人家推十圈磨。他小时候嗜书如命,常常冒着被家长惩罚的风险看书,自己没钱买书,为了看人家的书,宁愿出力帮人家推磨来换书看,即使这样,他也感觉值得。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看。你想,一个孩子推一天的磨,还不累个半死?但是他筋疲力尽地抱着一本书回到家里,看到手里的那本书,他还是感到今天赚了。

一天,他借来一本《青春之歌》,如获至宝,但小伙伴只准他借看一天。家里放羊的工作是属于他的,为了看书,他躲进草垛里,偷偷地看起书来,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红疙瘩。因为没有去放羊,也没给羊去割草,羊饿得直叫。看见饿了一天的羊和满身草屑的他,妈妈气坏了,揍了他一顿。

爱读书的他,就这样借书读遍了周边十多个村庄的书。谁家有书,他就去谁家借。

他就是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小时候,莫言的家里很穷,饥饿是他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家里穷得连饺子也没有包。除夕之夜,他是跑到邻居家讨了几个饺子吃。

莫言从小就爱读书,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12岁时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他甚至津津有味地读《新华字典》。

他曾自述童年时读书的情形:“看‘闲书’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他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后来我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那时我的记忆力真好,用飞一样的速度阅读一遍,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地背诵。”

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深刻,使人睿智。书,给了莫言的成长以营养,给了莫言的成就以滋补。没有书,也就没有现在的莫言。

从山东高密的一个小乡村的贫苦农家走出的莫言,是书为他指出一条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一路走来,书是他最不可或缺的行李。

如今,我们用财富装饰我们的生活空间,却很少用书来温暖我们的心灵。再富丽堂皇的装饰,也无法超越书香的优雅气质。如今,我们的触角可以触及世界每一个角落,但唯有读书才能触及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但走得越远,离心灵就会越远。读书,才是携带心灵的旅行,它可以在遥远天涯,感到知己的呼吸。也许书不能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但书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书,不可以给你带来昂贵的穿戴,但可以给你带来高贵的气质。当我们远离书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远离了一种人生的巨大财富。

书,给了莫言穷困的童年最富有的时光。书,是莫言饥饿的童年中最丰盛的美餐。

起得很早的歌唱家和睡得很晚的童话大王

多年前,在一个病房里,有两个住院的普通年轻人,虽说他们都是病人,但一个起得很早,一个睡得很晚。这使得双方都很好奇,对方在干什么啊?

睡得很晚的年轻人问起得很早的年轻人:“你每天起床那么早,你做什么啊?”

起得很早的年轻人说:“我起早是为了练嗓子啊!”

“练嗓子干什么啊?”

起得很早的年轻人说:“我要当歌唱家!”

起得很早的年轻人问睡得很晚的年轻人:“你每天睡觉睡那么晚,你干什么啊?”

睡得很晚的年轻人回答道:“我看书啊!”

“你看书干什么啊?”

睡得很晚的年轻人:“我想当作家!”

多年后,功成名就的他们又相遇了。他们的梦想都实现了:睡得很晚的年轻人就是著名作家郑渊洁,起得很早的年轻人就是著名歌唱家阎维文。

一个人的梦想是人生前行的原动力,梦想是一种能量,推动着我们前行的步伐。

梦想,滋养激励人生。

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

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才会实现梦想。  

我们应该从这些成功者身上汲取那些高贵的品质和奋斗的力量。光环之下,闪烁着他们梦想的光芒。也正是他们的不懈奋斗所积聚起的能量,才发射出这光彩夺目的光芒。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原动力,勤奋地工作,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便构成了成功者的成功元素。奋斗,才能拥有璀璨的荣耀。

沿着美好的梦想不断跋涉,就能抵达美丽的目标。

土坷垃的童年里,读书成了最美的事

1952年,在陕西南部的丹凤县一个叫棣花村的偏僻小村里,一个婴儿出生了。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种地,这个家庭面对这个婴儿的诞生,感觉很平常,就像日出日落。

这个孩子慢慢长大了,但是他的个子矮,还好生病。上学了,他对学习抓得也不紧,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跑步,数学成绩平平。但是奇怪的是,这个小孩作文写得相当棒。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了他的作文天赋,在一次作文比赛中,他的作文得了第二名。

他的头发很长,特别是脑门上的那一缕头发更长。好酷!更好玩的是,在他写作业时,那缕头发就会来“捣乱”,那缕头发调皮地垂下来,这时,他很帅地一甩头,那缕头发就会听话地被甩上去。

于是,小伙伴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一撮毛”。

这里,到处是土坷垃。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满是黄土,但在这满是土坷垃的童年里,读书是最美的事。

对于贫困生活中的他来说,在读书时,心地便会繁花似锦。当时农村很少有书看,就是《红岩》《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几部书。书,成了奢侈品、稀罕物。他看见书,就像猫遇到了腥。他似乎患有文字“强迫症”,见到有文字的东西,他的注意力便会聚焦在那里。他每到一处,就会被书报吸引。文字,对他是一种强大的诱惑。他有一次去县城一居民家,看见了人家家里有一本《红楼梦》,就像猎人发现了猎物,不顾一切地抓起了那本书。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报纸、电视,晚上没有事干,他就去听邻居讲故事。但听故事需要“买门票”,就是给人家讲故事的人干点活,比如推石磨啊,挑桶水啊。每次他都听得津津有味,然后把听来的故事写下来。他后来写的那部《老生》里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他听说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情。

读书,会使人感到即使在雪花飘扬的季节也有一种芬芳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书,一次次叩动着他的心弦,一次次开启了他的心智。

17岁,他干活时在工地上看到一本没有封皮的书,当他翻看这本书时,一个奇怪的念头产生了:哼!书不就是人写的吗?他们能写,我也能写。有个这个念头以后,他就开始模仿着写作。正是这个作家梦,诞生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贾平凹。

文字散发着作者的气质,闪耀着生命和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作者的志趣与追求,洋溢着隽永的生命意蕴。作家探求生命本质,有着率真的个性,他保持着一种坚守艺术人生、关注现实的写作姿态。他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秦腔》《高兴》等。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曾获全国文学奖多次,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还获过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和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位被称为文学鬼才的作家,有着鲜明的特点,如同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辞所说:“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他认为,我们青少年若要培养写作能力,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想象力,活跃思维。二是培养观察力。三是培养表达能力,准确有趣地表达。

中国的安徒生

同学们都喜欢看儿童文学作品吧?在文学作品里,有有趣的故事,有美丽的童话,可以给我们的童年增添无穷的乐趣。这些让我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中,有一个作家你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

让我们先“穿越”到几十年前苏北的一个小村庄里吧!

这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小男孩,他很小的时候就帮助父母做家务,他烧菜、做饭、扫地、洗碗、养鸡、养猪、养鸭、照顾弟弟妹妹,俨然像个大人。但是,无论多忙,他总能找到时间来做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那就是看书。读书,为小男孩贫穷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

你知道吗?这个小男孩就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他可是我们少年儿童特别喜欢的大作家啊!

他和蔼可亲,虽然是作家,但很平易近人。这完全是由于儿童时期家乡人对他的影响。故乡的人善良,在故乡的怀抱里,他童年虽然过得很贫苦,但依然很温暖快乐,吃百家饭,吃百家奶。家里穷,再加上母亲忙,有时没时间照顾他,他就被乡亲们照顾着。

在曹文轩一两岁时,惹人喜爱的他常常被邻居们抱着出去玩。大家都喜欢这个小孩,这个小孩就这样被一家传到另一家,甚至传到一二里地远的一个家庭里。到了晚上,妈妈一家一家地找,需要老半天的时间才能找到孩子。此时的小曹文轩已经吃饱了,因为那些别人家的也正在奶孩子的妈妈已经用她们的乳汁喂饱了小曹文轩。这些,深深扎根在曹文轩的回忆里:“这奶水里面,一定包含了很多慈母的善良、慈爱和关怀。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他们的善良和朴实,构成了清洁的人性之美,他们心灵里面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主要基调。”你看,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啊!

穷,不可怕。在贫穷中,人往往能学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曹文轩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也许你无法想象,那时他家有时实在没有粮食了,怎么办啊?妈妈说地里长的有些野菜是可以吃的,于是,小小的他忍着饥饿去田野里、河边上拔一些野菜,妈妈洗净这些野菜,切好放进没有油的铁锅中炒啊炒,用来充饥。

曹文轩上初二时,家里依然很贫穷。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但曹文轩穿的棉裤却破旧不堪。破旧的棉裤很不结实,经常刚缝补好这里的洞,其他地方又破了一个洞,破了的那些洞龇牙咧嘴地吐出棉絮来,像是故意捣乱似的。更让人难堪的是,有时在同学面前,用力一蹲,“刺啦”一声,不好!裤裆破了,露出了屁股。旁边可是有很多同学啊!还有女同学啊!丢死人了。快!赶紧溜到墙根旁,站在墙壁旁,或者倚着一棵树,来掩饰尴尬。

贫困的童年,磨炼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梦想。贫困的童年,给了他更多的体验,给了他悲悯情怀和善良的品格,给了他不畏困难、克服困难的品质,也给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无穷的力量和灵感。这样的生活,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经历和体验,也就为他以后的写作带来无穷的灵感。

善良,滋养着他的成长。他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故乡最美,不仅是现实生活场景上的迷恋,更多的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迷恋;不仅是表象的迷恋,更多的是对于美好人性的迷恋。”故乡的人是贫穷,但是,他们却是善良和质朴的,他们身份低微,但心底善良,乐于助人。

勤奋,使他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在妹妹的眼里,哥哥曹文轩很勤奋,妹妹曹文芳说:“哥哥很严厉,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几乎不太帮我。只是给我开书单,要我多读书。但我明白,他希望我厚积薄发。”“哥哥常说,最快乐的事情是看书和写东西。他的写作天赋很高,第一次初中写作文时,就在小镇的作文比赛上拿了第一名,满满一个作文本就写一篇作文。”如今,已经是著名作家的曹文轩依然爱读爱写,他外出的行李箱中,有两种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书,一个是本子。不停地读书、写作,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爱好,是他读书、写作的动力。我们现在很多人一看书,一写作,就喊累,就喊苦。但是曹文轩却乐在其中。他把读书、写作作为一种乐趣,作为一种“玩”。谁会在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喊累、喊苦呢?谁会在“玩”的时候喊累、喊苦呢?兴趣,使一个人的奋斗变得有滋有味。

他有着儿童一样的美丽童心,他喜欢写孩子爱看的书。他有一颗天使般的童心,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很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安徒生的童话书,为他种下了创作儿童文学的种子。他后来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系列《丁丁当当》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评为全球最优秀的儿童读物。2016年,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曹文轩荣获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小诺贝尔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奖。

曹文轩,中国的安徒生。

在风雪中美丽绽放

历经苦难,跨过去,就会遇到春暖花开。

电视剧里的芈月,巾帼不让须眉,优雅地展现才华。风雪袭来吐露芳馨,宛如亭亭玉立的蜡梅。我们可以在剧中抽离出一些滋润心灵、温暖励志的元素,透过影视中演绎的人物和情节,我们可以悟到一些有关教育和成长的道理。

说芈月,先要说芈月的母亲。向氏,芈月的母亲,身份卑微,可以用凄凄惨惨来描述她的一生,但是她心怀美好,这是芈月有着阳光般的性格的缘由。

爱孩子,天性使然。在芈月出生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芈月是一个“祸害”,但芈月的母亲坚决不信。在母亲的信任和爱滋润下的芈月这样说母亲:“我的娘亲只是一个陪嫁媵女,身份卑微,受制于人,在那样的时代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她爱我,全心全意地爱着我,并且用生命来保护我!”“母亲如此爱我,所以世界也爱着我。”芈月虽然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但芈月却从没有失去母爱。芈月拥有满满的母爱。有了母爱的孩子,就有了一切。有了母爱的孩子,就有着足足的人生正能量。

芈月的母亲,用自己的爱和人格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中,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那就是人格的力量。一个人的美德和积极向上的心智,是推动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指导一个人成功的旗帜。美德是人生的天空,智慧是人生的翅膀。

父爱如天。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父爱相当重要。芈月从小受其父亲楚威王的宠爱。如果小时候的芈月没有父爱,恐怕芈月也就不是这样的芈月了。在剧中,楚威王和芈月的“亲子游戏”,为芈月的童年增添了无比的欢乐,无形之中对芈月的性格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经历风雨,所以她的人生天空有着绚烂的彩虹。小小年纪的芈月,虽是公主之身,但有着丫鬟之命,幼嫩的肩膀有着沉重的负担,失去母亲的她需要照顾两个弟弟,皇宫之中,她识五谷,做家务,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喜欢读书。读书,让芈月有了渊博的学识。阅读,让那穿越千年的经典成为她纯净心灵的甘露。在书里可以寻到文化体温和智慧的光芒,在文化的体温里心灵得到温暖,在智慧的光芒里人生不会迷路。书,有一种气场,那种气场可以使人向上、乐观、智慧、宽广。

皇宫的礼仪让芈月变得优雅端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让芈月天性释放,自然勃发。

做一个有爱有智慧的妈妈吧!教会孩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教会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孩子理性思考;教会孩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会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孩子的学识胆识见识;教会孩子有礼有节。

她像一棵倔强的花草,顽强地生长着,在风雨中滋润磨炼,最后绽放出美丽芳香的花朵。大磨难造就大成就,大意志成就大事业。芈月以太后身份治理秦国长达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发展了国力。

芈月,有个好妈妈;芈月,也是一个好妈妈。芈月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所以在她教育之下的嬴稷是历史上的一位好皇帝,他善于用人,处事果断,有勇有谋,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反,再看芈姝。在看芈姝之时,还是要先看芈姝的母亲。芈姝的母亲楚威后,心狠手辣,飞扬跋扈,这样的母亲对子女一边如虎钳般约束,一边又极其溺爱。这就是芈姝不自信、不勇敢、没主见的缘由了。芈姝对待儿子毫无原则地溺爱,助长了嬴荡身上的戾气,注定了嬴荡难成大器。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嬴荡竟然因为举鼎而死了。也就是说,纵使你天生拿到一副好牌,那又如何?那也不能保证你人生的棋局最终获胜。

怎样教会孩子健康成长?怎样让孩子懂得暖心地爱整个世界?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每个孩子都会走过长长的人生,一路上,冷风冷雨要多过暖暖的朝阳。所以,一定在孩子尚小时,教会孩子强大。是磨难,让人早早具备了面对逆境的经验,以及在之后的种种坎坷前从容面对的勇气。

从风雨走向彩虹,从山谷登上巅峰,需要坚实的脚步,需要坚定的毅力。芈月,她像一棵倔强的花草,顽强地生长着,在风雨中滋润磨炼,最后绽放出美丽芳香的花朵。我们无法想象那种艰难,无法理解那种坎坷,大磨难造就大成就,大意志成就大事业。

我们似乎听到芈月的母亲在说,孩子,做一朵蜡梅吧!因为,你的冬天很长,冰雪很大。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朵蜡梅在风雪严寒中美丽绽放。

在《芈月传》里,我们可以体悟很多道理。

白鹿原上书写岁月

岁月的打磨,磨出深刻,磨出厚重。

也许,时光是最好的滋养,雨露般哺育着万物,直到它们苍老或成熟。最懂得岁月的,最终成为香甜、熟透的果实;不懂得岁月的,最终成为衰败腐朽的落叶。

1942年的某一天,在西安灞桥区西蒋村,一个婴儿出生了。

这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就像东边日出西边雨。在这片贫瘠而厚重的黄土地上,他慢慢地长大,最后慢慢变老。

这是岁月刻画出的一张脸,布满皱纹的脸上写着岁月的沧桑,那是岁月留给他的深刻记忆和财富,那里面埋藏着刚毅和朴实,那里面埋藏着果敢和睿智。他爱生他养他的土地。土地,是他生长的地方;土地,是他精神补养的地方。内心强大、善良、丰厚,通过心,用一支笔和一张纸,书写人生,书写岁月。这张岁月刻画出的脸,也刻画着岁月。

土地,是一个人永远的心灵家园和精神故乡。在他的成长中,除了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书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源泉。书,神奇,浩瀚,会给一个人无穷的精神力量。一部手抄的《论语》,让他感到了书的魅力。他说:“我小时候很调皮,一次爬到老家的楼上,发现一个破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本用毛笔誊抄的《论语》,那字体非常工整,父亲说那是我爷抄的,我压根不信,简直跟印刷的一模一样,我对这部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对里面的句子似懂非懂,但从中竟也悟出一些道理。那时候不懂收藏,虫吃鼠咬,屋顶漏雨,那部《论语》最后竟不翼而飞了。”但是,从此这个小男孩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看书、写书,成为伴随他一生的事情。当我们把写作文看成苦差事时,他对写作却乐此不疲,甘之如饴,他把写作看成世界上最让人愉悦和幸福的事情。初中的第一次作文课上,新来的老师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作文。因为以前作文课上都是老师命题,学生按照老师的命题和思路来写作文,这次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高兴极了,这次终于可以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了,他把以前写的两首精美的诗歌抄在作文本上。由于诗歌写得太好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相信这是他自己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文水平逐渐得到了证实。一天,语文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语文老师说:“我打算把你写的作文《堤》推荐到市里参加作文比赛。我修改了几个地方,你看,这些都是错别字,还有这些句子,你看是不是这样写更好?”他没有想到老师修改得这么仔细,而且还征求他的意见。接着语文老师又说:“把你这篇作品投给《延河》杂志吧!但是,你的字不太硬气,学习也忙,这样吧,这次先由我来抄写,替你投寄给杂志。”

也许,人小时候都会有个飞翔的梦。他小时候很想当飞行员。

一次,他去西安考飞行员,那时候家里穷,那么远的地方需要走着去。他穿的鞋也是破烂不堪,从西蒋村走到钟楼,脚几乎被磨烂了,钻心的疼痛让他难以忍受。这时,他看见了钟楼。第一次看到如此雄伟壮观的钟楼,他的心被震撼了,磨破的脚带来的疼痛竟然奇迹般消失了。

他从小就能吃苦,又有着一颗敏感的心。苦难,是可以锻造、修炼和成就大作为的。他贫困的童年和在黄土地上的阅历,带给他深刻的思想,带给他无穷的写作力量和源泉,也赐予他一部部惊世力作。

他就是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前副主席。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是陈忠实的呕心力作,是一部描绘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演绎了黄土地的历史人文风貌。书中映照着人性的光芒,情节的跌宕起伏,如同人生的起起伏伏,多姿多彩。但是,纵使沧海桑田,总有永恒的东西:那就是在人的心中,善良有着无限顽强且神秘的生命力。有一种真正的大爱情怀,一直辽阔在我们的向往里,一直嘹亮在我们的梦想中。

如今,作家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下的一部部精心力作,作家丰厚的精神世界,那一个个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故事,会一次次撼动我们的心扉。

他,心海浩瀚,内心从容,所以他的气势淡定而又磅礴,就像山,气定神闲,气势从容;就像水,九曲回肠,润物无声。

少年张承志

一米八的大个子,宽宽的额,浓黑的眉,脸部的轮廓像刀刻的一般,板寸头型,一根根短发坚硬地竖在头上。他总是少言寡语,衣领半敞着,好一个硬汉形象。

他就是作家张承志,你很难把这个形象和作家联系在一起吧?

童年在他的记忆里是贫困的。护城河,河岸低矮破旧的棚户小屋,这些都是他童年的记忆主题。放学后就在胡同里疯跑,边跑边喊,衣衫被风吹得从两臂后面飘起。

快乐、简单的童年时光。

爱好广泛,是他的特点,他上小学时喜欢上了画画,上中学时又喜欢上了唱歌。

张承志幼年失父,对母亲的爱感受极深,他曾说:“我此生此世最爱我的母亲,你不能想象我也讲解不清她是个多么伟大的母亲。”那时,母亲一个月才挣五十元,养一个六口之家,可见多么艰难。母亲善良和疲倦的眼神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那时候母亲累坏了,下班回来,每天都要先蜷起身子,在那间漏雨的矮屋里躺一会儿。他说,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他突然看到了他母亲的背影;她在人群中走着,她的腰挺得又僵又硬,她的两腿好像迈不稳,但走得又急又重。他说他那一年还不满十岁,但鬼使神差,他突然就默默地跟着母亲往前走。这背影,后来就成了他心底的一尊雕像。我们可以想象,母亲在他童年的记忆里,该是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对他以后的成长影响是多么深远。母亲的善良、坚毅,潜移默化地传到了他的身上。

1972年,他在北京大学上学。毕业后,他想继续深造、考研。凭着一股子坚韧的劲头,他考取了研究生。硬汉的毅力再次呈现出来:读书、写论文、学日语,他把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娱乐,没有消遣,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

之前,他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道特诺尔公社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牧民,深入地体验了蒙古族牧民的生活。草原的辽阔,给了他宽阔的胸怀。牧民的善良和生活的艰难,更是对他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影响深刻。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拥有坚强的精神信念和温暖的心怀。

他这样来描写自己踏上文学之路的情形:一个放羊小孩,因为控制不住心里的冲动,他朝着一座神秘的高高铁门掷出了手里的羊鞭。铁门隆隆开启,小孩走了进去,眼前绵延着炎热的沙漠、冰封的雪山和丛生的荆棘。小孩害怕了,但铁门早已闭拢。他只能迟疑举步,走上崎岖的小径。他走着,想起自己那一小群羊和温暖的家,眼里涌出了泪。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等,散文集《绿风土》《清洁的精神》等。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并熟练掌握蒙语、满语、哈萨克语。1978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黑骏马》《北方的河》分获1981—1982年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5年获首届爱文文学奖。200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散文《方丈眺危楼》获2015年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对优秀的作家而言,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张承志始终追求理想主义并顽强地坚守自己的精神信仰。

作家的魅力,除了来自作品,很大程度来自人格。在脆弱中坚强,在平淡中精彩,在有限中永恒。精神的力量,是一个人前行的旗帜。

大作家的小时候

毕淑敏,朴实得就像邻居大妈,亲切得就像家人一样。

她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小时候学习很好,家长希望她做一位女科学家,老师希望她做一位记者。而她却想做女通讯兵,因为她感觉那是一个神气的职业。你看,小时候的毕淑敏还很有个性哪!

毕淑敏很小就很懂事,能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但又不影响学习。由于母亲的工作单位离家太远,中午不能回家,毕淑敏就带着妹妹和弟弟在食堂吃饭。下午放学后,毕淑敏一边在炉子上熬着米粥,一边看书,等着母亲回家。你看!多么可爱的毕淑敏啊!

小时候的毕淑敏很喜欢语文,而且,她学习有个绝招,那就是喜欢找反义词。她发现在寻找反义词的过程中,自己对原本的那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黑和白站在一起,一定显得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只有在黑暗中,你才可能看到所有的光。如果黑和灰站在一起,就容易混淆。这个发现,使得她对找反义词乐此不疲,而且受益匪浅。

她小时候,就喜欢写作文。她写的作文经常被评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但是,毕淑敏并不喜欢张扬。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她也很高兴。但是,下课后有的同学和她开玩笑说:“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掏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掏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

一天,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毕淑敏说:“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老师问:“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吧?”毕淑敏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老师一想,毕淑敏说得也有道理,便同意了。

这样一来,效果很不错。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下课后,大家都喜欢和不张扬的毕淑敏玩,喜欢和爱笑爱活动的毕淑敏跳皮筋。

“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

“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

大家一边跳皮筋,一边嘁嘁喳喳地问这问那。

有时,毕淑敏被问得烦了,就笑着说:“我看像是你写的。”

哈!大家笑得玩得更开心了。

有一次,毕淑敏去了敦煌,回家后眉飞色舞地对母亲说戈壁到处是黄沙,祁连山的雪峰很高等等见闻。母亲说:“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啊!母亲这一说,毕淑敏感到很意外。母亲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

毕淑敏这才知道了母亲经历过这么多的苦难。

毕淑敏写的书很多,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有《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她的《学会看病》还被选入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说不定哪天你在课本上要学习这一课哪!

毕淑敏获奖很多,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

朴实的毕淑敏,亲切的毕淑敏,读她和她的文章亲切而幸福。读她的人生,感悟很多。

把轮椅放倒,躺下来观察小动物的大作家

1951年1月4日,下着雪,一场很大很大的雪。

在这场大雪来临的同时,一个幼小的生命也诞生了。  

这个婴儿慢慢长大。他走出家门,胡同、土路、一个个不一样的院门,是他眼中的世界。然后,他向天上望去,圆圆的太阳挂在天上。他喜欢看太阳,看啊,看啊,直看得他眼前发黑。他闭上一会儿眼,然后再看。

为什么他喜欢看太阳呢?

原来,他是跟着奶奶长大的,他盼望见到妈妈。他曾经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从那太阳里回来?”

上小学了,他的贪玩、顽皮是出了名的。他住的地方有一座庙,年久失修,早已破落。放了学,他和他的伙伴们不回家。他们有一个去处,就是这个庙。在这里,他们发现了草丛中的死猫。在这里,他们发现了老树上的鸟巢。在这里,他们拥有了快乐的童年。护法天神的兵器成了他们的游戏兵器。他们挥舞着护法天神的兵器,在大殿中跑来跑去,“砍砍杀杀”。他们模仿着一场场战斗的场面,“硝烟”弥漫着整个庙宇。在这里,他们还可以捉蚂蚱、逮蜻蜓、弹球儿、扇“三角”,玩得不亦乐乎。

有时,这里也成了他们集体阅读的地方。那时,大家都买不起小人书,但又特别喜欢看,怎么办?只好租来看。“众筹”更是租书省钱的好办法。有时租期紧,大家没法轮流看,就来这里,大家一起看,有一个人捧着画书,其他人围在一旁,围拢在一起来看。等到所有人都说看完了,才翻下一页。为此,大家都埋怨看得最慢的那个人:“真慢!真笨!”

当然,这里也是他们抄袭作业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没有老师没有家长,可以放心大胆地抄袭。

写完了的,抄完了的,便开始了游戏,并且在游戏玩耍中发出夸张的声音来刺激那些还在抄作业的同伴。早已心不在焉却还在抄作业的同伴一边抄,一边喊:“你们慢点玩,等等我!”

他是奶奶带大的,他喜欢听奶奶讲故事,因为奶奶讲的故事与别人讲的不一样。别人讲: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但奶奶讲: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他问奶奶:“为什么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了一颗星星?”奶奶说:“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星。”他问:“干吗变成星星呀?”奶奶说:“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这些,无疑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善良的种子。

他很孝顺奶奶,奶奶常常腰疼、背疼,他站到奶奶身上给奶奶踩腰、踩背,奶奶轻松多了,不停地夸奖他:“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他说:“那我长大了,还给您踩腰。”奶奶笑着说:“哟,等你大了,成了男子汉了,都一百多斤了,那还不把我踩死?”

校园里的空地上种上了花。老师把几块木牌立在花圃的边沿上,木牌上写着:让祖国变成美丽的大花园。学校举行庆祝“五一”节文艺演出,老师扮成一棵大树,学生们扮成花朵。

扮演大树的老师说道:“啊,春天来了,山也绿了,水也蓝了。看呀!孩子们,远处的浓烟是什么?”

扮演花朵的学生们齐声回答:“是工厂里炉火熊熊!是田野上烧荒播种!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扮演大树的老师说道:“想想吧,桃花,杏花和梨花,你们要为这伟大的时代做些什么?”

扮演花朵的学生们齐声回答:“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为人类贡献甘甜的果实!”

他很喜欢这个老师。老师的脖子过于细长,喉结又太突出。有的学生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鸡脖”,但他听到有同学喊老师的外号,便很不高兴,他认为那样太不尊重老师了。

他慢慢长大了。

后来,他也经历了很多。可是有一天,他瘫痪了。

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痛苦之后,他没有停下思考,并且开始了写作。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的姿态,也反映了作家对事物的姿态。

他经常去地坛,他把轮椅放倒,躺倒,把视线、视角放低了,只为更仔细地观察小动物、小植物。正是在这种姿态的观察下,他才写出下面的精美的文字: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他就是史铁生,著名电影编剧,小说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献用于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他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是: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〇〇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做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他的身躯无法站立起来,但是他的精神像一座宏伟的建筑屹立在我们的文化时空里。

童话大王的传奇

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的童话神奇美丽,他的经历像一个神话。

他的父亲酷爱读书,他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常常抱着他看书。所以,他的印象里父亲总是不停地看啊,写啊,这种印象像一枚种子埋在他童年的记忆里。

他上小学二年级时,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长大了干什么”,同学们个个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有的写长大了当文学家,有的写长大了当科学家,有的写长大了当飞行员,但唯独他特立独行、剑走偏锋,他写的是长大了当掏粪工人。

同学们看到后都哈哈大笑。

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正宣传一个叫时传祥的劳动模范,他的职业正是掏粪工,所以郑渊洁认为掏粪工很伟大。

大约过了一些日子,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说:“郑渊洁,你站起来!”

他吓了一跳,想自己又闯什么祸了,是没有写好作业?是上课又走神了?他胆战心惊地站起来,老师说:“你上来领两本《优秀作文选》,你的作文被推荐刊登在校刊上了。”

“哇!”郑渊洁在心里喊道,他高兴极了。

原来,老师看了他的那篇作文以后,老师认为这个理想不错,便把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上,不久,一篇长大了想当掏粪工的作文在校刊上发表了。

多年后,他说到此事,打趣地说:“可能全市就我一个学生想长大了当掏粪工,老师是担心几年后北京没人掏粪,粪流遍野,赶紧用刊登作文立此存照的方式和我签约。从那天开始,我就产生一个错觉,这个世界上写文章就我写得最好,谁也写不过我,这个错觉一直保持到今天。”

还有一次,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叫作“早起的鸟有虫子吃”,他又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地把题目修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成名后的他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依然可以有出息,赞美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一次,他在一所学校的一个班里选出成绩榜上排名靠后的一些“差生”,并赠送他们每人一本自己写的书。那些所谓的“差生”受宠若惊,高兴极了。他们打开大作家赠送的书,只见扉页上还签了大作家的名字,上面写道:“你是最棒的!”

有一次,他在为《童话大王》做签售,读者排了很长很长的队,终于轮到签名的一个二年级小女孩,一边激动地等眼前崇拜的大作家签名,一边羡慕地看着大作家身旁的一位助理,心想,能经常在大作家身旁多好啊,就像这个助理一样。于是,她怯生生地问郑渊洁:“叔叔!我长大了能给你当助理吗?”郑渊洁说:“好啊!当然可以呀,你好好学英语,我助理中没有会英语的,跟外国人谈话老吃亏。”这个小女孩问:“您能把这句话给写在书上吗?”郑渊洁就在书上写上了这句话。

谁知这事被小女孩当了真,小女孩原本是全班倒数第一,但是,自从这事以后,她变了,她成绩迅速提升,后来考上广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了,她跑到北京来找郑渊洁。郑渊洁笑呵呵地想,自己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啊。谁知女孩当场掏出了那本签名的书,郑渊洁一看,上面还真有自己的签名和留言:“学好英语,大学毕业以后到我这儿来,给我当助理。”

没办法,郑渊洁就把女孩留下来做自己的助理了。

“熊孩子”都有被老师叫家长的经历,但是作为童话大王的儿子却大不同。

他的儿子郑亚旗上小学时,一次,郑渊洁被叫到学校,老师批评说他儿子课间休息时和同学去操场探险。谁知郑渊洁走到儿子座位边,没有暴风雨般数落儿子,而是悄悄地对儿子耳语:“小伙子!干得好!皮皮鲁就是这样探险的。你真棒。以后不在学校探险了,明天咱们罢课,我带你去北京植物园探险。”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当空军地勤维修飞机,也曾当工人负责看管工厂的水泵。他是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半月刊的唯一撰稿人,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在中国拥有亿万读者。他认为,一个人的可贵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很重要。满脑子奇思妙想的郑渊洁为我们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美丽童话。

点亮小橘灯的作家

金波,全名王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文学评论等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那是金波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事情了,语文老师说:“今天的作文是写一首诗。”

诗?什么是诗啊?金波那时还不懂诗歌,但是,他凭着感觉开始写了,童趣、天真,也许本身就是一首很美的诗歌。写完后,交给了老师,老师反复看了好几遍,很认真地问:“金波!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金波看到老师严肃的样子,很是害怕。坏了!自己乱写的,是不是写得不认真啊?要挨批评了?金波战战兢兢地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怯生生地说:“是。”声音小得几乎连自己都听不见。

老师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金波更害怕了。这时,金波的同桌站起来说:“老师,我能证明这首诗是他写的。我是看着他一笔一笔写完的。”

第二天,金波的那首诗登在学校的板报上了。原来,那首诗写得很美,起初连老师都不敢相信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写的。

小时候,他最喜欢听母亲唱童谣,他陶醉在美丽动听的歌谣里,也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跟着母亲一起唱。母亲教他和小伙伴们一起边唱童谣边玩游戏。金波的性格爱好和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无疑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时候,金波在母亲那里还学到了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如:远亲不如近邻、家宽不如心宽、人不能太贪、不能蹬鼻子上脸。

金波穿上干净衣服出门,不一会儿再回到家时,衣服已经搞得脏兮兮、皱皱巴巴的了。

“看,这衣服像是从眼药瓶里掏出来的!”母亲说。

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说出了如此生动的话,金波听了笑起来。

笑过之后,他读懂了母亲,他以后知道要保持服装整洁了。

父亲喜欢看书,也收藏了很多书。这给小时候的他看书带来极大的方便。刚识字时,金波就有模有样地翻看爸爸的书。再大一点,金波开始在一个小本子里抄写作家的名句和他喜欢的形容词。

金波说:“我小时候很寂寞,不属于大胆淘气的孩子。我的精神寄托就是大自然,我会在自然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我也会到大自然走一走,我的心灵和那些树木、流水和小草交流很放松。我热爱大自然,不是单纯欣赏美,还关注着它们的生活,想象着它们的命运。和大自然交流,实际是在和生命交流。”

人的想象力,特别是儿童的想象力,对创作儿童文学极其重要。有童心很重要。保持童心,就能保留童年的想象力。

他认为,读书要从童年开始,要把阅读当成一件大事来做。一个小学生,如果到了三四年级,还没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那便是生活中一个很大的欠缺。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就会更加困难。阅读会带给一个人美好的人生,不阅读会从负面影响人的一生。

一天,金波先生的一个学生带着小女儿一起来拜访金波先生,大人们在客厅里谈话,小女孩在一旁安静地画画,一幅美丽的《苹果小人儿》图画画完了,小女孩把自己那带有儿童稚拙、纯真的画送给了金波爷爷。接过小女孩的图画,金波先生很高兴,心想:拿什么礼物来回赠小女孩呢?正好茶几上有一些橘子,他便仔细挑选了一个橘子,小心翼翼地剥开,用橘子皮装上了一支小蜡烛,哇!一盏漂亮的小橘灯做成了,他与小姑娘一起点亮了小橘灯,小橘灯放射出橘黄温暖的光,照耀着他和小女孩微笑的脸庞。他把这盏漂亮的小橘灯送给了小姑娘。并且两人彼此承诺要好好珍惜各自的礼物。

不久,一本灵感来自小女孩画作的童话书诞生了,那就是《苹果小人儿》。

又过了许多年,早已长大了的那个小女孩也一直记得老人为她做的那盏漂亮的小橘灯。

老人也一直忘不了和小女孩一起点亮小橘灯的那个夜晚。因为,老人认为小橘灯里有最真诚的交流,有最纯朴的告白,有最平等的探讨和最快乐的共享。他说:“我为孩子们写作,就是在这样回归童年的感受中写下了字字句句。或者说,当我在生活中,有时被感动了,有时有一些感悟了,我第一个愿意诉说的对象就是孩子。”于是,《点亮小橘灯—金波80岁寄小读者》诞生了,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美丽的童真童趣。

为了写《瓢虫日记》,他花了18天的时间仔细地观察瓢虫,每天都写观察日记。他蹲下身来,两眼紧紧盯着瓢虫,看它们爬来爬去。

八旬老作家金波,现在依然继续写童话、儿童诗,这样可以让自己永远不远离童年。他永远在童年里,从未走远。

  

不要为了明天的朝霞而错过了今夜的月光

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

记住你只能活一辈子。随缘,但不是说不努力。为了你的身心健康,可养一只宠物,为了宠物的身心健康,就不要养了……据说它们太孤独了也会得忧郁症。同事的恭维就像香水,可以闻闻,但不要喝。真诚地微笑,别怕皱纹。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床头放一本好书。每天笑笑对身体好,如果经常有人给你讲笑话,你是很幸运的。找一项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坚持下去。不要常常计算得失,那是保险公司和你的对手的事。工作之余,尽量在室外活动。简单地说,常常让你微笑的人就是好人。你看上去有多大,其实就多大。要快乐,要记住你只能活一辈子。

多么经典的感悟!

对待身边的一朵花,应该用微笑。对待身边的一朵花,应该给它浇一浇水。

风小时,面向它,让它为你吹拂抚慰。

风大时,背向它,让它推着你前行。

不要忽略离你最近的东西。

是啊!人只能活一辈子,活好当下,是多么重要。

不要为了明天的朝霞而错过了今夜的月光。

把你身边最近的事做好,你才能有个好梦。把你身边最近的事做好,你才会有心情迎接明天的朝霞。

用两元钱进外企

毕业前夕,学生们都为应聘而发愁。

他们说,现在社会太复杂了,简直使人无所适从。招聘会上考官总是用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刁难考生,有人搜集各种考题,玩命地死记硬背,忙得焦头烂额。有人怨天尤人,埋怨自己拿不出礼物钱财托关系。

怎么办呢?学生们问教授。

教授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听到的故事吧!

在一次招聘会上,某著名外企人事经理说,他们本想招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结果却破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让他们改变主意的起因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这个女大学生当场拿出了两元钱。人事经理说,当时,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在面试一关即遭到了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人事经理对她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仅有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经理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取,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我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两元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也笑了:“请你把两元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有人问:“仅凭两元钱就招了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是不是太感情用事了?”经理说:“不是。这些面试细节反映了她作为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人品,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第一,她一开始便被拒绝,但却一再争取,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第二,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第三,即使不被录取,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评价,说明她有直面不足的勇气和上进心。员工不可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很完美,我们接受失误,却不能接受员工自满不前。第四,女孩自掏电话费,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做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故事讲完了,教授用目光询问学生。

学生们开始鸦雀无声,他们纷纷陷入了沉思,但是他们很快议论开来:

看来找工作并不难啊?

是啊!

不对!关键看你有没有高素质。

真诚的态度,细致的心态,很重要。

良好的素质品格,才是安身立命的法宝。

自信也很重要。

……

教授笑了,说:“是的,我们应从这个故事里得到更多的启示。”学生们展开了讨论。是啊!做事就要从小处着眼,脚踏实地。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犹太人是怎样赚钱的

犹太人是怎样赚钱的?

犹太人以其超凡的智慧、高尚的品格和勇敢勤奋,创造出许多奇迹。在创造财富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钱从哪里来?财富如何去创造?犹太人认为,让钱从大脑中蹦出来,这是犹太人的财富观。犹太人认为,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

对于犹太人来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赚钱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者在犹太商人中却少得可怜,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合法地赚大钱,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君子”知识面广,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只要有钱可赚,他们不会放过一切机会。

犹太人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就是78∶22经商法则。世界的金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从人口上说只占世界总人口很小很小的比例,但他们的富有却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犹太人都在金融界或商业界独占鳌头,百万、亿万富翁不乏其人。犹太人,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民族,一个智慧的民族。

犹太人深深懂得,靠双手每天挖一座金矿。勤劳,是创造财富不可缺少的。

赚钱的机遇总是垂青犹太人,其实不过是由于他们善于把握机遇运用机会,把机会变成财富。倘若可以多赚1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他们就绝对不放弃。即使1美元也要赚。“即使是1美元也要赚”,这是犹太人的观点。犹太人惯于采取“避实就虚,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战略,最后战胜强大的对手。实行积少成多的谋略,必须做到心怀大志,对前程自信;如果胸无大志,永难成功。同时,还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犹太人的忍耐,创造出犹太人赚钱的信念:“在忍耐中争取我们应得到的一切,你要为我的忍耐付出代价。”犹太人有坚定的耐心和忍耐力。他们会等待机会,更会创造机会。

犹太人精于赚钱和生命的运算。曾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假如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一天可赚400美元,那我的寿命将减少5年,按每年收入12万美元计算,5年我将减少60万美元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1小时,那我除损失每天1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5年每天7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60岁,假设我按时休息还可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5万美元,15万和60万谁大呢?犹太人很会运作,他们把经营财富与休养生息调整得无比科学。

精明的犹太人,智慧的犹太人,勤劳的犹太人,由于他们是真的爱财富,真的会爱财富,所以,财富便也爱他们。

读书导航